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73课,专讲《说文解字》“口”部中的一个汉字:唐。详情如下:

唐。读tá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唐,大言也。从口,庚声。啺,古文唐,从口、易。”形声字,本义指大言、大话。虽然是形声字,但因为这个字的特殊性,我们也额外说一下它的字形演变(本系列课程内,一般情况下,形声字不做字形分析),唐的字形演变如下图: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1)

(唐的字形演变)

商时期,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金文字形均与小篆字形相仿,在甲骨文中用为殷先王大乙之专名,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文献里的“成汤”。此外并无他用。到战国时,在战国古玺中又出现了左“口”右“昜”的字形,即《说文》古文的前身推翻夏朝统治的商王成汤在殷墟卜辞中被称作“唐”(或者“武唐”),文献中作“成汤”(或单称“汤”)汤的字形与古文唐字形相关。“湯”与“啺”,字形近似。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2)

(孙恩道画作《商汤崛起·汤誓》)

关于一方印的小讨论:

说到唐的字形,在篆刻界有一个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就是那方著名的燕系烙马古玺究竟释文是“日庚都萃车马”,还是“唐都萃车马”?就是这方印(实物在日本人手里,我们看到的只是印谱里的):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3)

(燕系烙马印)

在早期的大部分文献里,这方印一直都被标注为“日庚都萃车马”但近期有专家认为,开头的两个字,“日庚”应是一个字,即“唐”字的战国文字,但实际情况是:1、“唐”字的战国文字依照现在有的资料,如果是“啺”字这种写法,“口”在字左侧,三晋系的“口”部又在下方,并不在上方(当然,战国文字常常移形换位),再有,唐字里面是“口”不是“日”;2、“庚”字虽然在甲骨文里与唐相似,但在楚系简帛中的写法与这方玺印中的先前断定的庚字写法基本一致,如图: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4)

(庚与唐的早期文字比较)

因此,我在多数情况下提到这方印时,仍然称之为“日庚都萃车马”,因为字形如此,两字合成一字的说法,并未见有确凿的证据,只是专家的论断。或者未来会有新的资料出来证明专家是对的,但目前,我仍这样认为。

回到唐的解说,“唐”字的本义是大言、大话。比如《庄子.天下》:“庄子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戃,不以觭见之也。”陆德明《庄子释文》称:“荒唐谓广大无域畔者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庄周)用虚诞悠远的学说、广大空阔的言论,没头没脑、没边没缘的辞句来说教,乃是高谈阔论,而不直言了当,不用一端表达。这当然是对庄子的称道,为什么呢,因为天地之初,空虚寂静,没有形象;而万物既生,又千变万化,没有固定。庄子的方法合适。韩愈在《送孟东野序》里也说:“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意思一样。上面《庄子》这一段话,也是现代汉语“荒唐”一词的出处,荒唐:一般指行事比较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的规则,或指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也可指行为放荡,没有节制,总之,他转变了词的感情色彩,大部分情况下是贬义词。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5)

(荒唐的庄子)

本义之外,唐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广大貌。这是引申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称:“唐,引申为大也。”比如《论衡.正说》:“唐、虞、夏、殷、周者,功德之名,盛隆之意也。故唐之为言荡荡也。”“唐”是尧的国号,取的就是广大之意。

(2)空;虚空。进一步的引申,段《说文解字注》又称:“唐,又(引申)为空也。如梵书云:‘福不唐捐。’”所谓的“福不唐捐”,指对如来、诸菩萨的善念信力不会是白白无意义的,都会得到福果相应的。胡适先生经常说一句“功不唐捐”,也来自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报的。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6)

(胡适先生)

(3)池唐。后作“塘”。显然,这是由虚空又引申出来的意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唐,凡陂塘字古皆作唐,取虚而多受之意。比如刘向的《九叹.远游》:“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王逸注说:“咸唐,咸池也。”这一句大意是:回转车驾绕过大火山啊,我在咸池两次驻马暂停。古书里发现池唐,不是写错了,也不是通假,它就是唐。

(4)堤防。《淮南子.人间》:“且唐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高诱注称:“唐,堤也。”堤防上有很多洞孔,堵塞其中之一,鱼怎么会不出来呢?

(5)道路。分别又指两种道路:其一,庭院中的道路。比如《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毛传》称:“唐,堂塗也。”哪有庭院瓦铺道(古代这是反常现象)。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7)

(《诗经》防有鹊巢诗意)

其二,庙中路。《尔雅.释言宫》:“庙中路谓之唐。”不另举例。

(6)草名。就是菟丝草。也称“蒙”、“唐蒙”(在“艸”部详细解释过这种植物了)。比如《诗经.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毛传》:“唐蒙,菜名。”孔颖达疏称:“《释草》云:‘唐蒙,女萝。女萝、菟丝。’”这句诗的意思是起兴:采集女萝去哪方?在那卫国的朝歌乡。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8)

(菟丝草)

(7)朝代名。在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国号为唐的朝代:<1>传说中帝尧政权的称号;<2>李渊在618年建立的唐朝,后为后梁灭,这是我们最常说的唐朝;<3>五代之一。923年李存勗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也简称唐,后禅位给后晋;<4>五代时十国之一。937年李昪在南京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后为宋所灭,最后一个皇帝就是那位写了绝命词“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的后主李煜。这几个不再举例,详细了解,请翻查历史书。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9)

(虞美人花)

此外,唐还可作古国家名,地名。唐还是现在常用的姓,不再一一举例。

唐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古汉语词汇特征(汉语词汇荒唐)(10)

(唐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73,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