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阴日报-江阴网】

近日,江阴市澄江街道北大街同兴里23号、君山炮台遗址、长泾镇河北街117号 134号、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完成挂牌,标志着这些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了“法定身份”。

北大街同兴里23号

江阴历史古街区(江阴这些老地方)(1)

北大街同兴里23号建于民国年间,现存房屋一进,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架,平面布局较为完整,为江阴近代典型三间带两厢的传统合院格局,体现了厢房檐口低于正房,南北通透,东西较实等传统形态与方式。结构体系为江阴传统的明间抬梁,次间穿斗体系,现存梁架保存完整,展现了江阴近代民居的转型变化。工作人员介绍,此处为2019年江阴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之一。

君山炮台遗址

江阴历史古街区(江阴这些老地方)(2)

君山炮台遗址现存两座炮池,与黄山炮台一起,是江阴军事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体现了江阴人民抗击外敌的英勇精神,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印记。

长泾镇河北街 117号

江阴历史古街区(江阴这些老地方)(3)

长泾镇河北街117号位于长泾历史镇区内,为建于清朝末年的临街独栋下店上宅式的老街店铺,是长泾老字号,曾开于民国初年,店主姓夏。该房屋原是夏家祠堂,共三进敞五间,坐北朝南前店后祠堂,第一进中间进入龙园茶馆,第二进为“龙园书场”,第三进为五开间。该建筑结构形式延续了传统做法,但门窗和装饰材料的细节采用新式做法,体现了近代住宅在借鉴新工艺和材料基础上的发展变迁,反映了近代江阴人民的居住状态和转变。

长泾镇河北街134号

江阴历史古街区(江阴这些老地方)(4)

长泾镇河北街134号(原司家湾25号)位于长泾历史镇区内,为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传统民居,原李厅后二进房,砖木结构,第三、四进民国时期被毁又重建。建筑整体格局相对完整,合院式院落布局,延续了当地传统民居的结构形式,局部仍保持了当地传统民居的门窗、柱础等传统构件,但少数门窗被替换成上世纪90年代门窗式样,反映了建筑随着功能转变形成的空间形态的转变。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江阴历史古街区(江阴这些老地方)(5)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域、民俗、宗教等文化渊源。该处于2016年1月11日获评首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起同兴里,西北至光孝坊巷,南至后街,总面积3.2公顷。保护牌上标注了历史文化街区名称、简要介绍及街区示意图,方便市民游客深入了解街区历史文化。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林晓英介绍,我市从2016年起对历史建筑进行普查,工作人员走访了约100个点。经过初查详查、专家论证、征求意见,于2019年完成全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录的公布,2021年底完成了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实现历史建筑“一栋一册”,并经省住建厅审核,上报住建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数据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实现对历史建筑的全面有效保护。

国庆假期不远游,不妨来江阴本地这些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打卡吧!

本文来自【江阴日报-江阴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