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5月22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报告,今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3.75万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赤字率能突破多少?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赤字率能突破多少(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

赤字率能突破多少

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5月22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报告,今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3.75万亿。

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被认为是财政发力对冲疫情影响的“三板斧”,对其规模和使用方式此前一直有诸多猜测。

李克强强调,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在发行使用的途经上,赤字规模和抗疫特别国债释放的2万亿元将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在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扩大有效投资。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下达2.29万亿元,力争5月底前发行完毕。

专项债用途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 “两新一重”建设。

根据报告,“三板斧”共计达到5.75万亿元,但从释放的能量来看,可能不止于此。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认为,财政发力具有乘数放大效应,但需要有好的机制作为保障,这样对今年经济的拉动作用会非常明显。

“机制一定要掌握好,政府手里的钱一个钱抵一个钱花还不行,一个钱要抵好几个钱花。”他举例,现在很多与改进民生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相关的项目,完全可以用PPP来做,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里面政府出的钱是小头,更多的是社会资本进入用于这些项目,这个放大的效应就非常明显,同时提升绩效。

政策性融资、产业引导基金等也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产业引导基因在很多地方已经操作多年,并且发挥了作用。政府财政为主出钱建母基金,带动财政体外的资金形成一批子基金,这就是乘数放大效应。”此外,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也可以进一步探索。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陈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