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题与“中小学生不学文言文好不好”相差无几,皆涉及到文言文在中学课本中的重要性和取舍问题。

科学性要与可学性相与结合,再科学的知识不可学也于事无补。长久以来,中国的部分科学知识都不可学,中国教育认为学的到将来一定用的着。我也觉得没错,我花十年时间、精力、物质、金钱学来的科学只是只有打酱油看报纸的时候用得着。

出师表为何是中学生的噩梦(出师表该不该退出中学课本)(1)

我觉得有点疯了,这种得不偿失的教育理念为何得以施行呢?我们可以坐下来想一想,自己究竟学了多少知识,又有多少知识没用。

老师总是强调重点,到头来教给我们的知识都是不重要的。你会觉得宁愿自己小学毕业,因为所学知识的最大用途就是算术和看书。我没功夫研究高等数学,也没机会跟老外说话,更没时间研究地球多大在宇宙中什么位置,我只喜欢研究历史还是完全出于爱好,因为我完全用不到我所学的知识,知识在我大脑里都是宝贝。

出师表为何是中学生的噩梦(出师表该不该退出中学课本)(2)

老师说,我相信天才就在你们中间,为了一个天才的诞生我们必须同舟共济。我纳闷了,为何为了一个所谓伟大的目标而付出太多不必要的代价呢?何况哪个天才的成功不是从兴趣出发?那个天才也不是数学、物理、化学、样样都行,那么我们学那么多知识给我的感觉除了驴唇不对马嘴之外没有任何的针对性。

中国的教育告诉我们,即便我们学会了所有没用的知识,当你见到老师的时候仍然不能讽刺他,必须阿谀逢迎的说谢谢,谢谢,您教了我那么多不科学知识,我终于在买菜读报的时候派上用场了。

出师表为何是中学生的噩梦(出师表该不该退出中学课本)(3)

教育的宗旨分不出你们哪是天才哪是愚才,无法对症下药,只好什么药都给你吃,胳膊上打一针,脑袋上来一针,屁股上还要扎一针,只要有可能用到的东西统统给你用上。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任何知识统统灌输,到头来学生累的要死,有的干脆放弃,有的应付考试,有的力不从心,还有的巴不得觉都不睡,整天学习。到头来我们发现,通常学习好的同学在其他方面很难发挥余力,而其他同学样样都行,就是学习不行。

出师表为何是中学生的噩梦(出师表该不该退出中学课本)(4)

三好学生颇为难选,滥竽充数必得利用,于是学习好就弥补了其他两好,成为学生们的榜样,闷头学习,不知自己是人还是机器,只知道老师让我们吃屎我们就不能喝尿,全然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被老师、家长和各种升学压力安排的满满当当。

老师想当然,认为学生能完成自己的作业,没成想,老师之间勾心斗角,互不相让,加上素质教育的擅自改革,连体育、音乐、美术、劳技都有作业,所有作业加在一起足以发挥相互抄袭的本领。让本来能做一道数学题的人,因为有十道题要自己面对,爽性放弃,第二天早上去抄别人的。

所谓扬长避短,在学生们之间说的就是你数学好,我抄你的,我物理好,你抄我的,他英语好,我们抄他的。如此一来,作业完成的都不错,老师继续想当然,将更多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压力过大,大量的作业反而使大脑呆滞,无从下手的结局是干脆去抄。

我忠心的希望今后在选拔教师之前,每个梦想成为老师的人都要率先出示心理学证书。我认为一个不懂得研究学生心理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标本兼治,教导和知识才能充分灌输。

很多教师目不见睫,利用好45分钟,并将备课按部就班的背下来就认为完成了任务,这是聪明的老师,自然也是愚蠢的。他不知道学生在下面是不是干脆没听,也不想知道这些无可救药的孩子们都在想些什么,对于这样的老师来讲,除了走形式,没有比拿死工资更幸福的事了。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不好就不要嗔怪于他,青少年品质如何不由天分,而是我们的种种教育及影响。没有哪个学生生下来就会一加一,但老师教给他他就懂了。老师的责任重于泰山,没有优秀的老师就没有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为何总要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

《出师表》该否退出的问题我们说了不算,有人肯定觉得应该,有人肯定持有相反态度,无论怎样,我都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在减轻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