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未来十年市场规模或达5万亿,企业扎堆烧钱野蛮兼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汽车后市场的盈利模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汽车后市场的盈利模式(汽车后市场规模达5万亿)

汽车后市场的盈利模式

[摘要] 未来十年市场规模或达5万亿,企业扎堆烧钱野蛮兼并。

时代周报记者 刘科 发自杭州

汽车行业是过去一年的明星产业,除了以特斯拉为首的电动车新贵,谷歌、苹果、乐视这些互联网公司,纷纷跨界造车,在这些耀眼的整车制造领域之外,在汽车行业产业链下端的后市场,同样热闹非凡。

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用品的销售,汽车维修、保养、美容、改装,二手车、租车、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电商服务等领域。

几乎一夜之间,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项目遍地开花,在过去一年里,包括人人车、养爱车、爱拼车、爱洗车、E保养等数十家汽车后市场服务商获得了天使轮或A轮融资。

4月25日,时代周报记者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汽车互联网高峰论坛(下称“汽车互联网论坛” )接触的几家创业公司创始人均表示,其所在公司已获得资本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进入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企业依旧“小而散”,在资本、电商、传统车企、连锁等各势力的影响下,汽车后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格局,或将进入野蛮成长阶段。

井喷

“去年汽车后市场投资事件比去年足足增加了10倍。”在汽车互联网论坛茶歇期间,米仓资本一位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决定资本走向的是后市场正爆发出的增长潜力。

资本的逐利性,源于巨大的市场容量。201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平均车龄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产业链当中的毛利率非常高,有数据显示汽车后服务所占的销售利润高达50%-60%。更为重要的是,汽车维修保养等后市场领域,一惯被诟病行业不透明、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这些恰恰成为令互联网行业颇具信心的切入点。

也正是在资本的怂恿下,后市场正掀起一场互殴战争,目的是兼并对手。目前,像洗车、保养等细分行业,全国已经有100多个互联网企业在做。

“我们比较幸运,去年成立后拿到了红点资本500万美元,后来又在11月份拿到了雷军和策源领头的2000万美元。”人人车CEO李健告诉记者,人人车是一家个人车交易平台公司。

“汽车后市场O2O行业,现在有点井喷了。”养爱车CEO王玉博如是说。养爱车是2014年的一家主要做保养业务的汽车互联网O2O公司。

“我们做踏踏实实解决车主痛点的事情,从车主、4S、修理厂、保险公司以及汽配城中间,养爱车去搭一个桥梁。”王玉博称,该公司提出了新4S,省时、省钱、省心、省事,相比4S店,最高可以为客户节省50%的费用。

对一些业内人士来说,大量资本的涌入,并非完全是好消息。“资本的显著特点是烧钱,是土豪式的投资,投资者一来开头就是我要给你多少钱,你要给我干掉多少竞争者。”阿里汽车事业部一位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烧钱

杨洋是在2013年9月2日这天去杭州市西湖区工商局注册的爱拼车公司的营业执照。这位爱拼车的联合创始人最初是从福云咖啡馆拎包谋划创业。

“拼车是一个大事情,市场容量很大。”在杨洋看来,他选择进入拼车市场创业,是意识到拼车每天有160亿的市场容量。“中国的私家车,包括公车,各种上牌不上牌的车接近2亿辆。而一辆私家车的座位,通常情况下会空4个,也就是2亿辆小车每辆空余4个座位,一共8亿座位。如果晚高峰再产生一次,就是16亿座位,如果我们把1个空座位闲置资源变现,一个座位10块钱,一天160亿是有的。”

“这行业是好玩,但也特别凶险。”经过近两年时间,杨洋现在认识到,这是今年中国最烧钱的项目。“我们公司财务去打的银行对账单,一个月时间就已经把一个房间堆满了,在这样烧钱的项目中,有些拿不到资本的公司怎么活下来?”

“现在拼车行业的格局,左边是Uber,右边是滴滴,两个巨头高中低的价位摆在这里。拼车、打车、专车就是一回事,简单来说就是找司机,奖励奖励奖励,接单。找乘客,优惠券,优惠券,都在这样玩。如果这样去玩,眼看着把钱扔在水里。我们想清楚了,烧钱做大体量,我们没法跟巨头比,应该找寻方法在这个行业去生存。”杨洋说。

李健也坦言,人人车公司烧钱厉害,“因为模式太重,真的是很费钱,过去一年里每月交易量都在涨,每月成本也在同比上涨,没有钱支持,我们就没有未来,钱非常重要”。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去年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没有人认为我们这模式可行,除了我们的投资人支持我们。去年我特别喜欢参加各种行业聚会,在面对我的时候,各位朋友还是留面子,说这个模式还是比较不错。我前脚一走,他就说傻瓜。这个模式一开始没有任何人认可。后来做了半年,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拿到第二笔钱,立刻有人认可,表示对雷军的尊重也好,表示我们确实取得一定成绩也好,逐渐转变了认知。”李健说。

当下烧钱的发展模式,使得创业者很难聚焦到项目发展本身。“现在很多公司在免费烧钱、冲量、快速异地扩张。在汽车业,只讲速度其实没有意义。在汽车业,我们更应该看到量和质的问题。”复星昆仲资本副总裁卢山在汽车互联网论坛如是说。

洗牌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机会多的地方也意味着无序竞争。对于创客而言,除了资金压力外,还要时刻面临着被“抄袭”的危机。

“最近半年以来,我们这个模式可能有10家以上的模仿者在做,大部分名字都没有听过,他们认为这模式过于简单,谁都能做。一旦他们做了就发现没那么简单,很费钱。”李健说。

当下汽车后市场的情形很像春秋战国的状态,有大佬划城谋池,当然也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对于创业者而言,即使渡过A轮融资,也不见得企业就能活下来。

“今天爱拼车解决出行,如果仅靠车主的奖励补贴,乘客发优惠券,这个玩法滴滴随时可以灭掉我们,何以和巨头抗衡?我们应该做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服务,做大小出行模式的结合。最近我们和携程在做大小出行的结合,携程做的是大出行,包括机票、酒店、景点等。我们拼车是解决最后15公里日常市内出行,大小出行的结合应该能够放在一起。”杨洋说。

杨近期准备去拜访吉利汽车,“吉利可能某一款新能源汽车一年的广告费就上千万,为什么不拿上千万放在我们这,我能够让你的车满街跑,让你的潜在客户坐在车里跑”。

“出行这个汽车后市场细分行业是今年最大的看点,烧钱,巨头们怎么玩,我们希望避开这样的炮弹,走自己的路。”杨洋说。

除了互联网巨头,传统行业巨头的迫近使得创业公司所剩下的时间和空间不多了。此外,汽车主机厂的O2O业务展开正在成为趋势。去年11月,博世启动博世车联加盟连锁项目,声称将在未来三年内达到1000家门店;今年3月,宝马宣布与天猫合作,推出全产品线电子商务并为经销商开辟新的O2O业务渠道。

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在加快布局线上业务。杭州小拇指汽车维修2004年起步发展,目前已经在全国有700多家连锁店,主要从事漆面快修。该公司创始人兰建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小拇指正在从传统的线下公司,向汽车后市场O2O公司转型,从去年开始已全面进入快修保养、保险服务等专业业务。

“汽车行业讲究信任,用户可以不在乎钱和品牌,但是不能把用户黏在服务的实体上,不在服务中考虑如何做用户的口碑,如何把用户信任黏合在一起,一天几百单量不算什么,关键是在一个周期里面有多少用户有了复购率。”卢山说。

“拿到天使轮或者根本不需要融资的土豪有一部分人已经离开后市场,服务高度标准化、价格、配件的真实性、车主信任等都会导致一个汽车后市场创业项目的死亡。就现在行业发展来看,还没有一家独大。”一位创投界人士如是分析。

汽车后市场的洗牌,现在已经初露端倪。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关注时代周报(time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