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明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什么还称他"太平宰相"?柳宗元官职名为屯田员外郎,这又是多大的官?赵充国原为中郎将,"擢为后将军",这个"擢"如何解释?

对历代官职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我们阅读文言文,解读文人墨客的生平经历以更好地"知人论世"。

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名(我也曾居庙堂之高)(1)

古代的官职体系,因为历代建置不同,情况复杂,今天就从中央和地方两个角度谈谈官职体系的演变,主要介绍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

1、 中央官制

中央的官职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行政、军事和监察。

战国时代,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权柄。如赵惠文王以廉颇为将,蔺相如为相。秦朝设丞相、太尉与御史大夫为中枢机构,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汉代改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又改称司徒、太尉、司空。有长史、司直和诸曹掾吏等属官辅佐。

皇权一直尝试将相权弱化,比如光武帝时期,将丞相职能"事归台阁";东汉继续设置新官职,分散相权,如大司马、侍中、常侍、散骑、尚书等。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三省六部形成,出现了很多我们很多熟悉的官职名。

中书省: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杜牧曾任该官职)、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等。门下省:侍中、黄门侍郎、给事中、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等

尚书省: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下统六部。 韩愈曾为官吏部侍郎,苏轼官至礼部尚书,均为中央机构的大员。

王安石原为礼部员外郎进行革新运动,一下被提出中枢贬至毫无实权的永州司马,心中的失意惆怅可见一斑,带着这种背景去感受"永州八记",可能更能理解到柳宗元的孤独痛苦吧。

唐代开元时出现"使"职,《唐国史补》有言"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大抵生于置兵,盛于兴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置节度使、观军容使、度支使、户部使、盐铁使、观察处置使、枢密使。有些官职沿用到宋朝。

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名(我也曾居庙堂之高)(2)

宋代前期的中枢机构为二府三司,二府为中书门下管行政主张原宰相之权、枢密院管军事,三司为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中书门下长官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因而晏殊实有宰相之权,而曾官参知政事的王安石、欧阳修即为副相。枢密院主管军事,主官为枢密使,当年文天祥出使北地时便是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军政大权俱有,可惜未能完成我"以口舌动"北元和"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的宏愿。

到了明朝由内阁掌大权,分别有首辅、次辅、群辅,另通政司与司礼监也属于中央权力中枢。清朝则有军机处,职官有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章京、章京上行走、章京上学习行走。

监察机构的名称变化不大,多为御史、谏议大夫、补阙、拾遗等,起记事、百官纠察之责。杜牧曾为监察御史、杜甫则任左拾遗之职。

那么归有光曾任的太仆寺丞,吴冏卿的太仆寺卿又是什么官职呢?太仆为秦汉就有的九卿之一,掌管皇帝车马。

2、 地方官制

春秋时期地方行政单位有邑县,长官的名称有:宰、大夫、令尹。战国有郡有县,郡的长官为守,掌军事;县的长官为令,掌民政。秦朝县的长官称令或者长。有县丞、县尉辅助。宋代简称知县,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知XX县事"的说法,其实就是知县。

县以上的行政单位也有变化,秦汉称郡,行政长官是郡守,尉掌军事,监御史掌监察。

汉代郡守改称太守,兼领军事,新设属官都邮、主簿等。另设刺史,监察所属郡国,后掌军事,所以有两套属官,分别是监察系统的别驾、治中等,另一套属军事系统的长史、司马、参军等。王勃的"虢州参军"、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原都属于地方军政幕僚,但唐代司马早已不掌武事。《陈情表》一文中,我们看到了"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以及"二州牧伯"的称呼指的都是当地的行政军事长官。李密本人也官至汉中太守,为汉中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

隋唐称为州或郡,长官分别为刺史和太守,统称使君。但是巡查使、节度使等"使官"渐渐把控各项大权。宋代一州长官成为知州,监察官为通判。属官有盘管管行政,推官管司法。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是虚衔,所以《醉翁亭记》里提到的太守,《丰乐亭记》里的刺史,都是沿用前代的旧称。

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名(我也曾居庙堂之高)(3)

除了这些名称外,还有巡抚、布政司、总督等名称,均为地方大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骚客在以自己的方式现在善其身、济天下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