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外国人的成语,写这的时候,突然想到“外国到底土生土长有没有成语呢”?在网上查,不知所云,最少说,外国人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有成语,否则,那著名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达摩克利斯之剑”等不是经常被我们引用吗?但他们大约叫“谚语”和“格言”之类的,句子长短不一,不像我们的主要以四字为主,而且往往是从一些故事或历史事件中总结出来的,因为好像不好定义,所以通用的说法很简单: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千古成语今日析之不自由?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千古成语今日析之不自由(千古成语今日析之不自由)

千古成语今日析之不自由

说说外国人的成语,写这的时候,突然想到“外国到底土生土长有没有成语呢”?在网上查,不知所云,最少说,外国人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有成语,否则,那著名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达摩克利斯之剑”等不是经常被我们引用吗?但他们大约叫“谚语”和“格言”之类的,句子长短不一,不像我们的主要以四字为主,而且往往是从一些故事或历史事件中总结出来的,因为好像不好定义,所以通用的说法很简单: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这是一个叫帕特里克•亨利的人在议会演说词的最后一句话,此时正是美国独立战争准备爆发的时候,1775年3月23日,离4月19日莱克星顿的枪声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

想起比这更著名的裴多菲的诗: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不过他说这话比人家晚了七十年,裴多菲聪明在加了爱情一项,使这个自由有了浪漫的颜色。

赵本山老师靠一个笑话活着,我们许多人靠这句话鼓励着,但过一段时间好像自己也没有什么不自由,就放下了,只剩下高高在上的挂在脑子里,不知什么时候拿出来用一用。

就像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好像也没有自己的路,别人还管不了自己,也难得说你去?所以,连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把它挂在嘴边。

其实只有领导批评你?你也不能走自己的路,因为单位是人家领导的,他不叫你负什么责任?

鲁迅光给国人泄气:“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所以我们见到“铤而走险”的狂徒往往视为异端,所以自由往往成为奢谈。

不过,我们也不要光说国人,连美国为纪念莱克星顿第一枪的碑文也这样写道: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所以,我们的亨利先生才有了那著名的演讲,就像有人为这个演讲做的背景介绍中说的:殖民地某些人由于在利益上与英国有联系,主张效忠英国;有些人对未来谁来统治他们漠不关心,他们愿意向任何一方出售商品,谁给的价钱高就卖给谁;还有些人对于反抗英国感到悲观,极力主张和解。在种种压力下,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步伐始终是“慢慢吞吞、勉勉强强”的,第一届大陆会议只字未提独立问题。相比之下,主张与英国妥协、避免武力中突的议员较多,他的演讲就是针对着保守派和温和分子的,因而演讲一开始,并未用激烈的语调,义正辞严的态度,一步步详细阐述,一段段逐层批驳,最后归引到结论上来:唯一的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所以后来有经济学家发明了一种理论叫“路径依赖”,安于现状是人的本性,想改变现状意味着流血牺牲。

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美国人已经背弃了它原来的想法,主动出击,充当着世界警察的角色,想打谁就打谁,不管是战场上或者在隐蔽战线上,军事上或者在经济上,一般意义上的战争和经济上战争。一个成语,老百姓说的“财大气粗”,上升到理论上就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剩别的国家成“不自由,毋宁死”了,不过人家美国人好像很聪明,他不直接打你,用代理人战争或者和平演变,你就似乎没了敌人,而且人家还打着“自由”的旗号,就越发令人糊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