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作为一种以假乱真的现象,不时出现在历史当中。前有楚汉相争过程中,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时,将军纪信因形似刘邦而作为刘邦的替身,吸引项羽及其主力使刘邦得以顺利脱身;后有曹操为了在匈奴人面前留下气派的印象而让崔琰假扮自己去接见匈奴使者。此外,在我国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当中,木兰其实也是作为他父亲的替身,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的。
电影《木兰》剧照
不过,这些都是在主人公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我国文化史上,还发生过一件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替身"事件,而且是发生在主人公不知情的情况下。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至圣先师"孔子去世后,众弟子们因为十分怀念老师,便想了个办法,把长得像孔子的弟子有若奉为新的老师,像过去侍奉孔子那样侍奉有若。但是过了没多久,有若便因为答不出学生的问题而被赶了下来。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那么,这位有若是谁呢?
他是在孔子年纪比较大的时候追随孔子学习的学生。相比颜回、子路、子贡等常常被老师挂在嘴边的学生而言,有若的存在感和"出镜率"似乎都不高。但"出镜率不高"不意味着不重要,这个道理就像古代老百姓,一辈子怕也见不到一次皇帝,但皇帝却能决定他们的生死命运。
有若画像
02. 有若说了什么?
其实人们在读《论语》时,有若是书中出现的孔子的第一位弟子。他不像别的学生那样向孔子提问,然后由孔子回答,而是直接就"有子曰"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的确,他就是出现在《论语·学而》篇第二章的这位"有子"。在《论语》中,以"子"来称呼孔门弟子的,除了曾参被称作"曾子",就只有有若被称为"有子"了。可见,有若不仅容貌、体形方面像孔子,思想上也是得到孔子和同门师兄弟的充分认可的,不然也不会将他的话编排在如此靠前的位置。
有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孝悌,同时喜欢冒犯身份高于自己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身居高位的人,却喜欢作乱,还从来没有这种人。君子专注于在事情的根本上下功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人的根本吧?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把"仁"的概念引入"礼",把"仁"作为人们毕生的精神追求。"仁"即仁爱,指对人的爱,这种爱便由人们的"亲人"之爱生发出来,逐渐扩展为对外界的人与物的爱,也就是儒家常说的"亲亲、仁民、爱物"。
有若的这句话虽然出现在《论语》这本几乎被奉为中国的《圣经》一样的书中如此靠前的位置,但并不妨碍两千多年后的我们对这句话做出公正的评价。我认为,这句话是有悖于儒家的基本精神的。
03. 问题一:父母或上级犯错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晚辈或下级?首先,"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错误地把人的公、私两套行为规范混为一谈。我们是否可以把有若的意思理解为,一个在家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有冒犯身份比他高的人的行为。身份比孝子高的人,可以是自己的上级,也可以是父母、兄长。在一般情况下,孝子的确会谨守孝道,事奉父母和上级。但是,如果上级和父母是固执的人,并且犯了错呢?是看着他们继续错下去,还是担着“冒犯”的罪名对他们进行劝谏?
孔子画像
无论是身份地位高的上级领导,还是"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的年事已高的父母,"上位"不代表犯的错误就少。按照有子的意思,是不是说他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下级或晚辈都不应当指出来以免冒犯他们呢?如果是这样,那么显然与孔子的意思是背道而驰的。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事奉父母时,对于父母的错误之处还是要进行劝说的,如果父母听不进去,那就要替他们操劳,同时也要继续恭敬地对待他们。好比自己的孩子在外面犯了错误,作为家长,一方面要替他们承担责任(比如赔偿外界的损失),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对待他们,不能因为孩子犯了一次错误就不爱他们了。同样,当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路问孔子,应当如何事奉君主时,孔子也很干脆地回答,不能欺骗他,要直言劝谏。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
可见,"为人孝弟"与"犯上"并不经常是矛盾的。尤其是老人家,由于生理特征和人生经历的限制,往往比较保守,对新事物不是抗拒,就是接受程度低,从而听不进子女的劝告而犯一些在年亲人看来比较可笑的错误。如果年轻人不耐心地"冒犯"他们,提醒他们,给他们好好解释,他们很可能就会一直错下去。
类似的,在职场上,如果下级眼睁睁地看着上级犯错误而不及时规劝,那么级别越高的人,犯错产生的后果就越严重,对集体财产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个道理,相信大家不会不同意吧?
04. 不犯上的"孝子"≠不作乱的"公民"其次,"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句话问题就更大了。不冒犯上级或父母,而喜欢作乱的人,在历史上难道不多吗?多少皇子,为了争夺至尊之位,表面对父母孝敬有加,暗地里却尔虞我诈、手足相残,甚至争得鱼死网破?多少个朝代的宦官,对主人唯唯诺诺,照顾得无微不至,离开了主人的视线便作威作福、祸害人间?
最广为人知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追随父亲李渊为唐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对父母也是言听计从,丝毫不敢忤逆。但就是这样一个孝子,却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事变,以兄弟性命的结束来换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玄武门之变
清代"N子夺嫡"的事件就更多了,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史书上也不知有没有避讳,反正被清宫剧和权谋剧演得出神入化、登峰造极。历史上那些权倾一时、把持朝政的宦官和外戚们,无论是秦朝的赵高,汉代的梁冀,还是东汉的常侍、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都是一边把皇帝们哄得开开心心地聊天吃鸡打豆豆,一边穷凶极恶、不遗余力地制造人间地狱。这样的人,难道少吗?
在电视剧《黑冰》中,王志文饰演的男主人公周小鹏,是个披着科学家外衣的制毒和贩毒头目,就是因为被抓住了"孝子"这个死穴,才最终被警察抓获。这种在家孝敬父母,在外违法作乱的人,相信也不在少数。
周小鹏 剧照
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可能这句话就说得通了。如果这句话是针对孝子或有德之人或"君子"说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孝子(君子)连犯上的事都不做,又怎么可能在下面作乱呢?这个意思隐含的前提便是,"作乱"比"犯上"是更为严重的"恶"。前两句话的逻辑合起来就是,孝子连犯上的事都很少做,更不可能去作乱了。朋友们可以体会一下,是不是这个味道?
尽管如此,前面两句话合起来,显然是犯了把私人空间(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规范相混淆的错误。不过,在我国"家国同构"特色的古代社会中,公私界限有时候本来就难以彻底分清。
05. 小结与感想最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不尽然对。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就是说地基不打好,大厦搭不牢,强调的是地基的意思。但不能理解为"本立"了,"道"就一定能"生"。"本"是"道"的充分条件,而并非充分必要条件。就像现代人对"努力"的理解一样,努力了可能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因此,这句话也许说成"本立而道乃生"可能会更加准确。
万丈高楼平地起
当然,这点小小的差池,也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有若把孝悌之道作为人的立身之本的用意。所以,这整句话的结论"孝弟,其为仁之本与"不但被记录下来,而且被两千多年来的儒家子弟奉为经典之训。一个人只有从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为起点,才可能生发出更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家庭以外的世界。
近代以来的学者大都认为,《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教人以人格的修养"(梁启超语)。我们今天学习《论语》,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其中经历过两千多年时光的洗礼和沉淀后依然繁多的闪光之处,也要注意辨别、警惕其中已经不适用的内容。只要守持其中一两句,身体力行,便可以受益终身。
我是"文火炖文史",希望和朋友们一起,慢慢地炖生活这碗汤。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更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