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孔子的思想比较(余秋雨眼中讲兼爱非攻的墨子与老子)(1)

#123狂欢节#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余秋雨的精品课《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

最早为中国文化争得世界身份的老子和孔子,是两位走在路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今天讲述另一个同样走在路上,却比他们两位走得更杰出、更勇猛也更帅气的中国哲学家。

孔子出走,还经常坐马车。他最拼命,没有坐骑,只靠自己的脚,走、走、走。他为什么走得那么远又那么急呢?因为他要去阻止一场战争,拯救一个小国家——宋国。

因为他得到消息,楚国要攻打宋国,正请了鲁班在为他们制造攻城用的云梯。鲁班正巧是他的同乡,他有劝阻的责任和可能,但是要快。如果云梯造出来了,攻城开始了,那一切都晚了。他知道鲁班的技术很高超,因此就要紧赶慢赶。

墨子与孔子的思想比较(余秋雨眼中讲兼爱非攻的墨子与老子)(2)

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思想理念。他的理念,可以用这么四个字来概括:一个叫兼爱,一个叫非攻。“兼”就是兼顾四方的兼,兼爱就是人人都爱,这比孔子讲等级的仁爱就要宽广的多了。非攻就是不攻,否定一切战争和攻击。

这四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很痛快,那就是爱一切人,否定一切战争。正是为了这四个字,这个人越走越快。走在路上,这位哲学家还有一个醒目的特点,那就是黑。他的衣服是黑色的,鞋子袜子是黑色的,连皮肤也是黝黑的。

孤独的黑衣行者

浑身黑色的墨子,在连续走了十天十夜之后,终于到了目的地,发现战争还没有发生,他松了一口气,立即去找到鲁班。接下来,他立即要发挥诸子百家时候的口才了。

鲁班问他,走那么远的路赶过来,到底为了什么急事?墨子说,有人侮辱我,你能不能帮我去杀了他,我会给你黄金。鲁班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讲仁义,绝不杀人。墨子一听,立即站起身来,深深地作揖说,楚国打宋国仁义吗?你说你绝不杀人,但你帮助打仗,明明要杀很多人啊。

墨子与孔子的思想比较(余秋雨眼中讲兼爱非攻的墨子与老子)(3)

鲁班一听有道理,但他说,我已经答应了楚王,那该怎么办呢?墨子说,你带我去见他。一见到楚王,墨子就说,有人明明有好车却去偷别人的破车,明明有锦衣却去偷别人的破衣,明明有美食却去偷别人的糟糠,这是什么人?

楚王说,这人一定有病。墨子说,楚国又大又富,宋国又小又穷,你去打宋也有病。我这么说你可以把我除掉,但是我已经派了300名学生守候在宋国的城头。

孤单侠义精神和墨家弟子

楚王一听,就下令不再攻打宋国,宋国得救了。这就是墨子对于“非攻”这个理念的成功实践。做完了这件好事大事,还有一个小小的幽默的结尾:为宋国立下了大功的墨子,十分疲惫地踏上了归途,仍然是步行。

走到了宋国,下起了大雨,他就到一个门檐下去躲雨,但是看门的人连门沿底下也不让他站。这就是他刚刚救下的宋国给他的回报。

墨子与孔子的思想比较(余秋雨眼中讲兼爱非攻的墨子与老子)(4)

想想看,如果不是这个淋在大雨中的黑衣男子,此地已经是战火熊熊。我只笑了一下想到,救苦救难的人谁也不认,喜欢显摆的人天下皆知。想着他又投入到雨中,于是他又成了一名孤独的黑衣步行者,只不过这次是走在大雨之中。

墨子以这种孤单英雄的侠义精神带出了一批学生,被称之为墨家弟子,他们也都是赴汤蹈火的道义之士,留下过一些惊人的事迹。比如,据记载,有一次一百多名墨家弟子,受到某君的委托守城,但是这个托他们的人找不到了,守城的托付却很难坚持,支撑不下去了,那怎么办呢?这一百多名墨家弟子便全部自杀。

墨子与孔子的思想比较(余秋雨眼中讲兼爱非攻的墨子与老子)(5)

司马迁所说的那种游侠精神,也就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品德,在墨家弟子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这种品德在后来两千年间,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永远让人肃然起敬。

孙中山、梁启超评墨子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当中,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他写道,古时候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另一位是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先生在《新民丛报》当中说,中国要救亡就要学墨子,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墨子学案》,把墨子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培根、莫奈作了对比。对比来对比去,他说,一对比大家就知道谁轻谁重了。

当然,他觉得最重的是墨子。我本人很理解孙中山和梁启超先生的心情,我在诸子百家中觉得最感动又最亲切的也是墨子。这个为了和平步行千里的黑衣男子,这个一遍遍快步踏遍华夏大地的侠义男子,一直是我心中的精神偶像。

关于主播:

余秋雨是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知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携最新专辑《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用260堂中国文化课,从百家争鸣的儒释道讲起,连接唐宋元明清的思想文化,涵盖古今文化大师,并将现代中国文化置于全球性视角考量。

墨子与孔子的思想比较(余秋雨眼中讲兼爱非攻的墨子与老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