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现在的妻子是女王吗(查尔斯林白爵士歌王)(1)

如果你是个热爱当代艺术的文青,或痴迷古董车的vintage fans,最近想在魔都约个小会,劈个情操,那么世纪公园内的“致风范——2014凯迪拉克设计艺术大展”应该会很对胃口。

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展览以时间为轴,从上世纪初开始细数,向观者娓娓讲述“凯迪拉克自己的故事”:1907年世界第一辆标准化零配件车型Model M,1948年创造“尾翼时代”的Fleetwood 60,1955和1975年的两款Eldorado,1980年将高级音响融入到车辆内的Seville……直到2015年采用增城型电动技术的ELR。9款车型搭配当代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外加室外“大黄鸭之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大粉猫”,总有一款适合你。

开幕当日,凹凸先生在迷宫般的展区内兜转后,不得不感叹,还是古董车最有Feel,尤其是Fleetwood 60、Eldorado和Seville,排名不分先后。不过,最让人心潮澎湃的还是2014款CTS——6年前,其强化版CTS-V成为第一款在纽博格林北环打破8分钟魔咒的量产车,被誉为“赛道上的钻石”。无疑是赛道级操控感的最佳代言。而个人喜爱CTS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它是1927年LaSalle的延续,是对现代工业设计大师哈利·厄尔的致敬。

查尔斯现在的妻子是女王吗(查尔斯林白爵士歌王)(2)

1927年,一战结束已近十年,大萧条还未爆发。彻底走出战争阴霾的人们急需各类娱乐和新奇事物,以刺激自己渐渐麻木的大脑。于是,跳舞、看电影、搞艺术、打网球、玩探险和开车兜风等等时髦事儿,成了中产阶级、没落贵族乃至新兴土豪的主要内容。

报纸开始用摄影记录新闻;Cosmo开始使用模特;Art Deco开始渐渐沁入建筑和工业设计的骨髓中,影响着几乎各个艺术形式——凯迪拉克第一款入门级车型LaSalle诞生,成为公认的艺术经典;冒险王查尔斯·林白完成了不着陆飞越大西洋的壮举,更开辟了纽约—巴黎航线;第一部歌舞片兼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与此相对应的,是大洋彼岸的天朝国诞生了充满异域风情的时装京戏《摩登伽女》,迷倒粉丝无数……整个世界彻底进入“疯狂年代”。

1932年3月1日,美国发生了一起著名的绑架案。一个20个月大的男婴在新泽西的一所豪宅内掳走。绑匪要求赎金七万美元。11天后,孩子的尸体被一位正解决私人问题的卡车司机在灌木丛中发现。最大嫌疑人是一名叫豪普特曼的德国移民,后被处死刑,但许多人认为他只是个替死鬼。说这案件著名,一是因为阿嘉莎·克里斯蒂据此写就《东方快车谋杀案》。另一个原因,男婴的父亲是当时最著名的“孤胆英雄”查尔斯·林白……

回溯至1927年的5月21日22点吧,10万巴黎人冲到布尔歇机场的柏油路上,为一个英雄的诞生而疯狂欢呼。英雄就是查尔斯·林白,他成为第一位完成不着陆飞越大西洋的人类。

查尔斯现在的妻子是女王吗(查尔斯林白爵士歌王)(3)

在这一壮举达成之前,飞越大西洋一直是冒险圈中最夯的话题,也是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堪比如今的私人登月。一年前,某个开饭店的美国土豪拿出2.5万元美金,旨在悬赏第一个完成巴黎和纽约之间直达飞行的人。法国王牌飞行员勒内·丰克、夏尔·南热塞和其副驾驶夏尔·科利先后应战。可惜丰克的飞机还未离地就“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所幸大难不死。而两个夏尔在离开海岸后就杳无音信,下落不明近百年。

当时,查尔斯·林白还只是一个小巴辣子,虽然有着高空特技飞行的表演经验,但由于各种不得志,依旧是籍籍无名的航空邮政运输飞行员。接踵而来的坏消息使这位美国骚年的小宇宙充满躁动和兴奋——早在土豪悬赏之前,他就有独自飞越大西洋的梦想,如今更有动力了!

林白开始四处活动拉赞助,瑞安国际航空公司老板慧眼接盘,为他打造瑞安式单翼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机身由钢管打造,机翼则是木质的。装有一台220马力发动机,时速可达170千米。为保证林白不会因燃料短缺而掉入海中喂鲨鱼,机上还加装了几个大油箱。特别是驾驶室顶上的那个,严重影响视线。于是,舱内又多了一个潜望镜,用来观察前方情况。

正式飞行的前3天,林白被打了鸡血般试练了整整24次。5月20日上午,在经过五次笨拙的滑行后,“圣路易斯精神”号成功升空——由于油箱过重,飞机就象一只喝醉的海鸥,好几次差点擦上跑道终端的树梢。终于,极度困倦的美国骚年在没有领航员,没有无线电台,也没有无线电罗盘的状态下(也就是说现代飞行的每一种必备仪器,他都木有),独自一人向大西洋飞去。

经历33个小时,5778千米航程的空中煎熬后,巴黎到了。亢奋的林白没有急于降落,而是特意在艾菲尔铁塔上空盘旋一周。对于一个25岁的骚年,这么高调完全可以理解。

这次飞行纪录,使查尔斯·林白成为世界闻名的“孤胆英雄”。当他垂垂老矣,例行公事般撰写回忆录时,小宇宙依旧在燃烧:“我毫无倦意,整个身体也没什么不舒服。就像人登山寻求奇花异草,当你的目标突然出现在面前时,你会觉得观赏它比直接去采摘更为幸福……”

骚年理所当然地得到了2.5万元奖金,柯立芝总统还向他颁发国会荣誉勋章。而“圣路易斯精神”号也由水路运回美国,光荣地进入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院颐养天年。

查尔斯·林白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第一次实现纽约和巴黎之间的直达飞行;第一次独自一人完成最长距离的连续飞行。这次飞行无疑是整个航空史的重要节点,更是航空运输事业的标志性跨越。

4个多月后的某一天,纽约百老汇剧院,音乐剧改编而来的电影《爵士歌王》首映。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个故事依旧充满戏剧性,甚至可以被称为传奇:犹太小伙子拉宾诺维奇不愿跟在父亲屁股后面亦步亦趋,被赶出家门后独闯百老汇,最终成为爵士歌王。其中的父子冲突,被刻划得入木三分。全片的最高潮无疑在结尾——已成歌王的拉宾诺维奇准备登台,台下徘徊着久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化妆间里他像往常一样平静,用墨水涂满脸颊和手臂。其歌技早已如火纯青,超越一切黑人歌者,只因那个时代无法接受白人唱爵士。没人知道他无奈而狡黠的秘密,万千观众迷醉在这一黑色幽默里。

查尔斯现在的妻子是女王吗(查尔斯林白爵士歌王)(4)

那场首映并未坐满,观众们早已习惯充满Vitaphone(利用唱片录放音的有声电影系统)的默片,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他们大呼Amazing——居然能在电影院里看了一整部音乐剧,演员们的舞蹈有完美无缺的后期同声伴奏,歌声和着口型搭配得天衣无缝。高潮还在后头,男主角乔尔森唱完一首歌后,观众居然听到了一句话:“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这声儿绝非Vitaphone的声音,而是乔尔森拍片时说出的台词。

这句话本不该出现,绝对是后期制作时的“漏网之鱼”。但它犹如一阕双关语,让《爵士歌王》成为一部神作,更使得声音首次成为电影的一部分,不再剥离在外。于是,这第一部歌舞片诞生的同时,“误打误撞”地还成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成了电影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于是,制片方华纳兄弟开始玩神秘,故意将全美放映日程延迟到11月。在这期间,《爵士歌王》只在纽约点映。同时,影片的新预告片应运而生,并在影院门口滚动播出。预告片什么都放,就是打死不放乔森说话的场面!可以想象,这种饥饿效应有多给力——纽约市外的民众或每日划月历算时间,或直接携家带口赶到百老汇日夜排队,而纽约市民早已为票挤破脑门。从此以后,无声电影迅速向有声电影过渡。华纳兄弟化身为“默片终结者”的同时,也彻底救活了因飞速扩张而濒临破产的公司。

就在《爵士歌王》风靡美国的同一年,太平洋那端的天朝,发起一场“五大名伶新剧夺魁评选活动”,尚小云以新编剧《摩登伽女》夺得第一。

20世纪20年代,天朝开始盛行时装戏。当时的名伶都极懂时尚,甚至胜过交际花“南唐北陆”。尤其是尚小云,无疑是此间的“南坡王”。

尚先生天生就叛逆,成名以后,更不受传统观念约束,自导自演了许多新剧。不过如今重看他的戏,嗓子杠杠滴,但是唱词实在太“水”。难怪有票友说:“尚派的戏,多是给不看戏的人看的,经典剧目不多。”究其原因,竟是尚先生太爱赶时髦,新剧一个接一个。说好听点,都类似思密达偶像剧,看起来美不胜,听起来却像琼瑶苦情戏,因此很难传世。

这出《摩登伽女》,堪称民国版《星你》。不过,轰动点不在内容,而在形式。此剧取材于佛教故事:古印度国有一位名叫摩登伽的少女,与一个名叫阿难的男子爱恋,引来各种曲折与风波,受尽苦难与折磨,堪称“人艰不拆”的典范。最后,她在菩萨的指引下,看破红尘,斩断情丝,终于登上极乐仙界。

查尔斯现在的妻子是女王吗(查尔斯林白爵士歌王)(5)

尚小云每次演此戏,烫发、束绿羽、穿印度纱丽是最基本的丝带儿,玻璃丝袜和高跟鞋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为苛求完美,他还把腿毛剃个干净。无论是坐立行走、一招一式,都与原来的规范动作很不同。唱腔上还带着很多洋玩意儿,外加钢琴和小提琴的伴奏,最后还必跳一段英格兰舞。为了让舞蹈娴熟自如,他特地请一名英语发音纯正的英国舞蹈老师。拉小提琴的乐师,是当年《定军山》二路老生的杨宝忠。西装革履后的他,绝对是一位“堪比李敏镐,胜过都教授”的翩翩美少年。

真想象不出印度纱丽、玻璃丝袜、高跟鞋、英格兰舞、小提琴加钢琴的组合是神马模样。只是尚小云虽在戏里敏慧心细,平时为人却极大老爷们儿——民国版《星你》绝对属于限量版京剧。这戏平时“封箱”,一旦有募捐或赈灾义演,就拿它上。而且只要演它,票价必加一元。他办的科班“荣春社”赔钱了,也用这戏划了钱。演上三天就补齐了。摩登伽一出场,

那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架势,与传统剧目中的古装女子截然不同,席间的天朝贵女瞬间黯然失色,观后纷纷刻意模仿。

上世纪20年代的后期,整个世界为各种新艺术、新思想和新纪录疯狂雀跃之时,“汽车设计之父”哈利·厄尔正在酝酿一场无与伦比的机械风暴。

1911年,哈利·厄尔父亲创办的马车厂过渡成汽车厂,开始生产车用玻璃和其它零部件。3年后,提供车身定制服务推出。那些修长而低平的车身很受电影明星和土豪的喜爱,车厂拥有大批好莱坞客户。而定制的各类车身,给厄尔家的公子哈利留下深刻印象。

老厄尔并不十分希望子承父业,因此在哈利·厄尔少年之时,老爹就极有先见地将定制车厂卖给了一位凯迪拉克经销商(估计是怕哈利败家,给留条后路),并把儿子送入斯坦福大学攻读法律。可惜公子哥儿不争气,运动时受了伤,被迫回老家休养。在家养膘时,哈利创造了独特的展销方式——用黏土做成车身模型,视车型效果而决定是否制造这款车。公子哥儿就这样逐渐喜欢上这种看似没有灵魂的钢铁机器。看来,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之伤,“汽车设计之父”的名号估计就交给别人了。

用黏土制作车模再生产的新奇做法,引起了凯迪拉克总裁佛列得·费舍尔的注意。1926年,前者认真考察了哈利·厄尔的才华后,决定专程到加利福尼亚请小伙子出山,为凯迪拉克搞计谋……不,是设计。

哈利·厄尔进入通用之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为凯迪拉克设计一款入门车,以填补凯迪拉克与别克之间的市场空白。在厄尔看来,这简直就是“洒洒水级别”滴干活。仅仅用了3个月,LaSalle原型车设计就此诞生,为汽车工业史添上极具划时代意义的一笔——这是第一款注入“时尚”概念的汽车,更是第一款从前保险杠到尾灯都由设计师设计的量产车。

佛列得·费舍尔满意到不行!1927年,运动型汽车LaSalle下线,立刻被公认为是艺术家的灵光一闪——当时,市面上跑着的那些大路货,车箱就如同棱角分明的大铁盒,怎么看怎么像驮着重壳的壮硕大陆龟。凯迪拉克LaSalle明显不同,漂亮的油漆工艺,圆润的曲线,“大汤匙型”前挡泥板,锥形臀部和修长低矮的轮廓,充满厄尔汽车厂特色。此外,这款敞篷车还有双侧备用轮胎、Buffalo金属车轮、折叠椅、彩色遮阳蓬和高尔夫球包专用区。

查尔斯现在的妻子是女王吗(查尔斯林白爵士歌王)(6)

那一年,凯迪拉克经销商的口中最常蹦出的推销术语就是“Fifty body styles and types. Five hundred color and upholsterycombinations.”是的,50款车型以及500种可供选择的配色和内饰方案。对了,还有一句更经典,指针对LaSalle:“Refreshing Freedom From TheCommonplace——LaSalle by Cadillac Motor Car Company.”即“在平凡中找回自由”。如今的凯迪拉克CTS,设计理念就源自LaSalle。

年轻人就是精力无限。哈利·厄尔刚设计完LaSalle,真就开始搞计谋。在和通用总裁弗雷德·斯隆的头脑风暴中,他开始关注美国的一个新群体:美国新青年。一战结束后的那些年,许多高帅富真就不差钱啊!他们急需更时尚、更独特的汽车。而不断变化的造型,无疑会刺激那些少不更事的群体或土豪们经常换车,由此产生多次消费。

于是,“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诞生了,这是市场竞争下的典型产物。按照这一主张,通用在设计新款时,开始有计划地考虑,这款车的部分设计在今后几年可以不断翻新。使汽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造成有计划的样式老化。造就了为追求新款,而放弃旧款的积极市场,使企业获得巨大利益。

哈利·厄尔的计谋真就成功了!尽管这种设计体系一直遭到设计界和环保主义者的抨击,却因为其“与时俱进”的理念,从1920年代末的美帝扩散到整个世界,至今仍被无数公司恪守。现在来看,似乎没有可能把厄尔推翻。

从1927年到1950年代,哈利·厄尔造出LaSalle、Fleetwood、LeSabre等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豪车。他对汽车设计的影响力达到了无人企及的地步,而通用的设计部门也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设计中心。那段岁月,厄尔设计的车型销售量大约有3500万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他,真正让通用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厂商。

1920年代后期,社会充斥着变革和疯狂行为,全世界似乎都对未来极度狂热。青年文化与大学狂欢文化开始兴起——可以说,无论在先进西方抑或沉睡东土,这一代年轻人都是首批感受到巨大代沟的一代人。伴随着电话、电影、电灯和汽车成长起来的小孩,比起那些伴随着马车和油灯成长起来的老一辈,更习惯于这个彻底不同的世界。于是,他们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化,通过查尔斯·林白、凯迪拉克LaSalle、《爵士歌王》甚至《摩登伽女》,化为传奇。

1927年,这是一个随着一战结束而开始,伴着大萧条开始而结束的随意年份——时代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致使每一代人比起他们的长辈而言,像是来自另一颗星球。

关注微信公号autocarweekly,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