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的人员肯定是公职人员,但却不是公务员,顶多是参公管理人员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承担的是管理与监督职能,这是其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公职人员包括事业编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公职人员包括事业编吗(事业编制的人员究竟算不算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包括事业编吗

事业编制的人员肯定是公职人员,但却不是公务员,顶多是参公管理人员。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承担的是管理与监督职能,这是其本身属性所决定的。

按照公务员的定义,只有政府及其部门中,使用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才能成为公务员。同样使用行政编制的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群团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只能算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虽然性质待遇和公务员一样,也可以相互自由转任。一般来讲,党委、群团机关使用行政编制的参公人员,等同于公务员。事实上,第一批登记公务员的时候,就包括党委、群团机关的参公人员。

事业单位中,只有承担行政执法职能和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人员,虽然使用事业编制,却因为其职能原因,陆续被省级公务员管理机构审批为参公管理。事业编制的参公人员,基本上和公务员待遇一致,也可以自由调任,只是部分地区组织部门、公务员管理部门为了区别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对事业编制的参公人员有所限制,这种限制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使用事业编制参公管理的行业,只剩下行政执法一类,其他根据法律法规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参公管理,但却成为了个例。原来的参公单位,都因为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相应的党政机关承担,失去了参公的依据和根本,不再参公管理,原来的事业局,都改成了中心。原来登记为参公的人员,除省考、群团、军转等六类人员可以保留参公身份,在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外,其他使用事业编制的参公人员,除职能连人带编整合到事业中心,暂时保留参公身份,以待进一步深化人员转隶方案出台后统一变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