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校园欺凌临危不乱对吗(请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1)

未成年人校园欺凌是家庭学校教育之殇,施暴和受暴方都是受害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学生和国家社会协同配合。

案例:来访者是一位14岁初二女生的妈妈。女儿初中,遭遇个别同学孤立和语言暴力攻击。孩子性格安静,内向。回来会自己哭。和老师说过,老师也请了双方家长,教育了这些孩子。但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放学时,女儿就被几个同学在放学路上拦截住,要求翻书包,拿走了女儿的一些文具。现在,女儿害怕上学。

一、分析施暴者“矛盾脆弱”心理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初中生心理和行为特点。处于青春期,身体生理迅速发展,心理尚不成熟。追求个性独立,如果在家庭和学校得不到认可肯定,为了追求优越感,容易情绪冲动,攻击弱小和心中“嫉妒”之人。而实施欺凌的这些学生本身,内心往往是缺乏爱与安全感的人,因为不被认可,或者耳濡目染暴力行为,所以用拉帮结派,欺凌弱小方式显示自己的“强大”与“价值”。对此,有应对引导之策。

二、分析受欺凌者“逆来顺受”的特点

孩子的安静好学与家庭严格教育和单纯的成长环境相关。同时内向,不善于表达和反抗,也有其父母平时对孩子的事情管得过多,过细,对孩子较少表扬和鼓励。孩子与父母平时交流较少。家长很少考虑过,对孩子不同教育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心理认知反应。

三、“合力施治”,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见建议

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形成合力,向校园欺凌坚决说不。一是家长认识到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主动改变,影响孩子。

二是邪不压正,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欺凌者。对故意找茬的,要告诉自己不害怕,与其目光直视,表示不怕威胁。

三是审时度势,保护自己。先稳住自己,深呼吸,不害怕,明确表示,不想打架。尽量平静地问清他们,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此时,可以把自己的好吃的主动与他们分享,化“敌”为“友”,通过才华和勇气让他们服气,没准还能成为咱们的“保镖”呢。先争取稳住他们,以智取胜。如果他们真是有暴力伤害倾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脱险,比如可以给他们身上所有东西,如果可能尽快跑到学校,教室、老师办公室等人多安全的地方。电话联系老师或家长,确保安全。和老师,家长共同想下一步处理办法。

遭遇校园欺凌临危不乱对吗(请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2)

四是学校教育引导学生互助互爱。并将家庭、学校教育与孩子自身认知修养成长形成合力。

校园欺凌背后体现的是爱与尊重的缺失。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追求优越满是每个人的本能心理需求。个别未成年学生会故意捣乱,甚至是欺负同学以刷存在感,满足其虚荣心“成就感”。教育要从改变当事方认知入手,引导情绪,改变行为,影响结果。

遭遇校园欺凌临危不乱对吗(请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