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最新一期的《2017胡润财富报告》对外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大陆每940个人当中,就有1位千万富豪;
其中,北京每83个人,上海每105个人中,就有1位是千万富豪。这也引发了社会上对个人、家庭财富的讨论。
有些网友评论:我要是有1千万,就能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啦;
对此,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便现在有1千万,也不能保证未来一定够花,因为这几十年,物价涨幅的速度太快了,你根本无法预测,再过几十年,物价会是一个怎样的水平。
小时候梦想成为百万富翁,如今千万富翁也未必财务自由到底,手里有多少钱,才能真正实现财务自由呢?
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当看到报刊上报道那些“百万富翁”时,总禁不住想:
“要是我有100万就好啦,存银行每年能得到4、5万块钱,这一辈子就不愁啦~”;
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就觉得,100万虽说也不少,但要养活一个家庭,还是不够。那时候很多人热衷买,大奖是500万,于是我就想:
“要是我手里有500万就好啦,买银行理财,每年能得到20多万,就算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不用愁了。”
毕业工作后我很快意识到,即便有500万,要实现财务自由还是不够——500万也就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子。于是我就想:
“要是我有1000万就好啦,除了买套房子,每年做做理财,还能拿3、40万,这一辈子就不愁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投资理解的深入,我对社会、家庭、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受,如今我觉得,要是在一线城市,即便手里有1000万,养一个家庭,踏踏实实过一辈子,还是有些不够。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有多少钱才能算是真正的“财务自由”呢?
思聪宠物狗:我的财务自由的日子
到底什么叫做财务自由?可能很多人都和小编一样,每天都在“意淫”财务自由的日子。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叫做“财务自由”?
曾经风靡一时的《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对于财务自由的定义是:当自己的非工资收入≥生活总支出的时候,你就是财务自由了。
百度百科对于财务自由,则解释为一种状态,即: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
曾经的天使投资人,最近因虚拟货币而备受关注的李笑来,在其开设的付费音频专栏中,以“时间”为衡量角度,给出了关于“个人财富自由”的定义: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其实,但凡定义都是人给的,很多书对于“财务自由”都的定义,整体而言都比较宽泛。对此,《魔鬼理财学》一书的作者崔鹏先生认为:
财务自由这种状态,衡量的时间非常长。即使那些精于计算的人也很难预期,未来几十年时间里,要维持“相当好”的生活所需要的现金流,会有怎样的变化幅度。我看了一些理财杂志六七年前对人们退休时,所需资产水平的预期,那些数字搁到如今已经变得相当不靠谱了。
财务自由之所以难以确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很难预期长期的通胀水平,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水平。
就拿标题说的1000万来举例。
如果你有1000万,可能初期几年你可能过得还不错,但往远了说,你组成家庭之后,孩子要教育要培养,父母要看病要赡养,10几20年后,车子换不换?房子换不换?万一身体有个意外怎么办?你的社交活动与人际圈子怎么去维持?
最近一张全聚德80年代的菜单,火遍网络。30年过去,如今的菜价,要在当时的基础上,至少乘以10到20倍吧。
为什么实现财务自由的商业富豪,却并没有去过财务自由的生活在观察福布斯、胡润的超级富豪排行榜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早已身价过百亿的全球顶级富豪当中,基本没有主动放弃工作,而去过所谓财务自由的生活,比如花天酒地、环游世界——他们拒绝了财务自由。这又是为什么?
《魔鬼理财学》是这样解释的:
人们拒绝财务自由的原因之一,可能就像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康尼夫的《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里说的那种恐慌:有1000万美元的人,大部分的都认为有2000万美元才会安享财富自由;有2000万美元的,认为有5000万美元才更安全……总而言之,大家都认为要更稳健地保有现在的生活水平,就得比现在更有钱。这样无穷尽地推导下去,大家永远有挣不完的钱,永远有操不完的心,
的确,其实一个人越有钱,尤其是很多企业家,更会有上述这种忧虑。他们不仅需要面对一个信息飞速更迭、商业格局变幻莫测的世界,而且从肩负的责任来说,他们也不能就这么简单的抛下企业和员工,自己去逍遥快活。
另外,很多人私底下都进行过详细的计算,算算以我现在积累的财富,是否足够我辞去工作,靠被动的利息收入去生活。但他们忽略的一点是,这种放弃了工作,放弃了社会性和社会角色之后的生活,究竟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
人们需要用社会性衡量自己的生存价值。对公司人来说,这种衡量标尺一般就是钱。
如果一个人打算过财富自由的生活,那将意味着,他未来的财富水平将逐渐下降。
但从人性角度而言,当财富增长迅速时,人们会感到自己活得很好;当财富增长停滞时,就会感到焦虑和颓丧。很可能你无法接受这种财务自由的生活,因为你在用钱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生活价值。
《魔鬼理财学》写到:
表满上,人们都在追求财务自由,但所谓的财务自由的生活,对人们来说其实是一种不可承受之轻。
这句话,非常点睛。
有些人,被动的实现了财富自由小编想到,相比那些坐拥上亿身家的富豪,反倒是一些普通的老人,在自己70岁左右,自然而言的,过上了财富自由的日子。
那时的他们,子女大多事业有成,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每个月能够给老人一笔生活费;
同时,老人自己也有养老金收入,只要身体没有大碍,以现行的医保体系,能够负担绝大部分的医疗开支,即便罹患重疾,如果之前有上了保险,一般也能获得一笔不菲的赔付;
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跳跳广场舞、唱唱歌、下下象棋、打打扑克;
他们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关键是,他们还有着自己花也花不完的钱。
所以我们看到,如今在大城市,很多去银行买理财的人,大多是满头白发的老年人,而且一般都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买。
这算不算是一种被动的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是一个不断动态,不断修正,且不断实践的过程。
实现财务自由需要挣很多钱,但财务自由并不是单纯靠挣多少钱就能实现的;同时,财务自由的生活,或许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般美好。
不管你现在身价几何,都要像个正常人一样,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做到这些,其实你已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财富自由的人了。
金投手理财 / 编辑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