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即将到来,许多朋友会有跨时区的长途旅行计划在跨越大洋彼岸让人兴奋的同时,总有一个烦恼需要面对,那就是“倒时差”,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成年人快速倒时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成年人快速倒时差(学会科学倒时差)

成年人快速倒时差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许多朋友会有跨时区的长途旅行计划。在跨越大洋彼岸让人兴奋的同时,总有一个烦恼需要面对,那就是“倒时差”。

武警总医院专家表示,对于十几个小时的时差,通常要靠一周以上时间才能适应。黑白颠倒的时差不仅会导致人体昼夜节律紊乱,而且可能与一系列健康问题息息相关,比如头昏、睡不着、肠胃负担,甚至焦虑等。大家应科学认识、提前准备并尽可能快地解决“时差”问题。

跨越4时区容易有生物钟时差

武警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士文表示,人体内有一座看不见的“时钟”——生物钟,它支配着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和心理等活动。这生物钟有自己的节律,如:上午10 点,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达到高峰;下午6点,人的体力和耐力达到高峰;午夜至清晨,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处于最低潮。

生物钟同时也受到人体作息规律的影响。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或者生物钟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改变时,就会产生生物节律紊乱。

长时间的跨时区航空旅行,就是引起人体生物钟紊乱的一个很大因素。特别是在跨越4个时区以上的飞行转换中,更易引起时差反应。

幕后的元凶是褪黑素

在人体内,伤不起的褪黑素正是倒时差造成恶果的幕后元凶。武警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志强介绍说,提到褪黑素,很多人认为褪黑素的作用和皮肤的褪色有关,其实不然。褪黑素主要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小分子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主要受身体所处明暗环境影响。褪黑素一般从晚上9点以后开始分泌,凌晨2-3点达到峰值,天亮后停止分泌。

除了诱导大脑睡眠外,褪黑素可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同时也能让心脏得到休息,消除疲劳。明亮环境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即使是在微弱的灯光下褪黑素的分泌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都是倒时差造成褪黑素分泌紊乱,从而面临健康风险。

此外,褪黑素是一种非酶类的抗氧化物质,能保护DNA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坏。而当褪黑素不足时,DNA可能会因氧化代谢废物堆积出现损伤和变异,增加癌变风险。

还有,除了松果体外,胃肠道是机体内褪黑素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这些褪黑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胃肠道溃疡的发生。

倒时差有调整技巧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这样一句跟时差息息相关的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正是教给大家,倒时差除了要调整睡眠和作息时间外,饮食、心理等各方面也都要配合。

对于洲际旅行来说,导致这种生理节律对新地区时钟适应的延长,通常要靠一周以上时间才能适应。对于倒时差的调整方法,专家建议可采取一些小办法,如:飞行前后适应。飞行前适应就是指在起飞前数日开始适应。如向西飞行,可每天延迟1小时就寝,晚l小时起床;而向东飞行,则提前睡觉和起床。并且在飞行途中,采取半小时至1小时的“小睡”都将有助于对新时区的适应。

而飞行后适应是指到达目的地后先休息一两天,然后再开始活动。并且,白天尽量减少睡眠, 休息时间控制在1 小时以内, 适当加强体育活动和散步;晚上按时休息,即使入睡困难也应安静躺下,做好休息准备。

在饮食方面,有人尝试所谓的“ 时差饮食”,即通过适当配餐和进食时间调整来防治时差反应,专家建议都可以试一试。

通常认为, 在飞行前和飞行中少进餐比多进餐有较好的耐受性。在到达目的地后, 按照当地用餐时间进食, 早餐进食高蛋白食物, 午餐进食低蛋白食物并适时饮茶和咖啡等, 同时进行体育活动, 有助于控制疲倦, 可以加速生物节律相位转移。此外,还可多吃含纤维高、水分多的蔬菜和其他清淡食物, 减少因倒时差引起的肠胃负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族的蔬菜, 提前预防口腔溃疡。

对于长途跨时区旅行容易破坏规律的作息时间、造成褪黑素分泌节律紊乱的状况,还有一种调节方式,就是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其助眠作用属于生理性,次日晨起不会出现头晕等不适也没有成瘾性。可从小量试服,寻找一个最低有效量,一般以使用者服后睡眠深且清晨不感到困倦为宜,可每日在睡前半小时服1-2 毫克。还有,不到非用不可, 催眠药一般不主张使用。(北京参考记者 李启平 通讯员 崔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