双减之后孩子的时间去哪儿了?
公园?游乐场?运动场馆?还是电子产品?
“青少年模式”最近经常上热搜,TX还屡屡因为王者荣耀被点名,本以为是一句一身正气“我乃常山赵子龙”生生变身成为“我奶常山赵子龙”。
TX查了几天实名认证居然还真是“本人”,多次脸部识别都能通过,这难道是我和豆包的退休生活被人提前窃取了创意嘛?只希望那时候没有老年防沉迷模式来阻止我们“大杀四方”。
青少年模式是啥之前我是真不知道,心里想着毕竟孩子小网课少,pad密码也掌握在老母亲手里,还能翻出个天来?
别说,还真能!
有一天小D同学眼泪巴巴过来跟我说不敢睡觉,问了半天才知道是用我的喜马拉雅VIP听了鬼故事!
还能有这种操作的吗?!
因为即便孩子不会主动搜索,可是毕竟各种榜单摆在那没准一不小心就被他给看到了。
而且除了各大APP,还有无处不在的小程序,每天ABC Reading打卡完娃会分享给我链接,结果分享完他居然还可以玩小程序游戏……
我都不玩小程序,他是怎么玩起来的?
我勒个天啊,居然是同学推荐的……
真是一个头N个大。看来一把pad密码锁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第二道防线也要赶紧套上,毕竟连我自己都沉迷手机,别说娃了……
于是乎开始研究这所谓的“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主要通过几个核心要素来管控孩子对APP的使用。
1、密码守门
Pad密码虽然能挡住玩电子设备的时间,但是挡不住内容。和娃共用一个爱奇艺如何不被娃找到不该找的东西?APP提供的青少年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一把密码锁住关于青少年模式的设定,如果没有密码则无法自动退出这个模式,于是这扇门之后的各种操作,娃都无法触及。
当然,密码是4个数字,千万别用生日密码,十之八九会被娃轻易破解。
2、时间管控
上周娃突然跟我说:“妈妈我的周末游戏时间可以改成周六晚上的8点吗?”
“平时不是只想提前不想延后吗?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这种迷惑行为背后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才允许进入游戏。“果然没有用我的名字给他做实名认证是对的。”,我暗自心里乐开了花。
还想半夜三点的小学生王者三杀?不存在的!
青少年模式多数APP基本的时间标准是每日22:00至次日6:00期间使用受限,单次使用也可以设置限制,通常要求单次乃至单日的使用时长在40分钟以内。
这能不仅防止青少年在网上过度花费时间,同时对睡眠和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3、内容筛选管控
越来越多的APP开启了少年模式,长视频、短视频、直播这些领域首冲在前,喜马拉雅等音频内容也一样也不能忽视。
这种模式下的内容比正常内容要少很多,主要都是正能量,主旋律,有趣味性的知识性内容。
但是当前APP似乎比较少能按照年龄来筛选内容,青少年模式的整体内容年龄偏低,小学生范围内似乎还行,高年级和初中对于这些内容的兴趣可能就没有那么高了。
4、功能性管控
以前的成年人不懂弹幕,但是弹幕早已从二次元走到三次元,所以弹幕这种开屏就能看到的内容是管控的要点之一。
目前大部分APP在青少年模式下的评论、弹幕、发布、私信等功能根据需求受到限制。可以从操作层面来避免孩子收到杂讯的浸润的同时尽量减少和陌生人社交带来的风险。
最近最开心的发现是微信增加了青少年模式,所有你想得到的娱乐活动都可以关闭,娃自己有个微信号在pad上也不用担心他玩那些有的没的啦。
视频号、直播,公号功能、小程序(简直太赞),各种摇一摇之类的社交功能,设置连表情包都可以关闭,对于动不动就发一串表情的大儿砸简直是有奇效。
5、消费管控
孩子游戏内一掷千金花几千几万的新闻屡见不鲜,而家长痛哭着找APP追回充值也不是每次都能作为合理诉求得到满足。所以在青少年模式下关闭充值、提现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青少年模式只是一条“安全带”,也还在尝试的阶段,会存在一些问题,永远都有人想要钻政策的漏洞。
有些孩子知道如何下载APP的方法,删掉再重装,分分钟reset了娘亲辛辛苦苦的设置。
比如TB上出现了租借账号的产业链,几十块钱可以租到成年人账号来打游戏,赵子龙的确还是那个赵子龙,奶奶却变成了小学生。
虽然人脸识别最近在一些APP中上线,但是似乎也没有办法完全根除这些现象,除非是严格的每次登录都需要人脸识别,并且在游戏中实时的验证,但是这样势必会给成年人的体验也带来很大的阻碍。
想象一下正在打boss的时候给人加血,此时来个人脸识别,识别完了队友也被boss给KO了—画面太惨不敢看啊。。。
虽然时不时会有不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套路,但是整体方向必然是朝着正向前进的。产业链上的利益和未成年人的成长天平向着孩子们倾斜,而孩子和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必然是和亲子以及运动的时间成反比,家长的爱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都说现在当妈不容易,各种技能需要时刻被上线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