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头来看,《十月围城》是一部好电影,抛开那些精彩热血的打斗场面不谈也是一部好电影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比很多所谓完全还原革命历史的电影更能还原革命本来的面貌,比那些把耳熟能详的历史脸谱化地复述一遍的电影不知道强多少倍其中刻画的芸芸众生像,很好地表现了大革命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也更加衬托出了革命者的伟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清谈误国的典型代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清谈误国的典型代表(误国误民阎孝国)

清谈误国的典型代表

现在回头来看,《十月围城》是一部好电影,抛开那些精彩热血的打斗场面不谈也是一部好电影。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比很多所谓完全还原革命历史的电影更能还原革命本来的面貌,比那些把耳熟能详的历史脸谱化地复述一遍的电影不知道强多少倍。其中刻画的芸芸众生像,很好地表现了大革命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也更加衬托出了革命者的伟大。

一个个普通人,有因恨成为走狗又因爱弃暗投明的,有被时代抛弃终日潦倒但心中依然保留光明与执念的,有凭感情一时血勇加入革命的,有简单就是混口饭吃的,但就是这各式各样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最终汇聚在革命的旗帜下,对抗那也许他们并不理解的邪恶。

这些人刻画都很成功,但整部电影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不是这些人,而是剧中的大反派,由胡军饰演的阎孝国。

阎孝国这个角色,他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在腐朽的清廷中,算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但是他看了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洋人全都是狼子野心!”在阎孝国的眼里,满眼看过去都是敌人,洋人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这些都是洋人给的。

“皇权天赐,从来如此。”在阎孝国心中,皇权天经地义,阎孝国口口声声他不是朝廷的鹰犬,但即便到死也分不清国家、皇权与朝廷的区别,到死还说“已报国恩”。

应该说,阎孝国虽然是一个电影虚构的角色,但完全符合历史事实,这种思想在满清末期并不罕见,甚至基本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号称忠君爱国的人,延误了清朝最后的抢救机会,最终葬送了清朝最后一丝存在的可能。

他们觉得洋人忘我之心不死,但学历史的都知道,事实是没有西方列强的扶持,没有洋人一手建立的海关贡献给清廷每年上千万两白银,清廷基本不可能支撑到20世纪。

他们觉得皇上天经地义,但是看不到众生平等已经是时代潮流,人民一定需要一个皇上吗?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吗?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不需要。

他们觉得那些革命党人开会、游行,没有血性,软弱无能,但是那又怎样?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没有什么抗争,并没有什么太多流血,大清朝就没有了,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流血的改朝换代就完成了。至于后续的军阀混战,那又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为什么?时代变了!

只可惜了阎孝国之类的人,他们睁眼看世界却满眼看到的都是自己,看来看去,问题都是别人的,大清都要亡了,他们却死死抱着那根猪尾辫不肯放手。

阎孝国沉浸在忠君报国的幻想中自我感动,所以他带着那一帮子杀手喝血酒,宣称“军人当死于边野,何须马革裹尸”,所以他在已经知道刺杀的人只是替身的时候,依然刺了下去。而看他的对手呢?没有宏大的仪式,没有热血的宣言,一个个人的目的都不一样,但是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阎孝国们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对立面,他们已经被时代抛弃了而不自知。

阎孝国这样的人越多,满清亡得会越快。他们还不似那些完全守旧的老朽,他们以新学的名义对整个现代文明进行了曲解,他们幻想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清楚,所有的“学”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文明从来没法割裂。他们几乎阻断了满清真正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可能。

阎孝国这样的人是可悲的。也许他个人品德并无问题,甚至其热血、不屈还值得鼓励和赞扬,但是他从一开始的抱残守缺就注定了他的悲剧,他维护的皇上必定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他对洋人刻骨铭心的仇恨,除了给自己制造一些悲壮,在别人眼里都是笑话。

对于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问题,大概香港人是看得最透的,所以创作出了阎孝国这样的人物。而类似的人物其实并不罕见,比如二十年前的甄子丹就在电影《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饰演的纳兰元述也很类似:他武功高强、关爱百姓,对洋人也不卑不亢,但他一旦自限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愚忠中无法自拔,就最终只能螳臂当车地被碾压在时代的车轮之下。

而在《十月围城》电影中,编剧也借阎孝国的老师陈少白给出了这种人的评价:“功课优秀,头脑愚蠢。一介莽夫,难成大才。”

是啊,功课优秀并不一定不是头脑愚蠢之人。放眼历史,又有多少人睁眼看世界看了个寂寞?又有多少人专业优秀而大事糊涂愚蠢之极?

惟愿世间少些阎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