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西都市报宋代是美食的黄金时代,今天任何一名厨师必须掌握的烹、烧、烤、炒、爆、熘、煮、炖、卤、蒸、腊、蜜、葱拔等烹饪技术,正是在宋朝成熟起来的北宋东京(开封)则是美食的天堂,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家,差不多接近半数所以,如果你穿越到北宋开封,不用操心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宋朝的一天生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宋朝的一天生活(你怎样度过一天24小时)

宋朝的一天生活

来源:华西都市报

宋代是美食的黄金时代,今天任何一名厨师必须掌握的烹、烧、烤、炒、爆、熘、煮、炖、卤、蒸、腊、蜜、葱拔等烹饪技术,正是在宋朝成熟起来的。北宋东京(开封)则是美食的天堂,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家,差不多接近半数。所以,如果你穿越到北宋开封,不用操心吃的问题。

饮食

樊楼饮徒常千余人

在园林景点玩了半天,你应该有点累了,肚子也饿了吧。找家酒店、饭店歇息一下吧,喝点酒,吃个饭。

如果你身上的钞票足够多(在北宋后期,开封府已有钱引、会子等官私发行的纸钞流通,你出门可以不用带着笨重的铜钱),不妨寻个“高大上”的饭店酒楼吃喝。东京城里的豪华酒店都有很抢眼的装饰性广告:“其门首,以枋木及花样沓结缚如山棚,上挂半边猪羊,一带近里门面窗牖,皆朱绿五彩装饰,谓之‘欢门’。”你走在东京的大街上,抬头望见高耸的彩楼欢门,那八成就是酒楼饭店了。

如果有机会,请一定要到樊楼见识一番大宋城市的繁华。樊楼“乃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一天可接待一千多名客人,非常豪华。因为樊楼太高,以致登上顶楼,便可以“下视禁中”,看到皇宫之内。

你一进酒楼饭店,马上就有人招呼座位、写菜,想吃什么,随便点:“客坐,则一人执箸纸,遍问坐客。都人侈纵,百端呼索,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绝冷、精浇、膘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这些饭店的菜品非常丰富,点菜后,很快就会上菜,“须臾,行菜者左手杈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

高级的酒楼都使用珍贵的银器,“每楼各分小阁十余,酒器悉用银,以竞华侈”,“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给你一种非常尊贵的消费者体验。你还可以叫来歌妓弹唱佐酒,宋朝的大酒店,通常都有陪酒的美艳歌妓:“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

酒楼饭店当然会供应各个品牌的美酒佳酿,如樊楼有“眉寿酒”与“和旨酒”,时楼有“碧光酒”,和乐楼有“琼浆酒”,遇仙楼有“玉液酒”,中山园子店有“千日春”,高阳店有“流霞酒”……宋代可能已有了蒸馏酒的工艺,但高度白酒尚不多见,这些酒大致都是低度的糯米酒与果酒,请放心饮。

如果你不喝酒,叫杯饮料也是可以的。宋代的饮料叫做“汤”“熟水”。“熟水”相当于今日的广式凉茶;汤品则相当于今天的果汁饮料。

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你还可以吃到爽口的冰镇冷饮。《东京梦华录》说,六月时节,东京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这“冰雪凉水”就是冰镇冷饮。

在宋朝高级酒楼的餐桌上,水果也是必备的,宋人夏天吃水果,还讲究用冰镇:“房青子碧甘剥鲜,藕白条翠冰堆盆。嚼之清泠醒醉魂,犹可招邀慰文园。”

这么精致的宋朝饮食及服务,一定可以满足你一颗吃货的心。

休闲

茶坊喝喝下午茶

下午的日程安排,我建议休闲一些。你可以在开封(或杭州)的茶坊喝喝下午茶、信步逛逛街。

宋时的城市,满大街都是茶坊、茶肆。东京的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旧曹门街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杭州“坊巷桥道,院落纵横”,也是“处处各有茶坊、酒肆”。

这些茶坊,档次不同。大众茶肆茶价低廉,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处”,即城市佣工、卖艺人等候雇主的地点;高档一点的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是城市文艺青年搞音乐创作的会所;而黄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比较清雅,适合开展文艺与学术沙龙,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则是“花茶坊”,“楼上专安着妓女”,“非君子驻足之地也”。

档次稍高一点的宋朝茶坊,装修都特别“高大上”:“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又“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有些茶坊还会邀请艺人献艺,以招徕顾客,如黄尖嘴蹴球茶坊内应该就有足球表演,又如洪迈《夷坚志》载,乾道年间,宋人吕德卿偕其友前往杭州,在“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贴尾云:‘今晚讲汉书’”。这家茶坊不但有说书节目,还张贴出节目预告。今天的酒吧不是也会邀请歌手驻店演唱?

在茶坊消磨一段休闲时光后,到东京的大相国寺逛逛也很有意思。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是东京城最大的商业交易中心,“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几乎什么货物都可以在大相国寺买到。不过作为一名穿越者,你应该去大相国寺“淘宝”。因此,你可以先到近佛殿,那里主要销售“赵文秀笔及潘谷墨”等,是个文化市场;“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也是文化市场。你可以淘到珍贵的书画金石文物。

在这里,你也可能会遇到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赵李结婚后,小两口经常跑到大相国寺“淘宝”,乐而忘返。

最后再悄悄告诉你:大相国寺僧人的厨艺也非常高超,“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大相国寺内还开有饭店,有一位叫做惠明的和尚,厨艺尤其高明,擅长烧猪肉,以至得了一个“烧猪院”的花名。

这么从容地接纳世俗生活、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寺院,你怎能不去瞧瞧?

夜游

瓦舍勾栏看表演

夜暮四合,吃过晚餐之后(对了,寻常百姓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也是从宋代形成的。宋朝之前,人们一日只吃两餐),宋朝城市的夜生活开始了。

在夜禁制度森严的盛唐,普通市民就几乎没有夜生活,入夜之后,都是早早关灯,睡觉。只有到了宋代,宵禁之制被突破,城市中才彻夜灯火通明,笙歌不停。可以这么说,中国社会的繁华夜生活是从北宋开始的。

宋朝前期还保留着夜禁制度,不过禁夜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了,“京城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唐朝大约从晚上7点至第二天早晨4点为夜禁时段。宋初将夜禁的起始点推后到“三鼓”,约夜晚11点钟。那宋初的夜禁时间又结束于何时呢?从天禧元年东京的官营卖炭场“以五鼓开场”可推知,开封的夜禁结束于五更,即凌晨3点左右。换言之,唐代的夜禁时间为9个小时,北宋初的夜禁时间只有4个小时。

到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夜禁制度甚至名存实亡。你如果在东京,便会看到,“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京城有一条马行街,由于彻夜燃烧烛油,熏得整条街巷连蚊子都不见一只。

你如果在杭州,也会发现“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早市从凌晨五更开始,持续到深夜:“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赌博),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

你逛街走累了,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吃点美食,喝碗饮料,除了昼夜迎客的酒楼茶坊,宋朝夜市上还有各种饮食小摊,叫卖各色美食。

到瓦舍勾栏看表演,也是你度过一个愉快夜晚的好选择。瓦舍勾栏,是宋朝城市的娱乐中心,类似于今天的大型夜总会。瓦舍之内,设有勾栏、乐棚,东京城内规模最大的瓦舍,内设“大小勾栏五十余座”,而最大的勾栏“象棚”,“可容数千人”。勾栏中日夜表演杂剧、滑稽戏、讲史、歌舞、傀儡戏、皮影戏、魔术、杂技、蹴鞠、相扑等娱乐节目,“夜点红纱栀子灯,鼓乐歌笑至三更乃罢”。北宋后期名动一时的艺人如丁仙现(比刘德华还红的演员)、张七圣(比刘谦还红的魔术师)等,也会到东京的瓦舍演出,相当于今天的大明星“走穴”。

瓦舍中不独有各种文娱表演,“又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叫卖旧衣服)、探博(赌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煞是热闹。不管冬夏,无论风雨,瓦舍勾栏天天都有演出,有小买卖,“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到瓦舍勾栏看表演,你需要掏一点钱,因为瓦舍勾栏的节目都是商业性演出,是要收费的。收费分两种方式,一是收门票,先购票再进入勾栏观看节目,元曲《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就提到勾栏的门票制:“要了二百钱放过听咱,入得门上个木坡。”另一种收费方式是,免费入场,但在表演之前会有专人向现场观众“讨赏钱”,徐渭《南词叙录》记载说,“宋人凡勾栏未出,一老者先出,夸说大意,以求赏。”为了招徕观众,勾栏还会张挂“招子”,写明演员名字与献演节目,跟今日剧院贴海报做广告没有什么区别。

待到瓦舍勾栏歇息,应该是深夜三更了。你该叫一匹“出租马”,回客店休息了。回去路上,可以思量思量:宋朝的城市生活,是不是值得你继续逗留下去。(据《我们都爱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