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示部》:“祖,始庙也。从示,且声。”

译文:祖,初始;宗庙。从示,且声。

《说文》“示”部,象形兼会意字字。今为“礻”部。

说文解字守字 说文解字祖(1)

祖,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看,形体像祭祀时放置礼品的礼器,看着像“且”字,“祖”字应该示“且”分化出来的字,小篆加义符“示”,变成“祖”,变成象形会意字,变后楷书写作“祖”。

“祖”的本义为祭祀先人的宗庙或神主。如《周礼》:“左祖右社。”引申指祖宗、祖先,进而引申指某种事业或行业、派别的创始人。如“鼻祖”、“祖师”。作为动词,表示效法、承袭。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左祖右社,分别是指太庙和社稷坛,即现在北京城的劳动人民公园和中山公园。

作为姓氏,有祖冲之。

中华古称华夏,分为许多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自黄帝时统一为华夏部落联盟。比较著名的中华人文始祖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其中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顾名思义,“有巢”就是人们要有地方住,有巢氏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洞穴中,在树上用枝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房舍,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筑巢为室,华夏先民得以安居一处,家园的梦想终成现实。最早的巢居又称为“树上居”,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形成房屋。

《路史》载:“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搏兽而食,凿井而饮。桧秸以为蓐,以辟其难。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庄子》:“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还要介绍一下文字的先祖,这个重要的传说不能不介绍的—仓颉造字。

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史称“龙颜四目”,《吕氏春秋》称其“声有睿德”。其赫赫卓著的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这个人类的惊世创举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创举,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一直想创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让大家都能用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记录重要的事情。有了想法并不意味着成功,仓颉在家中想了很多天,却仍然没有头绪,造字的艰难让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有一次, 仓颉参加了部落的集体狩猎,当他随着猎人来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位猎手发生了分歧:有的人说要朝西走,那里有羚羊;有的人说要朝东走,说那里有鹿群;而有的人要走中间,说那里有只老虎,如果不管的话,会对部落造成很大的威胁。仓颉听见他们的争吵,觉得很奇怪,他们是怎么知道每一条路上有什么动物呢?带着疑问,仓颉向猎人们请教,猎人们告诉他,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脚印,根据脚印可以判断出什么地方有猎物,有什么猎物。其实,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与众不同。听了猎人的话,仓颉猛然醒悟:既然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何不模仿它们造出一些独特的符号来记录自然呢?

就这样,仓颉忍着心中的狂喜,快步向家中跑去。回到家中,仓颉收拾好行囊,开始出门远行。白天,他感受流水,仰望高山,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形态。晚上,他躺在野外观察星辰变幻。几年的远行让仓颉累瘦了,脚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妻子差点将脏兮兮的、满脸胡子的仓颉当成陌生人。但是,仓颉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经过简单的休整之后,仓颉着手整理这几年收集的资料,开始了自己的创造。

为了不受外界的影响,仓颉独自住进了村外的山中,不和他人接触,以免受到干扰,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回家吃,每天都由妻子送到山下,等自己休息的时候再吃。仓颉把收集的法相刻在山洞中,刻完一个山洞就去另一个,刻了整整三个山洞,直到法像的资料转化成特定的符号。仓颉回到家,妻子和母亲看到他憔悴的面孔十分心疼,劝他在家好好休息,但是仓颉并未听从家人的意思。仓颉想:我所创造的文字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懂,我得赶紧向首领汇报,争取将我创造的文字以最快的速度在部落中推广开来。

等见到黄帝之后,仓颉告诉黄帝,这些字都是他仿照万物生灵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依照着太阳圆圆的形状和其发光的样子创造的;比如“月”字,是他看见月牙之后,根据月牙的形态造的;比如“人”字,是根据人有两条腿、一个身躯而想出来的:像“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的爪印创造的;像“水”字,是观察流水的形态而创的……这些字体都比较形象,所以记忆起来比较容易。黄帝听完后十分高兴,命令仓颉向各个村落的百姓教授那些符号。就这样,仓颉创造的字在黄帝部落流传开来,传遍了华夏大地。

仓颉造字虽是神话传说,但其主要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所以仓颉的工作应该就是收集整理。仓颉被大家看成是一位中华文明造字的代表人物,成为大家崇敬的、汉字起源的一个符号。华夏人民为他设帐立庙、按时祭拜,其实都是对汉字和文明的一种敬重。史书上说:“仓帝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仓颉造字的功德感动了上天,上天便让他位列仙班,并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来表示对仓颉功劳的肯定,从此之后,下谷子雨的那一天便成了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