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在什么地方(齐鲁地名探究春秋鲁国季平子之采邑)(1)

平邑地图

【地名由来】

平邑:据平邑古碑记载:"平邑者,季平子之采邑也。"县因春秋时为鲁国季平子采邑而得名。

季平子(?—前505),即。时国,,季氏,谥平,史称"季平子"。其封地即为现在市。

昭公在位年间,季平子执政专权。他为人跋扈,与其他卿家大夫结怨,结果想要摆脱凌驾公室现状的鲁昭公联合氏、氏,讨伐季平子。季平子一时慌了,连忙请罪。再三请罪而昭公不放弃攻打他的意愿,于是双方交战。此时,作为三桓的、发兵援救季氏,击败鲁昭公的军队。昭公无奈逃到齐国。齐国伐鲁,气焰嚣张,自称"主君",完全把逃难的昭公当成大夫看待。昭公于是往晋国求助。季平子却早有一招,他重金贿赂了当时晋国,结果晋国让昭公暂居。从此,季平子摄行君位,俨然鲁国君主。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作乱,囚,逼季孙斯盟约。定公七年,阳虎执政,把季孙氏占据的权位抢走。定公九年,为首的三桓把阳虎赶走,总算把权位夺回。定公十年,叔孙氏的家臣侯犯又作乱。平定祸事不久,定公让执政。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在什么地方(齐鲁地名探究春秋鲁国季平子之采邑)(2)

平邑风光

平邑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西陲,介于东经117°25′—117°56′,北纬35°07′—35°43′之间,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

平邑历史悠久,商代有颛臾国,西汉置平邑侯国,是中国古代“四大圣贤”之一宗圣曾子、仲子和军事家羊祜、羊欣,近代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左宝贵的故里,还是沂蒙革命老区和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平邑县下辖1个街道、13个镇,常住人口92.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2.88亿元。

平邑县位于蒙山西南部,东邻费县,西连泗水县,南与枣庄市接壤,北与蒙阴县、新泰市交界。介于东经117°25′—117°56′,北纬35°07′—35°43′之间,东西最大横距47.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6.75千米,总面积1824.97平方千米(折合273.75万亩),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16%。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在什么地方(齐鲁地名探究春秋鲁国季平子之采邑)(3)

平邑在山东的位置

【寻欢文史】

平邑人澹台灭明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在什么地方(齐鲁地名探究春秋鲁国季平子之采邑)(4)

澹[tán]台灭明(前512年(一说前502年)—?),复姓,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之一。唐封其为"江伯"、封其为"金乡侯"。澹台灭明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也因他南游至此而名。

澹台灭明拜为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认为没多大才能。做武城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不走小路,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尔或作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阳货》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孔子让子游推荐人才,子游将武城人澹台灭明推荐与他,后来澹台灭明亦成为孔子著名弟子)。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即楚国,后老死在楚国)。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感慨地说:"我凭语言判断的,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

澹台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少孔子四十二岁(上文说少孔子三十九岁,前后矛盾)。状貌甚恶,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非公事不见。南游至吴,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以为诺,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言偃为鲁武城宰,孔子问曰:"汝得人焉尔乎?" 偃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不至吾处。"

今苏州城南有,传为其宅陷而成湖,湖口有宝带桥,民国十八年(1928年)拟建公园,惜未成;又有澹台湖大桥,飞架运河南北。

【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时期,平邑县北部为颛臾国,南部商代属倪国、西周属邾国地。

春秋时期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食邑,北部仍为颛臾国,余之分属鲁国之武城、东阳、邱舆、卞等邑。

战国时,先属费国、鲁国,后属齐国。

秦朝属薛郡。

西汉置平邑侯国,境内置南武阳县、南城县,分属兖州泰山郡、徐州东海郡,并一度置平邑侯国、南城侯国。新莽时,废南城侯国复置南城县,废平邑侯国和南武阳县改置桓宣县。东汉撤桓宣县复称南武阳县。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在什么地方(齐鲁地名探究春秋鲁国季平子之采邑)(5)

三国、两晋,今县境均分属南城县、南武阳县。

南朝宋改南武阳县为武阳县。

北齐时,撤南城县并入武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在什么地方(齐鲁地名探究春秋鲁国季平子之采邑)(6)

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颛臾县并入费县。

此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今平邑县境除西南、西部少数村庄原分属滕县、泗水县外,均属费县所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并相继在今平邑县境内设置了一些县级机构,组建了人民民主政权。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在康阜庄(今属岐山乡)成立费县联合办事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在大夫宁村(今属保太乡)成立费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抗日斗争需要,以费县境内西部滋(阳)临(沂)公路线段为界,路北置费北县,路南置费南县。费北县政府机构始称费北行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改为费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7月,析费南县南境(今平邑县庞庄、临涧、山阴、白彦、魏庄一带)和滕县东境部分地区建置费滕边办事处,又称鲁南实验县。同年11月,析费县天宝、由吾2个区建置费西办事处,又称天宝山办事处。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费南县和费滕峄边办事处(1944年改建双山县,1946年4月更名麓水县,1950年撤销,其辖区一部划归白彦县)。同年11月撤销,其天宝区复归费南县,由吾区划归温河县。同年12月,费南县改称费县,隶属鲁南专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隶属鲁南行署第一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改称费北县政府,驻地在卞桥大、小公馆(村)一带,隶属鲁中行署。费南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在郑城、常庄、流峪一带,隶属鲁南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撤销费北县、费东县,合置蒙山县。县人民政府先驻上冶(今属费县),后驻西荆埠。同年4月16日,费县改称平邑县,隶属鲁南行署第一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析平邑县的山阴、苗庄、白彦3个区与邹县、滕县的部分地区建置白彦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改属鲁中南行署第四专署。

1949年7月,隶属滕县专区(今滕州市)。

1952年3月,蒙山县撤销,其西部地区划归平邑县。

1953年7月,从滕县专区划出,改属临沂专区。

1953年8月,白彦县撤销,其原白彦、山阴、临涧、苗庄等区复归平邑县。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