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城百花绽放,很多人忙着前往各大公园赏花赏美景,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不过既然是皇家园林,这颐和园又是何时向百姓开放的呢?

“禁苑”初开

女性不得入园

故事的开头要说到溥仪退位。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作为和平交权的补偿,民国政府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清室优待条件,每年400万元的皇室经费,而且故宫、颐和园等地仍作为皇家的私产,由清室内务府管理。尤其是颐和园,原准备作为溥仪将来迁出紫禁城后的常住之地。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1)

但这个时期,倾慕于颐和园风光的闻名遐迩,中外人士纷纷要求到颐和园参观。于是1913年4月24日,步军统领衙门不得已制定了《瞻仰颐和园简章》。

《简章》规定,参观时间每月以三次为限,以阴历逢六日为参观之期,其余日期概不发照。每次参观,以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为限,逾时不得在园内逗留。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2)

各政党及军学界人等入园参观者,政党由本党部长、军界由本管统制,学界由教育部,前三日将姓名、年岁函至步军统领衙门,以便填发执照。每次参观,以十人为限,概不多发,女界一概不发执照。

可见,当时参观颐和园很难,不但一照(票)难得,而且女性是不得入内的。这些规定,给达官贵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妇女界强烈反对“女界概不发照”的规定,所以章程实施不久不得不放宽。不但参观日期可以与步军统领衙门协商办理,也给参观的妇女发特别执照,于阴历每月六日参观。

但不管如何放宽,这个时期,普通百姓还是不能参观的。

正式开放

门票大洋一块二

“凭照参观”实行没多久,由于北洋政府财政困难,皇室经费逐年欠缺。为增加财源,1914年步军统领衙门与内务府商定“于开放游览之中,寓存筹款之意”,提出《颐和园等处售券试办章程》。准备于5月6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颐和园。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3)

颐和园向社会开放时新制定的章程中,规定入门券每张售大洋1元2角,园中的排云殿五角、南湖三角、谐趣园二角、玉泉山五角,其它地方不收费。同时还提供帝后的御舟供游客乘坐,每船按游程计价,至少1元,最高可达10元。按当时的币值计算,一元大洋可以买到30斤上等大米或是近10斤猪肉,这个价格可以算得上是天价了。#说好的向普通百姓开放呢?#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4)

在当时,颐和园内还有一些供游人休息的茶坊也是收费的。像清宴舫上层,每人4角,每桌2元;石丈亭每人2角;鱼藻轩每人2角……

那时参观颐和园,只能从东宫门北小门进入,“导游”已在颐和园出现。1914年5月28日至29日的《群强报》记载:予等至宫门照壁前下车,照壁前有极壮丽之牌坊。从前无论何人,至此皆须步行。牌坊以南,各部公所在焉,以外交部公所为最宽敞。予等至门前,由典守者验照放人。予等入门后,即该雇园中二役为前导(导游),不仅可以指途径,并可以备咨询。其人皆甚褴褛,面有菜色,盖即以此为生活者……

几易其手

从没住过颐和园的末代皇帝

1924年5月23日,溥仪派他的英国师傅庄士敦管理颐和园。就在同年11月,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并修改优待条件,不再有清帝移居颐和园的内容。由此,溥仪终究没能住进颐和园。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5)

冯玉祥的国民军进驻颐和园后,将各处殿宇陈设查封,但整个园林依旧开放。

到了1926年,京城卫戍司令王怀庆,因感激溥仪曾赐给他紫竹院之恩,居然把颐和园又还给了清室。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6)

直到1928年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派员入京,7月1日国民政府接收了颐和园。

从1914年至1928年,颐和园虽然一直在开放,但毕竟大部分时间还是个人私产,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

公共园林

票价比北海高24倍

1928年8月15日,北平特别市政府直接管理颐和园。从此,颐和园成为真正的公共园林,当时的票价仍为1.2元。直到1931年才降为1元,此后又随着货币贬值不断上涨。相比中山公园票价大洋5分,北海公园铜元20枚,颐和园的票价要高数十倍,在北京所有公园中始终高居首位,票价的高门槛也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7)

不过,现在我们参观颐和园就方便多了,啥时候想去看花赏景,还不是说走就走的事?

为什么颐和园值得去(这里有一个你未曾了解的颐和园)(8)

文字来源: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 龙露

部分图片资料由北京颐和园管理处提供

微信搜索

北晚新视觉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博搜索: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