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古时候,儿童时期便开始读《论语》、《三字经》,开始启蒙教育。

所以,古时候的有些孩子特别聪明,犹记得《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孔融怼人的名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古代儿童都很聪明吗?那不见得,但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据记载,黄庭坚7岁时,写了一首《牧童诗》,留下名句“多少长安免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的名句,让当时之人称赞不绝。

七岁写诗的诗人(诗词他7岁时写下一首诗)(1)

国画作者:李可染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牧童、短笛、老牛,三者常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悠闲朴实无华的田园风光。纯朴率真、无忧无虑的牧童的生活与现实中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开头两名写牧童自得的神情,后两句就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

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七岁写诗的诗人(诗词他7岁时写下一首诗)(2)

《红楼梦》中曾形容王熙凤的名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曹雪芹是否受了此诗的启发呢?

《牧童诗》通俗晓理,让人读来,如清风拂面,可你能想像吗?这首诗是黄庭坚7岁时的作品。

《桐江诗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皇祐三年辛卯(1051年),有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 !”

这时,7岁的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写下了这首诗。

“机关算尽不如君”诗句老道,说理犹如成人,隐娘有时真的怀疑是否真的出自7岁的黄庭坚之手,黄庭坚真的如此有才华吗?

七岁写诗的诗人(诗词他7岁时写下一首诗)(3)

黄庭坚行书惟清道人帖页

要知道,黄庭坚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千里之才。

1067年,22岁的黄庭坚考中进士,第二年,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

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苏轼后来还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黄庭坚被贬到四川的时候,四川的读书人都仰慕他的才华,来拜访他。他一直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七岁写诗的诗人(诗词他7岁时写下一首诗)(4)

后来,工于诗作的黄庭坚成为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他作诗注重用字、重视句法、讲究章法,可以说,黄庭坚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当我们了解了黄庭坚的人生经历后,再回过头来看这首《牧童诗》,也就不奇怪7岁的黄庭坚能写出这样出色的诗了。

隐娘想起孔融的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发佳。这句话,放在黄庭坚身上,真可谓是“小时了了,大亦愈佳”吧!

七岁写诗的诗人(诗词他7岁时写下一首诗)(5)

文章来源:诗词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