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乃是世界第一长河,其蜿蜒流淌六千余公里,滋润了非洲大陆40%的人口和3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尼罗河虽然有着世界第一长河之名,但其却无法跻身世界大河之列,这是因为它的水量太少了。尼罗河的年均径流总量为840亿立方米,相当于亚马逊河的1/45,刚果河的1/17,长江的1/12、黑龙江的1/4和雅鲁藏布江的1/2。

水量的不足必然导致供需矛盾的尖锐,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埃及。尼罗河进入埃及后,为埃及创造出了一条千余公里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是稠密的城镇和数不清的人口,走廊外则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可以说,尼罗河关系着埃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埃及人民的生死存亡。除此之外,埃及对尼罗河格外关注的原因还包括,位居下游的埃及无法真正掌控尼罗河阀门。下面我们从一份各国对尼罗河河水贡献量的数据中就能体会到埃及的焦虑。

埃及尼罗河的水来自哪里(图说尼罗河水资源之争)(1)

①埃塞俄比亚贡献超过80%,其中青尼罗河59%、索巴特河14%;

②赤道湖区(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南苏丹)的白尼罗河贡献14%;

③埃及和苏丹0%。

所以对尼罗河河水毫无贡献的埃及为了将生命之源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近代埃及为征服尼罗河而采取的行动

埃及在穆罕穆德·阿里统治时期(1805―1848年)曾经一度呈现出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当时的埃及军队是中近东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其拥有陆军23万,海军官兵1.5万,战舰32艘。当时的埃及王国虽然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强大的主权国家。而正是凭借强盛国力,阿里在1820年将进攻矛头指向了其南方近邻苏丹。尽管埃及入侵苏丹在表面上看来是源于黄金和奴隶贸易,但究其根源却是埃及想要获得对整个尼罗河流域的控制权。吞并苏丹各部落后,埃及在青、白尼罗河的交汇处建设了一座城镇,它就是现在苏丹共和国的首都喀土穆。但埃及对苏丹的资源掠夺和压迫使埃及一直无法在当地建立稳固统治。

埃及尼罗河的水来自哪里(图说尼罗河水资源之争)(2)

英国实现了对尼罗河的控制

十九世纪中后期,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不计成本的扩张耗尽了埃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1882年埃及沦为了英国殖民地,而自此之后,英国立刻开始谋求独占整个尼罗河。英国此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确保埃及的生存,因为失去尼罗河后埃及将不复存在;二是为了防止其他有能力国家的干涉,即让其他国家失去拿捏埃及的筹码,以永久占领埃及。

到十九世纪末,尼罗河流域的苏丹、乌干达、肯尼亚等都成为了英国殖民地,也就是说,埃及人想控制尼罗河的梦想由英国人实现了。

而凭借对尼罗河的掌控,英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了除埃塞俄比亚以外的大多数流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在此种情况下,对尼罗河水资源进行分配就必然需要满足英国人的利益和诉求。

1929年协议

埃及尼罗河的水来自哪里(图说尼罗河水资源之争)(3)

1929 协议规定埃及每年获得480亿立方米的尼罗河水量,苏丹每年获得40亿立方米,其余的320亿立方米不予分配。当时的英国很依赖埃及出产的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如棉花),所以英国利用其影响力,将超过57%的尼罗河水量分配给了埃及,而且1929年协议还规定,只要赤道湖区的国家还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就不能在尼罗河的支流和赤道附近的湖泊兴建任何影响埃及水量的工程。

加之1902年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不得在青尼罗河、索百特湖建设任何可能改变尼罗河径流量的工程,埃及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最终在英国的极力偏袒之下得到了强力保障。

新时期的纷争

尼罗河沿岸国家相继获得独立地位后,他们之间关于水资源的争夺变得更加国际化和复杂化,埃及公开宣称其原有利益是不可侵犯的,要求其他国家继续遵守殖民时期订立的条约。在持续的争吵中,尼罗河沿岸国家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方是维护旧有秩序的埃及和苏丹两国,一方是要求平等分配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

埃及尼罗河的水来自哪里(图说尼罗河水资源之争)(4)

1)1959年协议

1959年协议是埃及和苏丹重新修订的尼罗河水资源分配协议,其规定苏丹每年可享有22%的尼罗河水量,即185亿立方米,而埃及所占的比例和总量则为66%和555亿立方米。这份协议出台后遭到了广泛批评,究其原因,一是它将尼罗河水分成了埃及、苏丹使用和自然损耗三部分,而没有包含其他沿岸国家;二是它没有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留出修订空间。大概预想到这份协议会激起众怒,所以埃及和苏丹另外订立了攻守同盟,即如果未来出现针对尼罗河的水资源诉讼,两国将以联合体的形式共同参与谈判。

除此之外,为解除后顾之忧,埃及还花费巨资、耗费十载修建了举世瞩目的阿斯旺大坝。站在百米多高的阿斯旺大坝上,脚下波涛翻滚的尼罗河被拦腰截断,放眼南望则是五百余公里的纳赛尔湖,这个巨型人工湖可蓄水1689亿立方米,完全可以吞下尼罗河全年径流总量。

2)《尼罗河框架协议》

埃及尼罗河的水来自哪里(图说尼罗河水资源之争)(5)

《尼罗河框架协议》是指2010年,尼罗河上游国家在乌干达签署的一份尼罗河水资源分配协议。其规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坦桑尼亚等签署国均等分享尼罗河水资源,而且他们有权在不事先告知埃及和苏丹的情况下修建本国的水利设施。可以说,这份协议直接否定了埃及的“历史水权”,更是正式从法律上彻底拒绝了1959年协议。

其中埃塞俄比亚更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埃及,埃及宣称的其对尼罗河拥有历史上先天的权利是完全站不住脚的。2011年,埃塞俄比亚为一座计划修建的大坝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这座大坝名为复兴大坝。复兴大坝位于青尼罗河之上,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而尤其让埃及担心的是,复兴大坝的修建必然导致尼罗河下游水量的减少,进而导致本国灌溉面积的下降和电力供应的萎缩,因为青尼罗河作为最大的补给水源,贡献着尼罗河水量的59%。

埃及尼罗河的水来自哪里(图说尼罗河水资源之争)(6)

长久以来,尼罗河水资源纷争愈演愈烈的大部分原因是埃及不愿意放弃对尼罗河用水的不公平控制权。其实埃及也挺无奈的,埃及总人口已经从1970年的3400万增长到了2018年的9842万,而随着人口激增和灌溉区扩大,埃及用水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逼近1959年协议中规定的555亿立方米。虽然埃及有着用水压力,但其他尼罗河沿岸国家也面临着相同困难,所以说要解决尼罗河水资源纷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无论最终的走向如何,相互妥协与合作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