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万中小学生将开启春季新学期。为了让学生们翘首以盼的校园生活顺利启航,近日来,老师们已经回归校园提前返岗,为重启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做好准备。

准备就绪 “仪式感”迎接

北京九月二号开学的学校(北京的学校准备了这些)(1)

在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教室里窗明几净,环境整洁、桌椅整齐。原来,班主任和年级老师提前打扫了教室,并进行了迎新布置,等待“小主人”们的到来。黑板上写着“大展宏兔、快乐启航”、“孩子们欢迎回家”等字样的板书,为学生们营造了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春暖花开,欢迎返校!”老师们还准备了厚厚的写有暖心、鼓励话语的卡片,将在开学时赠予学生,表达着对新学期的期盼和美好祝福,营造温暖的回归氛围。

北京九月二号开学的学校(北京的学校准备了这些)(2)

在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高中部,班级墙面上展示着同学们的寒假作业,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陆建伟表示:“通过居家学习成果的展示,让同学们更好地进入新学期学习状态。”学校还在体育馆为70多名高三学生布置了“成人礼“仪式,学生们将走过红色拱形气球“成人门”,校长和老师为学生戴上“幸运手链”,寓意着在接下来的100多天里,学校将为同学们保驾护航,冲刺高考。“高三的孩子马上要高考了,通过一个短小而庄重的成人礼,让学生在满满的仪式感中迎接新学期,迈向新征程。”

出现11类症状需延迟返校

新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学期,师生员工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各学校关注的焦点。开学前,北京各区各学校已要求师生员工做好返校前七天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须如实报告学校,并延迟返校。

学校也加强了校园防疫管理,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卫生老师韩春燕介绍:“我们提前对师生员工的新冠感染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做了摸底统计。新学期,师生日常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但是仍然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出现有发热等11类症状,及时采取留观复测,通知离校等措施。同时,学校也做好了口罩、消毒酒精、抗原、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的准备。”

“学校是人多密集场所,除了新冠,春季也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所以学生还是要做好防护……”11日晚,黑芝麻胡同小学各班主任通过线上家长会向家长讲解了新学期校园防疫的具体要求。卫生韩老师也将在开学当天对学生进行“做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主题宣讲:“同学们还是要做好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新冠还在我们身边,防疫意识同学们不能松懈,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健康快乐地在学校度过每一天。”

开学初期不安排剧烈运动

开学前,同学们经过了居家学习和悠长的寒假,对校园不免产生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如何帮助学生们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各学校也纷纷“出招”帮学生提前“收心”。密云区第七小学王思明校长介绍,学校在春节后就启动了全员家访:“家访时我都会问孩子,开学了你对校园生活有什么期待?孩子们有的向往社团生活,有的想念课间操的太极扇,有的想念校园的农耕乐园……然后请他们把期待写到心愿卡上,开学时让孩子们把心愿卡挂在七彩树上,我们老师也都做好了准备,帮助孩子们在新学期完成自己的心愿和目标。”

回归线下教学,学生们需要重新适应学校环境、培养学习习惯、构建集体秩序。离开校园生活再次回归的重逢,密云七小将“自主成长”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我们的校训就是自主成长,自强不息,每个孩子要做自己成长的主人,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以它为主线,把疫情后的心理的调试,身体的调试,包括个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劳动教育串联在一起。相信孩子们回到校园里以后很快就能适应,并且会热爱上校园生活。”

此外,考虑到寒假休息的时间较长,一些学生身体还在恢复期,各中小学在刚开学时不会安排高强度、剧烈的体育运动。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陆建伟介绍:“我们在开学初期先开展一些低强度活动,使同学们的心肺功能逐渐恢复,适应以后再开始正常强度的体育活动。”

转自:北京新闻广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