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风物志】今天的《株洲日报》刊发泉坪古法造纸#株洲##湖南身边事#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1)

泉坪古法造纸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2)

晒干后打捆,收入屋内,让纸张适度回潮,保持韧性。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3)

内胆和湿纸分离,此时,纸的雏形产生。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4)

泡好的竹片捣碎,再次发酵。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5)

发酵后的竹泥,倒入水池,搅拌均匀,再用筛子过滤水分,叫捞浆。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6)

经过压榨后,挂在竹竿上晒干。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7)

老谭家祖上传下来的作坊。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8)

捞浆后,取下竹筛内胆,这个过程必须快和稳。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9)

选取3年的竹子,刨开,泡在石灰水池子3个月,使之柔软。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10)

阴干的纸进行分层,码放,这时就可以出售了。

文/郑安戈 图/谭德乐 郑安戈

深藏在罗霄山脉的攸县莲塘坳乡幽居村泉坪古村落,离县城约60公里。在攸县摄影家协会老师们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盘山路驱车两小时,终于来到这世外桃源。

泉坪古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四面环山,坐落在茶陵攸县交界的太和仙山下,是茶攸古道必经之地,也是徒步茶攸古道的网红打卡地。关于古村落,我们将另发《视觉》专门介绍。欢迎赐稿。

我国有2000多年的造纸史,泉坪仍保持着最原始的古法造纸术,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篾、提浆、抄纸、压榨、烘晾、打捆等十多道工序。“古法造纸”依然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每户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

古村造纸规模大的有两家,其中最大的是老谭家。老谭的儿女都进城务工,两口子坚守古村劳作。老婆朱秀姑不但炒得一手好菜,还能歌善舞,开朗乐观。每当老婆借着酒兴,拿出音响、话筒表演,老谭在一边掩饰不住爱慕的嗔怪道:她就是个疯婆子!

攸县“古法造纸”的产品,俗称包皮纸,原来用于店铺物品的包装,如到中药店买药,到南杂店买食品,就是用这种纸包装。再就是用于祭祀、传统节日期间的钱纸原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包皮纸已基本退出“包装”市场,主要应用于祭祀一类场合。

复古福建古法竹子造纸(建宁风物志泉坪古法造纸)(11)

欢迎提供古村历史沿革、太和仙、茶攸古道的图片文字。

1、征集《我的2022》用几张图片,几段文字,小结下这不平凡的一年。同时欢迎单位个人冠名、协办。

2、《建宁风物志》明天《株洲日报》推出《泉坪古法造纸》,征集中国传统古村落泉坪古村、茶攸古道、太和仙图文,要求长边3000以上,大小1.5M以上,下周四前打包压缩发送邮箱。

【建宁风物志】 株洲,古称建宁。《株洲日报》和株洲市摄影家协会、株洲市艺术摄影家协会共同开办的大型系列视觉栏目。长期征集株洲风土人情、老厂矿故事、老照片,欢迎加微信或者关注公众号、头条号索要邮箱投稿。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洗稿、抄袭,违者必究。【建宁风物志】志愿者团队法律顾问,天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景林律师

欢迎转发 点赞 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