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美国之音”22日报道称,在加拿大政府或服务机构的网站,“移民”“难民”等词正在被“新来者”(newcomer)一词所取代。比如,在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等联邦机构官网上,相关办事页面标题为“新来者服务”;在安大略省和新不伦瑞克省等省政府官网上,类似办事网页也被冠以“欢迎新来者”的称号。
“美国之音”认为,加拿大许多机构开始用“新来者”称呼移民和难民,是为了提高包容性。多伦多都会大学移民问题专家哈拉尔德·鲍德尔表示,“难民”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受迫害等负面印象,“新来者”则比较中性化。此外,移民和难民在加拿大需要的服务帮助比较类似,统一归到“新来者”类别也比较方便。不过,“美国之音”承认,与“移民”“难民”这种法律身份界定清晰的名词不同,“新来者”这个概念其实相当模糊。有的机构将“新来者”的定义放得很宽,过去3年内抵加的人和在加待了10年的人也统一称“新来者”。一些加拿大机构将在加留学生也归为“新来者”。
此外,并不是人人都对这个名号感到满意。因人而异,有人不愿承认自己是“新来者”,但也有人认为自己在加拿大根基不深,即便在加待上多年也认为自己仍是“新来者”。
然而,要真正提高社会包容性,光靠创造新词显然是不够的,并不能真正解决加拿大在移民和难民领域面临的各种问题。虽然加拿大是一个传统移民大国,但加国内反对移民,特别是某些特定移民或难民的力量不容小觑。日前,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锋报》曝光当地对“新来者”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尴尬现象。卡尔加里新来者中心负责人透露,阿富汗难民在卡尔加里遭遇“系统性种族主义歧视”,没人愿意为其提供帮助,也很难找到廉租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当地人对乌克兰难民则相对热情,很多人都愿意为其提供临时住处,或在房租上打折。该负责人称:“我们问当地人,你愿意给阿富汗难民家庭提供住处吗?当地人会说‘不’;但如果是乌克兰家庭,即便乌克兰人跟阿富汗人一样通常也不会讲英语,但当地人还是愿意接受。”
不过,乌克兰“新来者”在加拿大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在加拿大并没有拿到难民身份,而是作为“临时居民”。“临时居民”从加政府拿到的援助金也有限,在通胀飙升的当下生存很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