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一拆书日记2022年第203篇》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深信因果好自为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深信因果好自为之(关于笃信未来笃信自己)

深信因果好自为之

《元一拆书日记2022年第203篇》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

我坚信一个点:不是读书没用,是我们没用。‘没用’有两层含义:第一,我们没有主动去使用书籍,没有行动、实践、落地,这个权重要占到99.99%。第二,我们个体天生智力差异性,这个权重仅占0.01%,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读书是手段,目的在于:用书。我们达到的目标就是:对内武装自己,对外成就一件对他人有价值的事。这就是我对‘成长、成事’的功利性定义。

我们拆解范毅然编著的《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虽然以父亲的口吻,以写信的形式写给小洛克菲勒。但是其实每个‘大道理’背后却是获得成长、获取财富、获得幸福的密码。

今天我们阅读:

第8封信、只有放弃才会失败

第9封信、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撼动山峦

第10封信、你只能相信自己

第11封信、重视对手,勇于竞争

第12封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今天阅读了五节内容,一口气看了五封信,我们提炼下这五封信中的关键点:笃信未来、笃信自己、笃信因果。

1、丘吉尔年迈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乡做过一次中外著名的演讲,全场演说只讲了三句话: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永不放弃!这句话很多人当成鸡汤文,但是如果你有过‘死磕到底’并达成目标的经历后,你会坚信这句话。‘只要我不放弃,我就从未失败,充其量算尚未成功’。

2、失败的本质就是我们阶段性预期与现实相悖的表象。只要你把‘阶段性预期’拉得足够长,你会发现,‘失败’这个词压根不在你思维中存在。不信?你可以试试。三天减肥30斤,你肯定失败,三年减肥30斤呢?你觉得有可能,三十年减肥30斤呢?你会觉得so easy。

3、‘眼高手低’可以换个理解,‘着眼于高处,从低处行动’,我们永远做不到那些我们没想到的事情。你可能说NO。意外的情况总有发生,但是意外往往都不是你希望的结果。靠侥幸是不可能幸运一辈子的。

4、佛曰,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我觉得这个‘活’是动词,真正的行动在当下,比如吃喝拉撒睡、言谈举止意,都是当下的行动。行为在当下,思维一定、肯定、必须、必要活向未来。就是‘有奔头’。那么‘奔头’就是方向、目标。这个东西没有,活向未来也是扯淡。

5、洛克菲勒说:检验人性的试金石——利益。利益是人性的照妖镜。人在非利益问题上,你很难了解一个真实的人。菜好不好,你得去亲自尝一尝,人好不好,你得去切身处一处。用什么处?用利益!只有在触碰到这个人利益的时刻,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到底如何。其他时刻都是表象,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去测试。

6、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天性,让一个人本能地守护自己的利益。温州商人的‘进四出六’是反人性的经商策略。一代大商孟洛川的师傅教他的‘欲取先予’也是反人性的生意方略。

7、‘进四出六’是十分利,给出六分,自己拿四分,‘欲取先予’是先满足对方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给六分’、‘先给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所以,你是走曲则全,还是直接取呢?

8、每个人脑门都刻着一个看不见的字——要。凡是你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样,你希望别人怎么样,本质都是在向外求,向外求=要。所以成长反人性,赚钱顺人性。破这个症结的药方——给。

9、洛克菲勒告诫儿子,商界的所有人都是为了逐利。因为逐利,人人都可能是你的敌人,包括你自己。那些把快乐建立在你痛苦之上的人更是你必须面对的敌人。

10、洛克菲勒说,当他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告诫自己:可以欺骗别人,绝不欺骗自己。这段话很赤裸,当我读到的时候,我很诧异,这本书竟然传递这样的价值观,到底要不要写出来,最后我决定还是写出来,因为这是人性的幽暗面,不是洛克菲勒个体人性的幽暗,你我都是他,谁也不例外。之所以你目前说: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告诉你,那是因为你站在道德制高点,没有涉及到你个体的利益罢了。

11、洛克菲勒说了一句更极端的话:你唯一可以相信的人就是自己!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蒙骗。这句话更刺痛很多人的‘道德之心’,我告诉大家,我一度陷入过茫然,当你被最信任的人伤害后,你信任别人的勇气会指数级削减。

12、经过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蹂躏的遍体鳞伤后,我总结了一句话:被人信任是幸福,信任别人是勇气。何为信任?用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的说法,信任就是自己不安全感的让渡。我把自己的不安全感给予你了,换句话说,我信任你,就是我心甘情愿地把刀柄给你拿着对向我。

13、洛克菲勒能成为世界商界顶级选手,他做的生意可都是垄断与反垄断的生意,所以经历的‘刀光剑影’一定是不计其数。所以他最后形成的电影《教父》中主角柯里昂的认知,一点都不奇怪。我一度认为这是范毅然编著时加的个人观点,但是我通过自身从商做生意这几年的复盘总结,我认为这符合逻辑,并非是作者杜撰的。

14、洛克菲勒还说了一个点:我只有在对自己有利无害的情况下,才表现自己的感情。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洛克菲勒不轻易信任别人导致他不会随意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有个前提‘有利无害’,这需要精准判断某个事情对自己的利益权衡。我是非常赞同这句话的。

15、每个人从终局思维看都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你的情感,在很多人眼里,要么是祥林嫂的抱怨,要么是傻瓜的真诚。你对别人敞开心扉说亮话,对方可能内心非常鄙视你。哪怕是朋友,朋友都希望你好,但是朋友不一定真心希望你比他好。这是人性。和嫉妒心有关。贪嗔痴慢疑的人性,需要时间来修炼。

16、洛克菲勒说:我可以让对手教导我,我从来不教导对手,不论我对那件事了解有多深。凡事三思后行,不管别人如何催促,都谋定而后动,不考虑周全,决不行动。我有自己的真理,只对自己负责。小心那些要求我以诚相待的人,他们或许是想在我这里捞到好处。

17、第十六条都是洛克菲勒说的话。够极端却非常实用,够偏激却非常中肯。元一,提醒各位伙伴,做到以上有个提前:你的认知得够高,有自己的正确认知,有自己的正确的方法论,有自己的明确的价值观。否则你跟洛克菲勒这么做,容易神经质。并且你神经兮兮的,会让你处处掣肘。所以,听与不听,看实际情况。

18、洛克菲勒不轻易捐款,被记者骂死了,他回应方式只有一个:保持沉默,不加辩解。洛克菲勒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定时间内,一个人一直有免费的午餐,那么这个人就习惯于不劳而获了。所以,他从来不给任何人‘免费午餐’的机会。

19、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我是非常赞同的。一切皆有代价!但是从营销视角看,我们一定要给予客户‘免费午餐’,这样才能‘曲则全’,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20、直接把金钱资助给一个可以靠自身获取金钱的人,是不道德的行为。它会让一个人丧失斗志、不思进取,好吃懒惰。更重要的是,施舍就否定了这个人的尊严。从这个角度看,绝对是不道德的。公益慈善是大力支持的。老人、孩子、孤残人士等非劳动能力的人,可以做公益慈善,但是对于成年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呢,坚决不扶贫式资助。

21、一个人活着,必须在自身与外界创造足以使生命和死亡有点尊严的东西。不拿不占是底线,这跟傲娇无关,跟你是否对自己向上向好的心力有关。别人给予你帮助,你有拒绝帮助的底气。同时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心。没有这个点打底,不仅经济穷,心力更穷。

好了,今天就写这么多吧。明天咱们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