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乎英雄归处,英雄也在乎自己归处。因为无论是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归宿。人都是自私的,在利益面前,能抗拒的人不多。柳下惠只是个传说。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无论何时,创业者的成功绝对不会靠单打独斗,而是任人唯才,个人的能力很重要,但是不能靠任何一个技能就问鼎天下。这时候,充分利用英雄豪杰的才能。就能决定纷争的结果。而那一些英雄的归处最后不意外的决定了鹿死谁手。

刘邦就靠这三句话夺得天下(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乎归处)(1)


这样的例子自古以来枚不胜举,尤其在战乱年代,优秀的文臣武将选择哪一个阵营,哪一个阵营就会赢得最后胜利,譬如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汉两大阵营比拼的不仅仅是领导者个人能力,还比拼他们识人用人、战略后勤的能力,在这场全面战争中,楚阵营完美的全部落后,除了前期军事能力有优势之外,但是最后刘邦的全面统筹能力将项羽的军事才能死死的压制,没有任何发辉的余地,变成孤家寡人的项羽兵败之后不得不尊崇楚降自杀的惯例,对自己的失败做一个交代。

刘邦就靠这三句话夺得天下(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乎归处)(2)


最后汉高祖刘邦君临天下,无非就是统筹内外,对内,他所依靠的就是韩信、张良、萧何、周勃、陈平、灌婴等人的卖命。其中陈平、韩信本来是项羽阵营的人,但是因为项羽的疏忽,他们放弃项羽,转而投向刘邦。不说出谋划策的陈平,因为楚汉战争时期,陈平的作用还不是很显眼,韩信就不一样了,在投奔刘邦之后,拜为大将,袭占关中,降魏灭赵,平代破齐,将项羽封的诸侯王基本上一扫而光,这一些都是不愿意跟刘邦联合的人。

刘邦就靠这三句话夺得天下(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乎归处)(3)


对外,作为整日混吃混喝的无赖,刘邦惯于耍滑,不拘一格的刘邦积极联合反对项羽的人,和对项羽分封不满意的人,譬如拉拢彭越、迷惑英布等人。最后使得项羽完全孤立,项羽虽然一场又一场的军事胜利,但是没有改变他越来越不利的战争局势。而刘邦通过积极的策略。最后组成了以刘邦为首的战略联盟,共同的目标就是反抗项羽。

刘邦就靠这三句话夺得天下(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乎归处)(4)


除了识人用人,刘邦个人也有一些项羽不具备的优势,为目的不择手段,老婆孩子都可以抛弃,这一点倒是可以印证400年后的皇叔刘备确实有皇家血统。除此之外,为了胜利,可以压制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譬如在韩信私自称王以后就大大方方的封韩信为王。这是刘邦最后胜利的必要条件。没有韩信,没准在彭城之战后刘邦就一蹶不振了。

刘邦就靠这三句话夺得天下(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乎归处)(5)


那么刘邦的对手项羽呢,个人军事能力千古无二,长期以来的贵族习性也没有多差的人品,但是就是没有超前的觉悟,更加不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连拿楚怀王当吉祥物的心思都没有,这就失去了一个绝佳的筹码,使得刘邦获得了道德上的优势。又不会用人,一大批的精英叛逃,当时分封时候都是原有的有武装的人,并且这一些人跟随他进了关中,没有跟随的没有他的分儿。自己的亲信也没有获得任何的酬劳。

转眼间,这一些分封的人就因为不公平,不认可这个分封就搅乱了局势,刘邦乘机各个击破,一步步的发展壮大击败项羽。楚汉战争就此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