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y | 作者

张敬 | 编辑

在很多心理学人必看的观影清单当中,有一部平平淡淡的小众高分纪录片——《伴侣治疗》,在一众悬疑、人性、创伤的题材当中,显得尤为特别。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1)

这部剧前两季在豆瓣的评分分别是9.2和9.5分,今年推出的第三季依旧好评连连。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2)

每一部只有九集,聚焦在四对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婚龄的伴侣身上。

真实完整地还原了伴侣心理咨询的全过程

影片通过四对夫妇每周治疗的真实体验,让观众明白了心理咨询的神奇和美妙。

世界一流的心理咨询师 Orna博士巧妙地引导这对夫妇穿越彼此和自己坦诚对抗的雷区,揭示现实生活中的挣扎。

在看过第三季之后,我突然发现,心理治疗其实并不是多么地高深难懂,过程本身也并不复杂,真正促使来访改变的,来自于愿意改变的那一刻。

今天,壹心理就来和大家聊聊:心理咨询究竟是什么魔力?

让这部看似枯燥的对话类纪录片,连续三年保持高分。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3)

咨询师的一句话,

会让来访者的婚姻走向不同结局

相信每一个愿意走入咨询室的人,都是已经忍耐了常人无法忍耐的痛苦,做了十足的准备,才能把自己的伤口剥开给一个并不熟悉的人看。

心理咨询室,提供了这样的安全感。

《伴侣治疗》中,尽管每一对夫妻都有很多矛盾和不理解,但是彼此都在很努力地为对方付出,尽力去满足难以实现的目标。

实在做不到了,才会选择来做心理咨询。

咨询师Orna,并没有说很多话,她只是耐心地倾听,这给了坐在对面的来访,以及屏幕前的观众足够多的时间和包容,去消化,去理解。

而在双方逐渐开始争吵的时候,她会及时介入,缓和情绪;

在一方明显压制另一方的时候,出面平衡;

也会提醒当事人把感受和事实做一个区分,却从不强加自己的情绪和观点。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4)

因为她知道,作为心理疗法的执行者,自己的话十分重要,很可能会动摇来访者是否要维持一段关系。

而无论是多么高级的咨询师,都会存在个体的局限性。

怎样才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得知“真相”,而非相信自己的愿意看到的东西。

她需要倾听,同时摒弃评论和批判。为来访提供抱持,安全的环境。

一天下来,咨询师的内心几乎被压倒,好在这些都会在和督导的聊天中得以释放。在督导面前,她可以放松、依赖、信任、显露疲惫,同时完成角色调换,变身成了来访者。

而Orna的督导也一样十分中立,她提醒咨询师“他们的人生决定是自己下的,你只是帮他们看清楚自己的处境而已。”

抱持,安全的环境,对咨询师来说,同样重要。

在壹心理公号的后台,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留言,关于是否要迈出咨询的第一步,每个人的看法各有不同

有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所以不信任:

“我抑郁了好几年,拒绝看医生吃药,也不想做心理咨询,觉得自己再阳光一点、再坚强一点,就一定会好起来。”

“心理咨询很贵,我不舍得花这个钱,主要还是不太相信跟咨询师‘聊聊’就能治愈我。”

哪怕是做过心理咨询的人,在下定决心之前,也经历过许多犹豫纠结:

我预约过两次心理咨询,但还没开始我就取消了,不想去了。直到过了几个月才下定决心,第三次预约,才真的迈进了咨询室。”

“我感觉自己到了‘病入膏肓' 才下决心去咨询的,刚开始其实还带着病耻感,觉得去做咨询好像就承认自己有病了。”

怀疑、纠结、是每个做心理咨询的人必经的心路历程,鼓起勇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咨询师本人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只有勇气,做好涵容来访者情绪的准备,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自由,安全和受保护的神圣空间,才能兜得住来访者的情绪,才能在其中实现转化和超越。

在壹心理出版的新书《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当中,就收集了有关咨询师本人在接待来访和自己本人接受心理治疗的心路历程,展示了心理疗愈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为,也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感悟心理咨询的魅力和力量。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5)

书中的【咨询后记】当中,很多咨询师写下了自己接受咨询后的感受:

只有在接受过心理咨询之后,才能提升对情绪的感知力,才能将自我蜕变之后的能量传递给来访者,影响更多的曾经和自己一样迷茫的人。而这恰恰是成熟的心理咨询师的必备条件。

我的咨询师放下了急于求成的目标,陪伴我在关系中自由地探索自我。站在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来看,如果咨询师也和来访者一样迫切,以结果为导向,那么咨询本身就变成了来访者惯有模式的一部分,失去了意义。

可以看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平等、协作的专业同盟关系,双方为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都需要鼓起勇气,向前一步。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6)

想处理好和伴侣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

剧中有一对伴侣的关系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Annie和Mau,结婚23年。

网友戏称,只要Mau开口说话,就有一种想要掐死他的冲动。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7)

Mau对于另一半的需求非常离谱,但是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我想要,但我不说,你要自己悟。悟不出来,就是不爱我

关系中的问题,最终要回到关系中去解决。如果人类都不明白自己,要怎么才能理解另外一个人?

但是大概每个人都渴望遇到一个人是“那个人”,“比自己更懂自己”。

这不禁让我们反思:

是不是从根源上,我们对爱情的宣传,对关系的理解就是错的?

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是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绕开对错和方法,来推进对彼此的深层理解,重点是谅解,忍耐和释怀。

如果说心理咨询师是一面镜子,映照我们的情绪和感受,那么心理咨询就是我们照镜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和遇见自己。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8)

剧中,有一位妻子,强烈反对丈夫出去喝酒,但是丈夫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只是偶尔喝醉而已。

经过咨询师的追问,妻子提到,十五岁的时候她逃出了糟糕的原生家庭,而让她怀孕的男友经常醉醺醺的回来,并且打她。从那时起,她决心要掌握自己的生活,而现在的丈夫让自己觉得“这是第一次,我并不在主导”。

屏幕前的观众似乎都很理解妻子的做法。

但是咨询师Orna却说,“你是在拯救你自己的生命。……事实上,你的丈夫的命没有受到威胁,面对危险的其实是你。(过去的事)还在困扰你,……多感受一下,就可以区分过去与现在。”

她提醒妻子:

不要用亲密关系去治愈过去的创伤。

在《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中,有很多关于亲密关系背后的故事,相信看过之后,多少会对自己的关系有所启发。

比如,有的女性为家庭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抱怨自己被剥削,丈夫和孩子都不体谅自己。

这其实就是在扮演受害者,同时是在道德绑架他人。

其他人必须感激她、 回报她,绝不能抛弃她,否则就是“没良心”。

本质上,其实是因为这个女性自尊水平较低,缺乏安全感,扮演受害者是她逃避想象中自己被抛弃的手段。

当然,她自己对这个潜在的过程并没有觉察。

如果说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疏导者,那心理咨询是一个被疏导的过程,是潜意识的大门慢慢被推开的过程。

推开潜意识的大门,也许会让你觉得紧张不安、焦虑,在这个过程中,你要相信咨询师会帮你处理这些情绪。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像是一个私人导游,你和他可以商量旅途路线,在心理咨询的旅途中,你们可以共同探讨咨询目标,分享咨询中的感受。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9)

(图源:《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插图)

它更像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咨询师要充分了解来访者的信息,才能够高效地共情同理,给予支持并实施干预。

同时,心理咨询也是一种关系,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和心理咨询师之间的互动,你将发展出新的、更具有社会适应性的功能。

希望当你有一天感到孤独无助,或是想要更进一步时,心理咨询室可以成为你的选择之一。

世界和我爱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