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鲜古之称之为高丽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1948年9月9日建立。领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66万。韩国人口5200万,面积10万平方公里。

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那个城市大小?

相当于中国的重庆,重庆的面积在8万平方公里。

朝鲜1958年宣称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经济制度。

在军事上,强调以先军思想为指导强化国力。朝鲜现有约120万名军人,是全球武装力量人数第五多的国家。

先军思想,换句话说,就是“先干为敬”!朝鲜是把武力放在最前面的。其实,这也不是朝鲜本来的用意,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太险恶了,把朝鲜逼的没办法的办法了。

多年来,朝鲜南边的韩国与美国等,封锁朝鲜的经济和一切社会活动,只是最近一些年来,关系才稍微缓和一点而已,对朝鲜进行了一些粮食等的援助。

二、追溯历史

中国战国至秦汉时期文献《山海经》、《尚书大传》、《管子》等书中,陆续出现了“朝鲜”的记载。

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的史书《三国遗事》中,则称神话人物檀君王俭于公元前2333年建国,国号“朝鲜”。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1948年9月9日,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时,采用了“朝鲜”这一国号,定国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官方对此国号的解释是:“‘朝鲜’含蓄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及传统。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1)

朝鲜美食

三、箕子赴朝建国

《尚书大传》则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

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古代的“走”字意思,一般为跑的意思。殷商时期,他认为殷商即将灭亡,便一路向东海方面跑去,流落到朝鲜半岛。

箕子,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贤士。

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麦秀歌》是箕子朝周途经故都朝歌时而作。故地重游,作者目睹宫室毁坏荒凉,淇河之滨,朝歌原野,遍地小麦正扬花秀穗,但今夕纵异,触景生情,心甚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愤然吟诗。寥寥十数字将亡国惨状和原因和盘托出,而且凄凉悲惋。朝歌殷民听见,皆动容流涕。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2)

箕子

四、武王访箕子,箕子拒绝

纣王末年(公元前1124年)周武王兴兵伐纣。牧野决战,纣王兵败自焚。武王攻入商都朝歌,商朝覆灭。

在这商周变易之际,箕子便趁乱逃往箕山(今山西东南部晋城市陵川县棋子山),在箕山(今棋子山)过起一段短暂的隐居生活。

箕子利用那些天然的黑白两色石子摆卦占方,借以观测天象,参悟星象运行、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万物循变之理。武王灭商建周后,求贤若渴的周武王访道太行,在陵川找到了箕子,恳切请教治国的道理。

武王向箕子询问殷商灭亡的原因,箕子不说话,因为他不愿意讲自己故国的坏话。武王也发觉自己失言了,就向他询问怎样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箕子于是便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武王听,史称箕子明夷。武王听后,十分钦佩,就想请箕子出山治理国事,重用箕子。但箕子早对微子说过:“殷商如果灭亡了,我不会作新王朝的臣仆)。”他不愿做周的顺民,因此不肯再出山,武王无奈而走。

因怕武王再次来请,箕子乘武王走后,他便迅速率领弟子与一批商的遗老故旧一大批人,匆匆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从此陵川便留下了箕子履迹的传说,棋子山也渐渐被人们称作了谋棋山、谋棋岭。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3)

人偶玩具

五、东渡朝鲜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4)

朝鲜手工艺品

箕子一行人从今胶州湾渡海,奔向与商有一定族缘关系的朝鲜,创立了箕氏侯国。同去的有殷商贵族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

据说,箕子一行到了黄海边,便乘了木筏向东飘去。几天后登上了一岛,因见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明丽景象,特别是向着太阳,有特别鲜亮、明艳,即“朝日鲜明”,便将那地方叫做朝鲜。从此,箕子带领的5000余人在那里定居下来。

相传箕子到朝鲜后便建筑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布、烧陶编竹,还施用八种简单的法律,来防止和解决人们的争执。并把故国殷商的文化传播开来,把围棋传向四面八方。

后来当周武王知道箕子远避东方时,便派人到朝鲜封箕子做朝鲜的国君,并邀请箕子回乡探望。武王因而封他为朝鲜侯,不把他当臣下看待。这时箕子已经52岁。后来箕子从朝鲜回到国都前来朝见周天子姬发。在途经商故都殷商都城遗址(今天的陕西宝鸡凤翔,秦朝十三个王在此),只见原来的宫室已经残破不堪,有些地方种上了庄稼。心甚伤之,欲哭而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亡国之痛,涌上心头,只好以诗当哭,乃作《麦秀歌》,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悔恨商朝亡国。这里“狡童”系指纣王,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这般天地。朝歌殷民听见,皆动容流涕。

诗歌中的“狡童”比喻不听忠告的纣王。诗歌采用男女恋歌的形式,反映君臣关系,为后世比兴手法的渊源。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5)

鸭绿江两岸风光

六、箕子在朝鲜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公元前1120年,周朝时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因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的青铜器(殷商时期,青铜器最为出名,今陕西宝鸡建有青铜器博物馆),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查的史实。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6)

箕子朝鲜乃殷商遗裔在朝鲜半岛上所建地方政权,臣于周,后又臣于秦,为周、秦海外之属国。

箕子朝鲜为卫满朝鲜所取代,卫氏朝鲜为汉之“外臣”、属国。汉武帝伐朝鲜,裂其地为四郡,为汉的边疆辖区。有了箕子朝鲜,方有卫满朝鲜,方有汉之四郡,方有高句丽史、渤海史,从而构成了东北古史、东北民族与疆域史的基本系列,而箕子朝鲜是为中国东北史之开端。

朝鲜野史《三国遗事》造谣,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造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高丽时期成书的《三国遗事》与之相差数千年,中间并无其他史料记载,一般均认为檀君朝鲜系后世杜撰,不足采信。

七、开发朝鲜

箕子带去了懂诗书、礼乐、医药、阴阳、巫术的知识分子,懂得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他们把中原文明带到朝鲜半岛北部,教化臣民,使古朝鲜习行中国礼乐制度,衙门官制、饮食起居逐渐沿习中原习俗。

政治上,箕子颁布八条成文法,禁止杀人、伤人、盗窃;经济上,推广殷商的田亩制度和中原先进的耕作、养鼠技术。据朝鲜王朝史学家安鼎福编著的《东史纲目》记载,箕子在朝鲜治理不到三年,当地民风大变,夜不闭户,没了盗贼,妇人守贞不淫,男婚女嫁不重聘礼,民众节俭敬睦,社会和谐安定。还有人把平壤郊外的大同江比作黄河,把永明岭比作嵩山,编成歌典来歌颂和赞美箕子。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7)

结婚蜡像

中国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所说的箕子“化及民”,就是箕子在朝鲜教化百姓,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此,《高丽史》也有记载:公元1102,礼部上奏称,中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并乞求为其立祠以祭。

不管是中国文献还是朝鲜史书,箕子对古朝鲜的开发都是功不可没的,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公元17世纪初)的史学家林鹅峰认为,箕子到朝鲜开创“东方君子国”,“东方君子国”这种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据史料记载,箕子王朝共历41代君王,直至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箕子的第41世孙箕准被门下卫满发动政变所推翻,箕准南逃,箕子王朝灭亡。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1000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七、《史记·朝鲜列传》明确记载说:西汉建立政权后,与古朝鲜以水为界。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卢绾反叛,投降匈奴;燕人卫满逃跑到朝鲜地区,后来夺取王位,建立了卫氏王朝,建都王俭城(今平壤)。吕后当权时,卫满曾经与汉朝的辽东太守约定,称为汉朝的“外臣”。卫满传国三代,至孙子右渠王。右渠王与汉朝关系紧张。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8)

辣白菜节

外交之变。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使者涉何与右渠王反目,涉何杀死朝鲜的裨王长,右渠王派兵杀死涉何。

于是,两国间爆发战争。元封三年,在汉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尼相参杀了右渠王投降。汉武帝把朝鲜地区划分为四郡: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并封右渠王的儿子长降以及尼相参等人为侯。以上史实,是两国学术界都承认的。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所主编的《朝鲜通史》(贺剑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出版),就是这样记述的:“纪元前3世纪,中国周灭亡,分裂为数国,互相混战。当时古朝鲜的侯也称为王,拥有相当的官僚机构和相当的武装部队。

后来,秦统一中国,筑万里长城时(纪元前214年),古朝鲜的帝王曾企图利用这个机会,扩张自己的势力。后来,他的儿子准王收留北中国燕、齐、赵等国避乱和迁徙的居民,使住于古朝鲜西部地区,扩大了古朝鲜的领域。”公元前206年汉统一中国后,修万里长城外的辽东故塞,以卢绾为燕王,与古朝鲜以浿水为界。

公元前195年卢绾叛汉,亡命匈奴,其部下卫满聚众千余名,渡水入朝鲜。准王赐予博士爵位和百余里土地,令其统率亡命于古朝鲜西部国境之汉人。卫满在古朝鲜的西部境界扩张势力,于公元前194年袭击王俭城,驱逐准王,自立为古朝鲜‘国王’。

“汉四郡的设置对朝鲜各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巨大的影响。汉通过乐浪郡,与朝鲜各部落之间的交易广泛开展起来了。考古遗迹发掘工作中,在大同江流域黄海道,直到韩国庆尚道地方,都发现汉朝时代的文化遗物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9)

纣王朝歌议政

八、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朝鲜和韩国,还有祭祀箕子的祠庙。

商纣王荒淫无道,“傲然酒池肉林之间”,拒谏饰非,群臣不附,国势日下。“三仁”力谏无果,比干被剖心观窍,微子无奈隐去,箕子佯狂为奴。“微子之去,箕子之奴,比干之死,各反之于心而各得其致身之地”。周灭商后,周武王命召公“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商亡之痛,远走辽东,建立古朝鲜国。 箕子是哪年远走辽东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周灭商的时间。我们还是从周武王孟津观兵谈起,因它是周灭商的前奏。

《史记·周本纪》:“文王绪业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孟津。”《皇王大纪·纣王》“西伯薨,葬于毕。”“毕,文王墓地名也。”“毕星主兵,故师出而祭毕。”那么,为什么要称“文王绪业九年”呢?周文王受命灭商,但未完成,武王“以大统未集,安有改元称王之事?”故继位而不改元。“绪业”可理解为继承文王的未竟灭商事业。孟津观兵后,周是否立即向商发起了进攻,史书记载是有分歧的。前引《集解》和《金縢篇》都载,孟津观兵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两年后才发起灭商战争的。《史记·周本纪》也说是“居二年”后,才“遍告诸侯”,灭亡商纣的。但《皇王大纪》载,孟津观兵后,即向商纣发起进攻,并灭亡了商纣王朝。 笔者认为《皇王大纪》的记载是对的。因为,周文王绪业九年,即是商纣王三十二祀,而此年,正也是商纣灭亡的时间,不可能再有两年后的灭商战争了。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10)

岐山周公庙(周武王他爸)

周武王灭商后,为了缓和因灭商造成的政局动荡,采取了一些抚慰措施。“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已而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闳夭封比干之墓”。

“释箕子之囚”在周灭商的那年,即武王十一年。

九、“三八线”由来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

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当时朝鲜半岛总人口为3000万人,三八线以南人口约2100万,三八线以北为900万人口,北南双方各占面积为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6%和44%。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正式参战。至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美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仁川港登陆,开始大举反攻。与此同时,美国飞机多次轰炸和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美国空军归咎于误炸),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把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11)

抗美援朝 志愿军全歼美国王牌第1师“北极熊团”

1951年7月10日美国政府被迫同意在开城举行停战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整个朝鲜战争历时3年。

1953年7月,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

1953年10月1日,美国和韩国共同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美国长期在韩国驻军至今。

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12)

国旗(科技粒子)

十、平壤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花岗岩和石灰岩地系,主要平原有平壤平原,面积950平方公里。

朝鲜属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12℃。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

朝鲜全国划分为1个直辖市、2个特别市和9个道,分别为平壤市、南浦市、罗先市、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咸镜南道、咸镜北道、江原道、黄海南道、黄海北道。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花是木兰(让人想到了花木兰)。木兰,属木兰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在朝鲜各地(除了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部分地区之外)的山谷,山腰等湿地,同其他树木一起生长。木兰能长到2~5米高。

莫问前程的历史故事(学历史知今朝古代箕子入朝)(13)

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馆

喜欢就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