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峡鲤鱼
刘家峡水库(炳灵湖)地处黄河上游,水流平缓,湖面宁静,水质优良。高原明珠,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是鱼类的乐园。刘家峡鲤鱼是淡水鱼类的著名品种,是刘家峡水库的特色鱼种,体态丰满、肉质肥厚、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永靖黄河鲤鱼:我是黄河的女儿
●常志梅
当朝阳把金色洒向水面,黄河便换上了彩裙,水波荡漾的诗意,孕育着一种化不开的情结。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她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同时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她既扛得住蒹葭苍苍,又拥得了日月星辰,她不仅孕育了华夏文明,也让我们这些在她怀中做梦的小精灵受尽荣宠。
我是一尾自由自在的鱼,每天遨游于永靖这段“蓝色的畅想”中!这儿地处黄河流域中上游,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是我们鱼类的“乐园”。这里虽没有肥肥的鳜鱼,却也有披着斜风细雨,乐而忘归的渔翁,随处都是一幅幅绝美的风景图。
我是如此地幸福又骄傲,因为我是母亲河(黄河)的女儿——黄河鲤鱼,别名“鲤拐子”“鲤子”“黄河金翅鲤”等。
不能只闻其名,不见其鱼吧(嘿嘿),来具体了解一下!
鱼类按生活水质分类:分淡水鱼和海水鱼。我属于淡水鱼。
按形体分类:分为纺锤型、侧扁型、棍棒型、平扁型。我属于耐看而普遍的纺锤形。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把我和人工饲养的鲤鱼区分不开,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首先,因为有宽阔而复杂的活动环境,我长得比饲养鲤鱼壮实矫健,身形偏瘦长,反应也很灵活。其次,我的背是漂亮的金黄色,而养殖鲤鱼一般是黑色的。当然,我的身价要高好多,因为肉质比饲养的要紧致美味得多。还有,鲤鱼的觅食利器就是须子,生长在黄河里的我,须子长得特别长而且粗(威武吧),而养殖鲤鱼因无须觅食,所以须子又细又小,垂在两边,形象已输了我一大截喽!
所以,即使同为鲤鱼家族成员,我也是各方优势遥遥领先吆!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你对我已有了大体了解!当然,我不止看起来不错,最要紧的是我的食用价值,“民以食为天”,美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文化。
古有四大美女,今人们把我同松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翘嘴红鲌)、松花江鳜鱼(鳌花)共誉为我国四大名鱼,实属幸哉,不得不在此嘚瑟一下。这主要是因为我的肉质细嫩鲜美,与其他鱼类相比,我的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低的脂肪含量,含有丰富的人体全部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可谓是营养又健康。
因此,自古以来我是民间各种宴席不可缺少的佳肴。《诗经》中曰:“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说的就是我啦。
《古乐府》又具体化了:“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远方客人,赋诗以锦鲤,不仅仅饱其口福,那腹中的“尺素”传递着古香古色的故事,牵扯着一抹深深的相思,纯粹缘于至情,胜似“秀色可餐”,惹人遐想。没错,这锦鲤分明就是一尾倾国倾城的美人,在水影波光处留下惊艳风神与缕缕香痕,佳人去兮香犹在舌,慰藉了美味佳品,也就莫要想入非非了。
《清稗类抄》中说:“黄河之鲤甚佳,甘鲜肥美,可称珍品。”
会有人迫不及待地想问了:你既然这么好吃,都有哪些吃法呢?
答:干炸、糖醋、红烧、葱烧、清蒸、烧烤、打地锅锅等。
干炸的肉质鲜嫩,富有营养。糖醋的酸甜可口,可以开胃。红烧的色泽红亮,口感润滑。葱烧得没有腥味,鲜嫩肥美。清蒸的肉质软嫩,香而不腻。烧烤的麻辣鲜香,外酥里嫩。地锅锅的不腻不膻,别具风味。
我们鲤鱼肉质向来鲜香嫩滑,红烧后色泽油亮、汤浓味美,还具有健脾开胃、清热解毒、安胎通乳的功效,传统的红烧鲤鱼需要油炸,此时吃略显油腻,今天特分享个不油炸也好吃的做法,简单实用。首先热锅倒油,油热后在锅底撒少许盐,将鲤鱼放入锅中;中小火慢慢煎至鱼身两面金黄;然后,将干辣椒、八角、花椒及葱姜蒜倒入锅中炒香并加水;大火烧开后再放入煎好的鲤鱼,加入相应的调料;锅中的汤汁继续烧至沸腾,再淋入1勺水淀粉、勾上芡汁,最后撒上少许香菜段点缀,即可享用,这样也很好吃。
“就我求珍肴,全盘烩鲤鱼”,汉时红烧鲤鱼就已是一道经典名菜,被列为“食品上味”,还是我国开国第一宴的热菜之一,既是百姓餐桌上的宠儿,也是撑得起排场的硬菜,生活在黄河边的永靖人对红烧风味的鲤鱼更是百吃不腻。
会吃、懂吃,是一种天分;吃出文化、品位是一种幸福。孟老夫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却觉得:“舍熊掌”而“取鱼”,美食美味,佳肴佳趣,据说还有助于文思,你觉得呢?
当然了,自古都是文化品位在先,饮食品味在后。仅仅吃鱼,未免太暴殄天物。我们鱼类,为人们所喜爱,除了食用价值外,更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象征。例如,古人寄信时常把书信结成双鲤形状寄递。隋、唐二代,朝廷颁发了一种由木雕或铜铸成的“鱼符”“鱼契”又称为“鱼书”。冠有鱼字的佛教器物名称有“鱼鼓”,俗称“木鱼”等。历代(当然现在也有)不乏以鱼为主题,寓意吉祥的文化活动、诗词书画、饰品。而且,鱼是“余”的谐音,因此,人们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而在鱼形图案中,我们鲤鱼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就是因为“鲤鱼”和“利余”同音,所以备受青睐。取其谐音,就有了大鲤鱼的“得利”图、“连年有余”图等。相传汉代有鲤鱼跃上龙门的神话故事,因而鲤鱼也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
了解了这些,你可能已经喜欢上了我们,尤其是我们鲤鱼一族!是的,我是鱼族中的美人,既饱口舌之福,又添精神享受,幻化出香魂倩影,自然之性,葆有一片柔肠,存至洁一境,多了诗意的回味,羞羞地问一句:“河水清且涟漪”“不素餐兮”。
……
好看归好看,好吃归好吃,好玩归好玩,好听归好听,世间多少美味,沁人心脾,咀嚼中有文化,脱于红尘之外,凝成风俗节令的旧时月色。
我不愿猜测明天,也不去理会昨天,只这样无忧无虑地游着,希望能给更多的人带去欢乐,也希望更多翱翔的梦想在黄河怀揣的这片“蓝色”中自由驰骋。
干锅土豆片
干锅土豆片是一道以土豆片、青椒、红椒作为主要食材,以色拉油、葱、姜、蒜作为调料制作而成的传统名菜,口味香辣。
干锅土豆片
●马学成
片片金豆黄河上,青红绿白绕余光。
若别天涯留一刻,回眸翠香半生长。
河州扣牛肉
河州扣牛肉是河州传统菜八大碗之一,肉片薄大,肥瘦有致,纹路清晰,造型美观,软糯绵延,汤清味醇,鲜美可口。
河州银耳鸽蛋汤
银耳鸽蛋汤,是宴请宾客、逢年过节,餐桌上必点的菜肴,而这道菜只有临夏有,从做法到吃法独具特色。柔嫩的鸽蛋在浸满浓香的汤汁后,独特的口感与滋味,让熟悉它的临夏人快速找回记忆深处的河州味道。
临夏爆炒草鸡
爆炒草鸡多见于临夏农家乐餐桌上,草鸡喝泉水,吃草芽、玉米、青豆等,绿色安全、生态新鲜、肉质细嫩、纤维适中,味道酥脆可口、回味悠长。
魅力折桥湾
●冯岩
吃美食,赏美景,喝茶聊天会好友,我的家乡临夏折桥湾无疑是夏日最佳的好去处。折桥湾地处临夏市东城郊区,是一片近十多年来最早兴旺起来“农家乐”的美丽乡村。这里的近百户人家,家家户户,大都是以主人名字命名的“农家乐”。坐落在大夏河畔的这些大小不等的农村四合院,庭院里整洁清秀,花木葱茏,环境十分优美。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老堂屋,土炕老炕桌上热气腾腾的三炮台盖碗茶,地地道道的乡村氛围和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美食,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各地食客,一年四季纷沓而至。尤其是每到夏、秋之季,这里的农家乐生意十分火爆,屋子土炕头、房顶阳台上,都是前来聚餐的城里人,丝毫不亚于城里装潢漂漂亮亮的大餐厅。究其原因,就一个散发泥土之“香”字和一份难得的乡村休闲生活之雅趣而已。
作为常年在省城工作的临夏人,我也特别青睐家乡折桥湾的乡村风味美食和田园气息。每每让我有一种回归故里,寻找到儿时童真童趣的特有快乐和悠闲自得之心境。可以说,来到折桥湾,盘腿坐在热乎乎的农家炕头上,吃什么已经不那么的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里,品尝到的是一种我们的骨子里曾经失落了的乡土、乡情和乡村文化情怀,难得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田园、村庄的一种心灵沟通和亲密接触,通俗地说,就是特别地接地气。故而,每次来到故乡临夏,都会情不自已地想念折桥湾的那份田园风光与休闲心境。
特别是在晴朗的夏日,与家人、朋友相约,一起来到折桥湾农家乐坐上大半天时光,一一品尝农家美食,自由自在体验一把回乡的感觉,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污染,眼前是一片田园、乡村、人家,炊烟缕缕,花香浓浓,蝶飞凤舞,繁杂的心情顿时变得清爽、宁静和怡然起来,仿佛来到了小时候常常回去的奶奶家的四合院,是那么的亲切、熟悉和感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临夏城市人追寻的时尚与生活习惯了。时间久了,如果不去一趟折桥湾,心里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作为临夏人,来得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对于折桥湾的农家乐几乎可以说心中有数,轻车熟路了。如哪家的爆炒草鸡最正宗;哪家的炕锅洋芋最可口;哪家的黄焖羊肉最地道;还有各种各样好吃又好看、美味又可口的农家风味,真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饱口福。爆炒草鸡,是临夏农家乐和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也是魅力折桥湾最独具一格的特色美食,来到折桥湾一定是“无鸡不成宴,无鸡不成欢”。
在临夏折桥湾,爆炒草鸡几乎是每家“农家乐”都主打的招牌菜。虽说每一家的乡村厨师的烹饪手法各有差异,或偏麻、或偏辣、或偏香酥,由此菜品便有了各自不同的特色风味,但每每都会让人吃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就因为折桥湾的正宗爆炒草鸡选材十分讲究和精致,这些鸡都是自家精心饲养的,喝的都是泉水,吃的饲料是玉米、青豆等农村粮食作物,不仅确保绿色、新鲜,而且绝对地健康、美味。加之用传统的农家方式烹饪,自成特色风格,爆炒出来的鸡肉质细嫩,纤维适中,味道酥脆可口、回味悠长。制作这道菜选用的是当地饲养的草鸡,将鸡宰后洗净,就可以开始烹制了。手脚麻利的男主人把鸡剁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用热油爆锅炒香后放入鸡块爆炒。等到把鸡块炒至金黄色,散发出鸡肉的香味后,再加入盐、花椒、胡椒、草果等调料,继续爆炒。近一小时不停地翻炒,这道菜终于可以出锅了。看起来色泽红亮诱人,飘散着浓浓的香气,令人胃口大开。
品尝了美味扑鼻的爆炒草鸡,接下来,我们家人最喜欢点的就是折桥湾特有的“炕锅洋芋”了。它就是挑选个大面饱的东乡洋芋,洗净切块,先蒸个七八成熟,再放在特制电烤箱内烤至金黄色,这样的洋芋看起来色泽诱人,吃起来绵沙爽口,令人赞不绝口。之后,就是必不可少的羊肉了。普普通通的羊肉,在折桥湾的农家厨师手里可以说是花样百变,做法独特。最受人们欢迎的是黄焖羊羔肉,把小龄羊羔屠宰、收拾干净后,切成小块,用土豆、粉条、辣子一起爆炒,这种羊肉口感鲜嫩无比,香辣美味。此外,还有色、香、味俱佳的炕锅羊排,做法也很别致:选用新鲜的羊排配上洋葱、胡萝卜、土豆等等,倒入炕锅内烧制而成,口感极佳。这种特色羊排,味道微辣,不腻不膻,肉质嫩美,外表略带一分焦脆,内里肥而不腻,一抿脱骨,再吃上一口沾满调料的土豆,好不惬意!以及做法古老的东乡“盆盆羊肉”、特色“烤全羊”等等,同样地非常诱人,让人念念不忘。品尝了这些肉食类之外,再来几个农家家常小炒,如肉末粉条、酸辣白菜、虎皮辣子、家常豆腐等等,同样是食材普通而口感不一般。最值得称道的是折桥湾的面食类,可谓花色繁多,远近闻名。如火遍临夏的折桥湾“焪锅”,面白油黄,外脆里酥,非常受欢迎。已经成为临夏人餐桌上的主打品牌主食,可以说供不应求。还有,农家院里特有的“格目”,是一种类似包子的面食,它也是用蒸笼蒸出来的,多用韭菜、韭苔加上羊肉、各种调料做馅子,外表是死面擀成圆皮,包成椭圆形带褶子的形状。吃起来香气扑鼻,面软皮薄;还有就是手擀的浆水长面、雀舌旗花面,滑爽可口,清凉宜人,是夏季里的一道解暑主食。如果喜欢吃杂粮的话,这里的馓饭、搅团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浇上羊肉臊子的豆面搅团,香辣可口,吃起来柔筋筋的,是老年人最喜欢回味的儿时美食。还有,最奇妙的是,在折桥湾的农家乐能吃到石斑鱼,石斑鱼的特质和折桥湾普遍使用的“焪”的烹调技艺,真可谓是一种奇妙的遇见。据说,焪鱼的秘制核心料全部精选折桥湾周边的天然植物,科学配伍,慢火煨制,使做出的鱼不仅香酥味绝,香气四溢,既能满足人们的健康消费理念,经过聚味提味“焪”的工艺,使得配料的营养和味道渗入到鱼肉的每一层肌理之中,也能让人们在偏远的西北农家院品尝到别样的海鲜佳肴,可谓一举两得。
编辑:李娟 责编:马志涛 审核:范海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