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1)

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以2021年若干省市为例

吕国征

摘要:中考英语测试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初中英语教学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分析2021年若干省市的中考英语试题,阐述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命题理念,即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目标;在试题选材上紧密围绕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本文同时也指出了中考英语试题研究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启示,即制定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选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篇教学素材,设计多样化且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考英语;中考命题理念;试题分析

一、引言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指导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根本准则和指南。作为学业质量考查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也成为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人员可以围绕试题类型特征及其变化、试题难度及分布特征、考试内容特点以及命题人员的命题理念等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这有助于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人员明晰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评价设计和实施的要求、原则、策略及目标等内容;另一方面,这也将助力英语教师明确中考英语考试评价对英语教学发挥的积极导向作用进而为教师优化英语教学指明方向。

为此,笔者研究了2021年2省(安徽省和江西省)以及7市(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南京市、苏州市、连云港市、盐城市)的中考英语试题。这些地区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都较好地贯彻了《课标》的要求,突出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本达到了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突出了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2)

二、2021年若干省市英语中考试题特征分析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科育人和价值导向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2014;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考试招生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这为开展考试招生工作提出了根本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实施意见》进而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2014)。这一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在2021年的英语中考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落实。

1. 关注人文素养培育,突出学科育人功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部,2012:2)。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依托于包含特定主题内容的教学素材(包含评价测试阅读材料等),并在探究教学素材蕴含的主题意义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文涵养以及价值观念的认知水平。

以2021年杭州英语中考阅读理解A篇为例,文本介绍的是“Ryan一家人暑假去海边游玩,无意间拯救一只被塑料缠住腿而不能继续游动的海龟”的故事,以此告诫读者乱扔垃圾的危害并提醒读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可见,试题命制人员都能认真遵循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要求,精心挑选试题素材。学生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道德教育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程晓堂,2021)。2021年英语中考试题在考查学生英语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良好情感、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渗透和引导。试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阅读测试过程中搜索、获取并整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推断和评价等一系列高阶思维活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用水平、心智水平和人文素养。

2. 强化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和文化是彼此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蕴含的内核。《课标》指出,文化知识包含中外文化知识,是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掌握充分的中外多元文化知识,认同优秀文化有助于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育部,2018:31)。

以2021年盐城市英语中考试题完形填空为例,短文介绍了在中国过节给红包的风俗,包括红包的使用方式、红包的寓意及历史、给予他人红包和接受红包的方式、数量以及注意事项等。红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相互间的美好祝福。由于话题为学生所熟悉,从而降低了学生考试时的焦虑感。命题人员围绕红包这一话题设置了词义理解、结合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汇(名词、人称代词、动词等)、依据句际关系选择关联词等练习。试题不仅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理解短文意义,梳理关键信息、判断句际关系等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又如2021年苏州市英语中考试题阅读理解B篇,文本介绍了中国主要的几种方言(普通话、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以及粤方言)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方言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是不同地域文化显性特征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学生阅读该文能够加深对我国方言分布及使用情况的了解。

学生阅读这些与文化话题相关的文章并通过完成相关的试题,不仅可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加深对祖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3. 增强跨文化意识,开阔国际视野

《课标》(教育部,2018:2)明确指出,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学会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感悟两种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魅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鉴赏优秀中外文化的能力,逐步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做一个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合格公民。

以2021年杭州市英语中考试题阅读理解C篇为例,文章介绍了世界上几种不同的舞蹈(Flamenco、COSSACK dance、Limbo dancing和Mask dances)的表演方式、舞者的着装要求、特点以及使用的道具等内容。这些舞蹈分布于西班牙、俄罗斯、乌克兰、西非加勒比地区以及马里等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反映出世界多元的文化元素。学生阅读短文能了解不同地区极富地域特色的舞蹈内容并从中感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了视野并加深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了解。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3)

(二)突出关键能力和素养的考查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导向的英语中考测评是基于英语语言真实运用整体关键能力的考查,检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这种考查是基于设置的真实任务考查学生在真实任务和问题解决中运用关键语言知识(还包括语篇、语用知识等),运用分析、比较、质疑、推断和评价等高阶思维技能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英语测试是对英语关键语言知识和基于语篇情境下的语用能力的全面考查。

1. 体现对英语多元能力的考查

中考英语试题涉及到对学生多方面语言能力的考查。诸如识记语言知识、理解语言意义、应用语言、分析语言现象、评价作者观点和写作目的、迁移创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能力。核心素养导向的测试侧重于学生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力的考查。

以2021年连云港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B篇为例,文章介绍了Old Stuff Day(旧物日)的由来,作者呼吁人们把自己闲置的物品捐赠给慈善商店以尽可能发挥原旧物品的价值。文本一共包含六个段落,提供的信息较多。文末附有如下四个问题:第34题“What is Old Stuff Day?(旧物日是什么日子?)”,此题旨在对学生就文本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能力的考查,学生需要快速从文本首尾段落及段落首尾语句提取段落的关键信息。同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关键信息整合成文本主旨大意。这也是初中生需要具备和掌握的基本语言能力;第35题“From paragraph 3, we know that ______.”和第36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proper way to deal with old stuff?”是考查学生就具体段落内容提取辨认细节信息的能力。学生需要基于文本的事实性信息做出符合文本内容以及作者写作意图等的选择和判断;第37题“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text is to make people ______.”本题属于评价类型的习题,需要考生结合文本表达的主题内容,搜索出作者在文章中显性或隐性表露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并以此推断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此篇阅读文本后的四道试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难度是依次递增的,引导学生由对文本表层信息的关注逐步深入到对文本内涵意义以及作者写作目的和情感等深层次信息的探索。命题人员的命题理念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阅读素养。

2. 关注英语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等的培养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教育部,2012:34)。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或其心智水平维度出发,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由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能力三项能力要素组成(王蔷 等,2018:15)。这三种能力反映出学生在具体英语任务完成中不同的能力表现形式。这三种能力之间也是前后相互联系的关系,前一种能力是后一种能力的基础,后一种能力是前一种能力的提升。

以2021年宁波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C篇为例,文章讲述了“Jason和父亲开车去商店购买苹果的途中突遇龙卷风因采取了正确的措施而成功自救”的故事。文末四个问题为:第23题“From paragraph1, we can get the ______ of the story.”;第24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right order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第25题“The underlined word‘Debris’in paragraph 2 probably means ______.”;第26题“The story tells us that when we are in danger, ______.”。纵观这四个问题,其中第23题涉及到学习理解层面能力中概括能力的考查;第24题涉及故事情节发展

顺序的描述,属于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查;第25题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推断出生词汇的意义,也是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中能使用英语解释词意能力的考查;而第26题属于对学生迁移创新较高学科能力的检测,学生需要基于文章的关键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

另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的英语测试不仅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考查, 同样也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价值观念、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检测。

以2021年苏州市英语中考试题阅读理解C篇为例,文章为《简爱》的节选部分,介绍Miss Temple来了解事情原委并帮助Jane澄清事情真相的故事。文中有如下一段文字(试题中添加了下划横线):“Some heavy clouds, swept from the sky by a rising wind, had left the room bright; and her light, coming in through a window near, shone full both on us and on the coming person, Miss Temple.”随后第28题“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agraph imply(暗示)?”(划线段落暗示了什么?),学生要回答此题需要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并探究划线段落文字深层内涵意义,试题属于推理判断类型的题目。学生必须要实现由read the lines(阅读表层含义)向read between the lines(阅读字里行间)的转化,最终还需要read beyond the lines(读出言外之意)领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同时,学生还需要结合划线部分段落与前后段落之间的段际关系及表达内容并据此进行推断。试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概括、分析及推断等高阶思维能力。正如马黎(2018)所认为的那样,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品质的考查不仅涉及语篇理解中事实信息的识别、提取和理解,还应涉及分析、评价、判断和阐释,特别是对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考查。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4)

(三)试题测评形式多样化

1. 题型多样化

程晓堂(2017)认为,测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测评的效度和信度,关系到测评的可操作性,关系到测评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测评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试题的难度、主观和客观试题的比重等,而题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下为2021年部分地区英语中考英语试题题型(见表2.3.1.1)。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5)

由此可见,在以上统计的2省和7市英语中考试题中,试题类型比较多。既有常规的试题,诸如选择题部分中的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也有非选择题部分中的词汇运用、书面表达等传统题型。

2. 适当采用新题型

程晓堂(2017)指出,考试题型单一且长期不变化更是助长了学生和教师对题型的盲目关注。其实,只要试题形式科学、合理,且试题命制质量有保证,题型的变化不会影响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2021年部分地区选用了新题型,积极落实《课标》的要求和理念。

例如,某地区2021年英语中考卷将历年英语中考中常见的将中文句子翻译成英语的试题改为短文填空题,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填入适当的单词或用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补全短文。这种题型能够基于创设的文本语篇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改变句子翻译试题局限于句法层面的不足,切实体现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要基于语篇的教学理念并有效落实了《课标》的要求。

(四)选取的语料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1. 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真实性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首要基本条件。只有真实的学习任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完成任务的内驱动力。

以2021年南京市英语中考试题阅读填空部分为例,该部分包括A、B两部分内容,其中A部分短文主要内容为 “如何解决因考试带来的紧张感”,文章给出了若干条意见和建议。B部分短文揭示了有些学生难以完成家庭作业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按照要求去完成,主要表现为完成内容和时间方面存在问题。同时,文章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这两个话题(考试焦虑和完成家庭作业)都是学生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文章中提供的解决策略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2. 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所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最近发展区就成为开展教学(包括评价测试)必须要遵守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测试的选材、题目难度、类型等要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

仍以2021年南京市英语中考试题阅读填空部分为例,A部分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在文章后的表格中的空格处填写一个最恰当的单词。B部分短文要求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填写所缺的单词。A、B两部分的短文均符合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水平,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的情况下,A部分文章后的填词整体而言难度适中, 考查形式基本是要求学生搜索定位关键信息并变化形式。虽然其中第60题、62题、63题不能直接从原文中提取词汇填空,但是可以依据文本中提供的句子表达的意义间接确定符合要求的词汇。学生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二次处理(解释、分析、推断等),这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比较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样地,B部分短文填空题要求学生基于文本内容,结合文本的主旨大意和上下文语境并依据首字母提示填写出文中所缺的词汇,试题难度整体比较符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第70题、72题有一定难度,但学生若能结合文本主题及上下文意义也能够解答出来。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6)

三、中考英语试题研究对指导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2021年部分地区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考查内容以及试题反映出的命题人员的命题理念等内容的分析,能够给教师优化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以便更好地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一)制定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而作的一种指向性要求和规定。它更多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为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提供“靶子”或“方向”(姚林群、郭元祥,2012;转引自程晓堂,2018)。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经过教学后学习结果的预期,也为开展教学指明了方向。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基于单元文本设置单元学习目标,整合课时目标。教师要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教师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能力,结合单元文本内容特点,合理处理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分阶段、有侧重地逐步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单元整体目标要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具体课时目标是单元整体目标的分解和分层,知识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指向学生对具体内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 指向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马云鹏、吴正宪,2019)。虽然本段内容论述的是数学学科教学中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时目标的区别和联系,但是也能为英语教学中设置单元教学目标和具体课时教学目标带来一定的启示。

(二)选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篇教学素材

语篇是理解语言的基本单位, 学生只有基于语篇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课标》也指出,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教育部,2018:26)。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要依托于真实、完整的语篇并通过思考才能实现。同时,这些活动和任务要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富有真实情境的语篇能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提供“养料”,如果缺乏这一基础“养料”,学生就无法真正提升语言学习的关键能力,也很难养成必备品格。

为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语篇形式来引入新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在语境的依托下通过富有层次性的学习活动感知和探究语篇表达的深层次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关注语篇表达意义所借助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强化语篇意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必要的语篇分析。语篇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宏观分析指语篇宏观结构、

语篇与外界因素、语篇整体功能等涉及语篇全局特点的研究……微观分析指有关语篇基本成分和要素的研究,包括语言成分分析、语篇构成成分分析、语篇所涉及基本要素分析等(杜金榜, 2013:3)。这样学生能够基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更深入地理解语篇的意义和结构等内容。

(三)关注全面高阶能力的培养

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要求。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注重对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还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教学具有语言学科教学的共性,即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英语语言本体性知识和听、说、读、看、写等单一语言技能的培养,而要开阔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基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高度审视和设计教学,在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综合高阶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真实情境,培养真实问题解决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在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程晓堂,2021)。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通过让学生记忆大量语言知识点以及完成大量只关注知识点识记类型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真实语篇和真实情境活动的基础上,将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努力摒弃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要借助于英语学习中与真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

(五)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增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和使命感,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家国情怀(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联系。同时,教师要在课内、课外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一些符合他们语言认知能力并能反映人类优秀文化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四、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入学习《课标》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秉持服务学生这一根本教学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根本宗旨,不断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切实实现由“育分”向“育人”的教学观念转变。同时,教师要依托语篇,借助真实语境设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科学习活动以不断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形成必备品格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教育目标。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指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9JK13-L096;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向深度阅读的初中英语教学任务设计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Sjh0063)。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7)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 中国考试,2017(5).

[2]程晓堂. 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标准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8(4).

[3]程晓堂.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 [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21.

[4]杜金榜. 语篇分析教程[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l, 2014.

[6]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7]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8]教育部考试中心. 积极引导素质教育促进英语教学改革——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2018 (7).

[9]马黎. 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框架及操作[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3).

[10]马云鹏,吴正宪. 深度学习: 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小学数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

[11]王蔷,胡亚琳,陈则航.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The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 of the English Papers of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21——Taking Some Regions as Examples

Lv Guozheng

Abstract: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assess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English Papers of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21 from two provinces and seven cities, the paper intends to expound on the underlying designing featur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exam, namely, fulfilling the basic objectiv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hoosing the testing materials centered on the students, etc.; Meanwhile, the thesi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implications of the exam, like design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foster students’ core competency; Choosing the authentic and complete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form of text.

Key words: English Papers of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designing principles of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analysis of paper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7期)

2022年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英语中考试题评析及启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