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鞠。B站曾经有一类视频非常火,那就是用非常老的番剧作为画面素材,在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稍许加工,并辅以搞笑的配音。这些视频反映的往往是我们现代网络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并用“反财富密码”的方式加以解读和讽刺。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1)

从《校园小子》说起

其实小鞠一开始看到这些视频的画面,也并不知道这些动画片的名字。直到翻了好一阵子的评论区,才知道视频素材取自《校园小子》。然后一查资料,才知道这是1981年的日本动画,距今都40年了……其实《校园小子》是一部很有爱的子供向的动画片,不知道为什么就被许多UP主用来制作这些搞笑视频。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2)

被取材的原因

除了《校园小子》,还有《爱的教育》、《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等比较古老的动画片被UP主用来取材。究其被取材的首要原因,还是因为老动画片不需要在意版权问题,这也是最实际的原因。而根本的原因是给观众一种新奇之感,动画片的画风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很大不同,这也就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最后一点原因就是这些动画片很百搭,可以反复运用,省去了大量找素材的时间。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3)

财富密码和反财富密码

“财富密码”一词原先是用来讽刺抖音网红伏拉夫的,主要讽刺他用虚伪而浮夸的行为来获取流量,也就是流量背后的财富。当然,财富密码现在也用来讽刺某些套路化的自媒体。由于财富密码的泛滥,渐渐地,一些批判或者讽刺这些财富密码的“反财富密码”也开始兴起了。这些“反财富密码”往往用幽默的手段,让观众捧腹的同时,也反映出当今网络社会的某些问题。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4)

反财富密码的泛滥

一般来说,网络社会的一大现象就是更新迭代的迅速。财富密码被某些自媒体运用自如的同时,自然也会被广大观众所唾弃。这也是反财富密码泛滥的原因,但本质上,这两者无非追求的都是流量。从客观上来说,反财富密码受到观众的主观上的支持。但须知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修昔底德陷阱”,说来说去到最后只能是千层饼。就拿“钓鱼”来说,“反钓鱼”大可以讽刺钓鱼的人,但只要钓鱼的人脸皮厚,尴尬的反而是“反钓鱼”者。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5)

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反财富密码

第一,就是针对网络“键盘侠”的反财富密码。网络社会的匿名化,使得键盘侠们为所欲为。而且他们实际上也在进化:从一开始的胡搅蛮缠,到如今的阴阳怪气。他们往往会显得更加自豪了,因为他们自以为掌握了高级的话术。对于他们,小鞠只想说:“就这?”这一类的反财富密码式的视频显然有着深刻的民众基础,经常会出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播放的大火视频。小鞠本人也非常喜欢这类视频,嬉笑怒骂的同时道尽了键盘侠的本质。虽然,在评论区里也有很多的阴阳怪气的人,但是谁在乎呢?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6)

第二,就是“网抑云”。网易云音乐作为中国最大的音乐APP,评论是它内在的精髓。但是,随着网易云体量的增大,里面的评论也开始不受控制地矫揉造作起来。最典型的就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网抑云”式评论。B站的几支破百万的视频,或多或少都和网抑云这样的财富密码有关。虽然UP主们一直重申仅供娱乐,但在获得流量的同时,反财富密码也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当然,或许有一天,反财富密码也会演变成财富密码,然后周而复始。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7)

形式本身并不重要

事实上,反财富密码从来不需要巧妙的形式。对于这类“文艺复兴”的老动画而言也是如此,它们存在的意义从来都只是作为一种对于UP主有利的形式。说白了,这些视频真正重要的在于UP主的配音技巧以及视频的文案。可能在最近,这样形式的视频火了。但是正如前文所说,互联网更新迭代的速度如此之快,可能过一阵子这些老动画就会被抛弃了。毕竟信息时代,没有一个人是不在乎流量的,反财富密码本身也是对流量的一种追求。

青春校园动漫小众(校园小子等老番)(8)

小鞠看了这些视频之后,曾认为是《校园小子》这类的老动画“文艺复兴”了。但仔细想来,实际上是这些老动画依附着“反财富密码”呈现在观众的眼中。究竟有多少人会因为这些视频,真正地去观看这些老动画片呢?或许更多的人会和小鞠一样,只是停留在“了解”这一层面上。毕竟,这些都是真正古老的动画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