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笛子曾经演奏燕乐
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世界最早可吹奏乐器。大约七千年前,先民为庆祝围猎成功,常常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跳起舞蹈,并有专人演奏骨笛。
《史记》对笛子有如下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此时的笛子主要是五孔竹笛,竹笛音质稳定,婉转清脆。十分悦耳。
秦汉时期在五孔竹笛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孔,七孔竹笛逐渐成为主流乐器。宋玉专门写了《笛赋》,说明笛子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记载:“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后,横笛传入,亦称“横吹”。自此,笛子广泛运用于宫廷、军队、民间。
隋唐时一度被引入“燕乐”乐种,至今在敦煌隋代壁画和唐伎乐人图上,仍然可以看到乐工们演奏燕乐。
随着笛子的普及,以笛子为主的乐谱越来越多。曾经著有《琴赋》的音乐家蔡邕,独创“柯笛”,音色优美,并谱写笛曲。遗憾的是历代众多的笛子曲谱至今的很少。
唐诗里总会读到“羌管悠悠”“羌笛孤城”,似乎笛音回荡在黄河白云之上,穿梭于空山新雨之间,在某一个秋日的夜晚,清音袅袅,穿越而来。这个声音唤醒了苍茫云海,也唤醒了内心记忆,既陌生又熟悉。
02.李益的笛声冰洁寒凉,乡愁浓烈
李益是唐代仅次于贺知章的长寿诗人。他有一首七言绝句被明人胡应麒《诗薮》评价为:“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李益为第一。”
诗题点名写作原因。开元盛世后,家国太平,百姓安康,唐玄宗疏于朝政,政治上愈加腐败,安史之乱给了唐王朝一个迎头痛击,统治者弃城而逃,战火从中原到边关,愈演愈烈。李益曾戍边,并经历了“夜上受降城”,于是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战乱频发,久戍不归,保卫疆土的豪情逐渐演变为幽怨的思乡之情。
所以王昌龄发出了“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感叹,又同时具备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和果敢。
首句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对仗:“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是烽火台,远望回乐城,在山丘之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山丘之下是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如雪似霜,冰洁寒凉之意,让人不寒而栗。
末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二字,是一种无望,也是一种无奈,既承接了上句沙漠之广寒,又引起下句的思乡之情感。万籁俱寂的边关之夜,夜风阵阵,芦笛声声,幽怨之音从远处传来,直击内心。而征人一夜就在这边关大漠的烽火台上,耳畔是芦管的如泣如诉,人在遥望故乡,思念亲人,心早已随着笛音飞回了家乡。“不知”两字写出了迷惘的心情,“尽”字做呼应,说明乡愁浓烈。
李益从眼前的烽火台看到天上的白月光,继而目光从天上落回地面的大漠。从芦管的声音引发思乡的愁绪,情感饱满,委婉曲折,如涟漪泛波,既有边关景致的粗描淡写,又有时断时续的音乐铺展,充满诗情画意,虽没有直抒胸臆,却字字有情,句句有意。这便是这首诗的”绝”之所在,没有直抒,但笔下的诗情一句饱涵含在画面与音乐所统一构成的诗歌形象中了。
整首诗简简单单28个字,有景,有声,有情,简洁空灵而又意蕴丰富。
此诗一出,即被谱入弦管,天下人传唱不绝,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03.高适的笛声:剑气中蕴含梅花的清香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于金戈铁马中带有几分剑气。
安史之乱时,高适已经五十三岁,曾参与讨伐永王、平定叛军、救睢阳之围等诸多军事活动,加上他超拔的笔力,他感同身受咏叹出“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清,高歌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寂寥,并唱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无奈。高适也曾以笛入诗,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起笔“雪”字,似有刀光剑影破题而来。《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雪净“是残雪融化,说明冬去春来,大地回暖,戍边的战士牧马归来。明月初照,几声羌笛从戍边的高楼上传来。
末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本是一首琴曲,此曲和《梅花三弄》等琴曲,被改编成了笛曲。作者把“梅花落”三个字做了拆解处理,其实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其一,此时听到的笛子曲,曲名就是《梅花落》。其二,李白曾写“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可见边关的春天来得晚,更不可能有梅花。梅花只在故园开。梅花落的季节也是在冬末春初,花开花落,几度春秋,暗示作者已经戍边不止一年。这是作者的思乡之情借着梅花在胸中肆意泛滥。
高适两次戍边,曾经在河西一带戍边多年,边关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铸就了他守疆卫土的理想,也孕育了他豪迈的性格,激昂的诗情。
《塞上听吹笛》展现的是暂时的平和静谧场景,胡马晚归,狼烟未起,边关和家乡同时笼罩在同一片月光之下。悠扬的音符,清脆的笛声,如春天的使者,在广袤的边塞平添许多诗意的色彩。
即便是短暂的和平,也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音乐可以穿越时空,李白曾说“谁家玉笛暗飞扬,散入春风满洛城”。风传笛音,笛音在边关久久回荡,它穿越万水千山,把自己渴望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的心情带回去。
《塞上听吹笛》,构思巧妙,隽永清丽,虚实结合。有大漠的广袤,有边关的安宁的写实,也有不见梅花又见梅花的虚写。同时借“梅花”的意象,把思乡之情和音乐完美结合,韵味久久不散。笛音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诸美同臻,是一首美学价值极高的边塞诗。
04.小结
以“笛“入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用手法。笛声作为听觉意象,可以替代文人吹奏心曲,将无法诉说的思乡、悼旧、感怀、喜悦等丰富的情感,微微诉说,可以渲染不同场景之下的情怀。
从时间看,笛声多在日暮夜深出现。静谧中蕴含无穷的想象。从空间上,多在边塞大漠,天高地阔,广袤无边,再将明月、风声、铠甲等意象进行组合,景、声、情巧妙结合,构成边关独特的审美意象,营造出声情并茂的意境,达到韵味深长的效果。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