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有哪些名人(百家姓历史名人)(1)

百家姓

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六):子姓

子姓,为上古姓之一,商朝的国姓。商的始祖偰,为舜的司徒,因生于殷水,以“殷”为姓。后来偰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商地(今河南省商丘市)并赐姓为“子”。子姓的起源地为商丘。偰的第十四代孙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春秋战国时期,子姓的诸侯国主要宋国、萧国、等国、孤竹国、代国、箕子朝鲜等。子姓派生氏有殷、依、燕、颖、祖、武、苑、邓、侯、郝、彭、丁、汤、沃、庚、乙、瞿、稚、萧、林等。

如今,在云南省永胜县(顺州、板桥、大安等乡村)还有子姓的家庭,有四五千户约三万人。子姓家庭的大门门头、墓碑的碑头,都写有“玄鸟世家”“玄鸟世第”“元鸟郡”等字句。子姓村庄都有祠堂,最大祠堂有三处:州城祠堂、阳和祠堂、阳宝祠堂。

历史上,子姓名人主要有:

百家姓有哪些名人(百家姓历史名人)(2)

子姓

1、汤:

汤,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河南商丘人,生卒年不详。汤是偰的第十四代(也有说是第十三代)孙,主癸(汤之父,事迹不详)之子,商朝的开国君主。汤原是夏朝方国(古代的联合城邦国)商国的国君,在伊尹(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仲虺(huǐ,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薛姓始祖)等人的辅佐下,陆续灭掉临近的葛国(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市)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汤作《汤誓》,与夏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商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b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国号“商”。

商汤为商国君主十七年,建立商朝后称王12年。商朝建立后,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发布《汤诰》,注意“以宽治民”。对于夏朝的遗民,允许保留“夏社”,册封大禹后人。汤统治期间,阶级矛盾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日益强盛。商汤百岁而崩,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

百家姓有哪些名人(百家姓历史名人)(3)

盘庚迁殷

2、盘庚:

盘庚,甲骨文作殷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商朝第十六位君主之子、商王阳甲(商朝第十八位君主)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也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阳甲死后,盘庚继位。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盘庚决心再一次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都”。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死后,葬于殷。

3、武丁

武丁,生年不详,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商朝第二十一位君主)之子,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武丁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yuè,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及甘盘(殷商贤臣,当时有名的有道德者)、祖己(祖庚之兄、武丁之子,留下了孔雀鸣鼎等典故)等贤能之人辅政,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商朝第二十三位君主)继位。

百家姓有哪些名人(百家姓历史名人)(4)

武丁盛世

4、商纣王:

帝辛,生年不详,子姓,名受(受德),商朝末代君王,世称“纣”“商纣王”等。帝辛是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任国君)少子,微子启的弟弟,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商朝国都,今河南省鹤壁市区南部),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姬发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纣王沉湎酒色,宠爱妲己(己姓,字妲,有苏氏部落女),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后世存在争议。

百家姓有哪些名人(百家姓历史名人)(5)

纣王与妲己

5、比干

比干(前1092—前1029),沫邑(今河南省淇县)人,封于比邑(今山西省汾阳市),故称比干。子姓,,名干,商王文丁(商朝第二十八任国君)的儿子,商王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任国君)的弟弟,商纣王帝辛的叔叔。殷商王室的重臣。比干幼时,勤奋好学。授以太师,辅佐商王帝乙。接受托孤之命,辅佐商纣王帝辛。比干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比干敢于直言劝谏,因谏而死,成为“亘古忠臣”。帝辛二十九年(前1047年),比干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于卫辉(今河南省卫辉市)。唐太宗时期,追赠比干为太师,谥号忠烈,故人称忠烈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