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QQ公众平台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在微信公众平台如火如荼的今天,腾讯又推出这样一个产品?企业面对这两种产品究竟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被14亿人约谈的腾讯(腾讯的阳谋和阴谋)(1)

文/龙银海

人成明星腕了,想不被模仿都不行,这话近日应在了微信上。外,支付宝变脸,“朋友”和“微信”除了名字不一样,其他如假包换;内,QQ公众平台上线,几乎是除了注册要求不一样,功能如出一辙。支付宝的“赤果果”行径,出于两大对立大佬的商业竞争尚许可以理解,可腾讯内部如此旺火相煎,唱的又是哪一出呢?

腾讯QQ公众平台要上线了,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些“讲师体”文字甚至这样评价:QQ公众平台将会是商机的另外一个风口,也许你错过了淘宝,错过了微信公众号,错过了各种各种机会,如果QQ公众平台注册你再错过,那么也许几年之内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腾讯QQ公众平台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在微信公众平台如火如荼的今天,腾讯又推出这样一个产品?企业面对这两种产品究竟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实际情况是:目前,QQ公众号平台尚在内测阶段,仅仅对100多个内容用户开放账号权限,完全开放注册可能要等到8月或9月。QQ公众号申请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设置模式,分为订阅号与服务号另种,但是依然是有不同的!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关于QQ公众号介绍:

1、QQ公众号对ID有严格的要求,不得有重复,但账号名称可以重复。

2、个人只能注册订阅号,企业则可以注册订阅号和服务号。

3、QQ公众号也有相关认证机制。

4、一个身份证,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5个。

5、订阅号很可能会被折叠,每日发一条消息,服务号不限定,由系统调控。

同微信的注册不同,QQ公众号可以使用qq登录即可申请账号,选择账号类型,而接下来的注册信息与微信公众号基本一致了!

一听说QQ公众平台要上线了,为什么有的小伙伴们就不淡定了呢?笔者觉得有两个数字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一个是8.3亿。这个数字是QQ的用户人数,作为国内最大的IM工具,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这足以让人明白QQ的商业价值有多大。在“得粉丝者得天下”的今天,QQ公众平台的开放,一片一望无际的处女地一下子展现出来,想不动心捞金都难。

第二个数字是95,这个95指的是95后人群,目前QQ用户主流使用者。 企鹅智酷发布《用数据读懂95后》年度报告显示,在所有国内主流社交平台中,QQ中95后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4.36%,排名第二位的为QQ空间,95后用户占比40.82%,微信95后占比为20.41,排名第三位。业内专家分析,QQ一直以来都是以年轻人为用户主体,尤其是近年来手机QQ针对年轻人推出的各种个性化服务,更使得QQ成为95后最主要的活跃阵地。

前一个数字8.3亿从空间上解决了用户基础的空间,后一个数字95从时间上解决了未来客户的规模,试想这些95后很快就会工作生娃,迅速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QQ公众平台无疑是腾讯想通过技术平台和新的应用场景的搭建,导流这些渐渐长大的孩子,让他们一直在QQ的怀抱里流淌,为QQ家族带去源源不断的财富。

QQ有着自己的算盘,而作为平台的应用者企业商家来说,面对两种平台又该何去何从,如何选择呢?笔者觉得,要想透彻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了解这两个产品的气质方面开始。

“聚焦年轻”一直以来就是QQ核心的发展战略,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就曾表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QQ的核心用户就一直是不同时代的年轻人。最近五年,QQ用户群中90至95后的年轻人越来越活跃,他们已经成长为新一代核心用户。目前95后的主要手机应用场景是社交和娱乐,超过65%的95后群体表示,平时更多用手机上网,以聊QQ为主,即使同学在一个班上,每天见面,也不影响大家跑到QQ上去聊天。对于有着相同喜好的朋友圈和兴趣组,95后则表现的更为热衷,大家在QQ空间上互动极为频繁,比如聊八卦、发状态等等。

目前,“兴趣社交”是手机QQ发力的重点。手机QQ通过推出“兴趣部落”来为用户提供以兴趣为主的社交形态,在腾讯最大的兴趣部落中,年轻的 TFBOYS拔得头筹,粉丝达206万,部落里的话题平均每天在3000个,远超刘德华、等明星。TFBOYS的粉丝中,00后大概占45%,90后大概占40%,最为集中的人群在15-17岁。

由此发现,QQ的娱乐范十足,相比之下,微信的商务味就浓厚多了。虽然“摇一摇”、“附近的人”,这些社交原生属性把微信一步步推向壮大,而到了今天,且不说朋友圈里卖面膜的小伙伴此起彼伏,微信自带的钱包、刷卡、理财、京东精选、吃喝玩乐,电影票等,让微信在连接消费上的功能清晰可见,“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7月10日,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在2015亿邦O2O产业峰会演讲中把微信的角色进一步确立,也进一步宏大化。他指出,微信未来要做到极致的开放,针对便利店、超市、线下医院推出各种解决方案,“微信将为商家提供链接能力,我们做低门槛,推动商家实现自主化、普及化,由第三方开放商打造各个行业的服务。”微信是一个连接器的角色存在。

细细品味,QQ和微信的产品属性,正如他们服务的对象一样,一个像是活泼可爱追赶时尚的青少年,一个像是睿智沉稳注视一切的中年。了解了产品的属性,或许对于今天想要用公众平台做营销做服务的商家来说,接下来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笔者认为:

第一,商家要了解自己服务的消费者对象的年龄层次,找对了通道,营销推广就成功了一半。QQ公众平台要不要上,上了之后要不要发力,取决于你的产品对象究竟是谁。

第二、了解了不同对象,营销创新的方向空间也有细微的差别,毕竟不同年龄的人的语境、接受事物的方式、消费习惯等都不同。在QQ公众平台还是微信公众平台上如何创新,还是要切合你的消费人群的特性。

最后,笔者也要提醒商家,不要被一些“讲师体”蛊惑,微信公众平台虽然出现年数不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包括微信公司自身和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共同努力,微信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营销理论和实践体系,更具有生命力的是,他的生态系统日益丰满,商家经过市场的培育,也好不容易建立起对微信的认可和使用经验,这个时候又把精力放在增加的一个QQ公众平台上,还是要量力而行。

说到对两种产品的使用态度,不得不关注QQ公众平台这一产品的未来。今天看来,相比于微信链接一切的定位,作为QQ母体衍生的QQ公众平台,尚未让人看到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平台只是基础,基于对行业的了解、对数据的应用、对营销工具的开发等等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如果非要说,QQ公众股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会竞争,那么两者到最后一定是生态的竞争。

阳谋是同室操戈,阴谋是双剑合璧。QQ公众平台究竟是后来居上,取代微信公众平台乃至微信的地位;还是昙花一现,只是历史性地刺激了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发展一把;抑或与微信分享老大老二的市场地位,把支付宝打成小三,死死将其压在小小的市场份额上。反正腾讯只是换一种花钱的方式发展,结局如何,对其都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