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拳王艰难度日

初秋早上的七点多,天逐渐放亮,夹杂着细碎的小雨,天空还是灰蒙蒙的,此时作为临时搬运工的木村翔为了节省时间连早饭还没吃,便开始了一天搬运工作,他的工作就是把平喜屋的酒送到那些订货的餐馆里。

邹市明对日本拳王 昔日拳王KO邹市明(1)

很难想到此时忙着搬运酒箱的他,是三个月前在上海WBO拳王争霸赛中击败拳王邹市明的木村翔。此时坐在狭小货车中为了省钱吃十几元饭盒的木村翔,似乎与想象中的拳王大相径庭。

回想到三个月前的赛事,木村翔回忆道:赞助费最多的赞助商也不到2万人民币,而在赛后唯一买的“奢饰品”就是一辆价值3000的电动车

邹市明对日本拳王 昔日拳王KO邹市明(2)

回顾邹市明的拳击生涯,从2008年为中国获得拳击“首金”开始就注定不平凡,邹市明又乘胜追击,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轻量级(49公斤级)决赛中,邹市明最终以13-10战胜泰国名将彭布莱恩卫冕拳坛冠军,为中国奥运军团夺得第38枚金牌。2013年1月23日,邹市明与国内顶尖的体邹市明育文化传播机构盛力世家SECA及国际著名职业拳击推广公司Top Rank签约,邹市明亮相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职业拳坛。

邹市明对日本拳王 昔日拳王KO邹市明(3)

近日邹市明又出现在由马云主演的《攻守道》中,与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等人同台飙戏。近几年中邹市明在妻子与团队的运作中,已经涉及到慈善,时尚,影视等多门类,现已拥有600万粉丝,影响范围可见一斑。

塑造人格标签

人格标签是塑造魅力人格体的重要方式,社会、粉丝对明星的直接、快速的认知就是通过人格标签,这是最主要的直接的“认知入口”。

邹市明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标签,从世界拳王到拳王老爸,从运动员到慈善家,邹市明不断吸引粉丝以及大众的视线,构建自己的人格IP,这也是为什么邹市明即便失去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粉丝也大多是鼓励他重新振作,再登高峰。

邹市明对日本拳王 昔日拳王KO邹市明(4)

作为一个明星,在粉丝经济的范畴内,具有魅力人格体,已是足够。但是,很多企业家或是创业者,往往东施效颦,认为只要自己不断在媒体上“讲故事”,塑造自己的IP就可以,去获得投资、获得客户青睐,比如90后风光的马佳佳。忽视企业品牌IP的塑造,忽视企业运营的精耕细作,老板的个人IP只能是昙花一现。

邹市明对日本拳王 昔日拳王KO邹市明(5)

构建用户连接,建立常态发展

在功能商业时代,品牌无感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展瓶颈,必然营销难,竞争无度,用户对品牌无感知、无好感,所谓的忠诚度更是无从谈起。功能商业时代的忠诚度其实是个伪命题,那是靠大量的资金广告“砸”出来的。

付岩老师提出“功能商业时代落幕,精神商业时代登场”。精神商业时代的经济运营特征是“社群经济”,社群经济的运营主体从传统的公司企业必将进化成为“社群企业”。

邹市明对日本拳王 昔日拳王KO邹市明(6)

社群企业的品牌必须是具有“品牌魅力人格体”的,其表征和个人魅力人格体具有相似之处,但内涵却更为丰富得多,其构建的社群用户经济比粉丝经济更为牢固,更为具有裂变性。

个人IP已很成功,如何转化或顺导到企业品牌IP,这是粉丝经济必须面临和解决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