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曾经到过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年,后屡毁屡建,现存的主要殿宇为明清两代的建筑但因(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唯一认定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因此,寺内各朝代遗留的文物,如:东、西(宋塔)、(五代)佛像、(元)藏经楼、(明)戒坛,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彰显东西文化交流浮雕等等,更让开元寺独具风格,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桑莲法界在泉州南面吗 桑莲法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桑莲法界在泉州南面吗 桑莲法界

桑莲法界在泉州南面吗 桑莲法界

早些年,曾经到过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年,后屡毁屡建,现存的主要殿宇为明清两代的建筑。但因(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唯一认定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因此,寺内各朝代遗留的文物,如:东、西(宋塔)、(五代)佛像、(元)藏经楼、(明)戒坛,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彰显东西文化交流浮雕等等,更让开元寺独具风格。

穿过影门紫云屏,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山门东西两旁各立一密迹金刚,他们怒目挺胸极具威严,但金刚极似“西游记”中的“哼哈”二将,从他们的脸部表情可以猜测出,哪位是“哼”,哪位为“哈”。

开元寺的正殿为“桑莲法界”,这与国内绝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不同,但却是开元寺的由来。相传唐(垂拱)年,泉州巨富黄财主有地三百六十庄,夜梦中有一僧人向他化缘,求地建寺,黄财主随口一说,如果家中桑园的桑树结出莲花,必定舍于法师弘扬佛法。而后不久,桑树开出洁白的莲花,僧人依约前来。黄财主问僧人,需地多大,僧人答说,只需一袈裟,黄财主愿舍地发心,而后僧人往空中抛出身上袈裟,三百六十庄地尽被遮住,“遮云“即“紫云“,”紫云大殿”也因此得名。为纪念黄财主的功德,寺内立檀越祠,配享千年香火。寺内历经千年桑树还时不时的开出莲花,让人一睹桑莲并株的奇观。

走进紫云殿,殿中斗拱雕塑24尊飞天乐伎谓“迦陵频伽”,在阿弥陀佛经中描述,“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闻是音者,皆发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大殿正中供奉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两旁是(五代)四尊大佛合称五方佛,在五方佛两侧为胁侍菩萨、诸天菩萨、护法神将等。

甘露戒坛位于大殿后方,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它们与紫云殿的迦陵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卢舍那佛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 甘露戒坛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戒台,戒坛形制高度吻合古代佛教经典记述的规制,它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坛。

寺内还有其他建筑,藏经阁内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弘一法师纪念馆,水陆禅寺等等。

面积达7.8万平方米的开元寺,虽历经千年,但香火依然。每一步都有其特色,每一件文物都有悠久传说,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