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读有所得

每人都有一份家乡的情怀你认可吗 永远的家乡情怀姚汉伦(1)

最近阅读顾太文《大古浜口述史》,常被书中朴实的家乡口语,详实的真实史料所感动。也对作者不辞辛劳,数年来不忘家乡父老,利用业余时间逐一走访,笔耕不止,为后人留下了这部古村落历史作品而感到敬佩。

大古浜位于嘉兴新塍,与我家乡桐乡紧邻,同是江南水乡,京杭大运河从属地横贯流过。书中许多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除讲到大古浜原住民几大姓外,也有桐乡人(如郭家)来此落户的情景,还有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有田野、河埠、桥、船、老屋等。

该书讲述了村庄的各个时期,是一部活生生的农村发展史和人生经历史。真人真事,史料夯实,犹如一幅幅历史画卷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文中生动的家乡话,令嘉兴人读来亲切。“那哈来”“拆烂污”“讲空头”“麻叉袋”……书中的大量方言,激活着人们心中的传统密码,亲切有加,令人印象深刻。

近些年有一个“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就是所写的事件、人物、文化、经济涉及的内容,要么有一定的史料支撑,要么是自己的田野考察,要么从资料、文章中得到的证据。太文通过采访、整理出的一个个“小人物”的回忆,记录的是时代的画卷,生命的足迹。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随着时代变迁,人员流动,家乡也在发生巨变,可一个人无论走得再远,家乡的情结总会萦绕心头。阅读此书,感受尤为深刻。

我和太文熟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利用业余时间已经出书数部,字里行间均离不开嘉兴史话。这本《大古浜口述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史料源泉,让我重温乡情。

正如太文所说,历史是古人的现在,现在是后人眼里的历史。纵使时光流逝,不变的总是家乡的情怀。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