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的主旨众多,时至今日,已经有四种说法了。《毛诗序》认为它的主旨是后妃求贤,朱熹认为它表达了后妃对文王的思念,余冠英认为它表达的是女子采卷耳时怀念征人,想象征人在外的情况,还有人认为它讲的是贵族官吏 行役之苦。究竟哪一种说法更贴近《卷耳》的中心思想,恐怕没人说得清。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诗经国风周南第三篇(诗经周南卷耳)(1)

这首诗叫《卷耳》,那么卷耳是什么呢?卷耳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的功效。诗经喜欢用“兴”的手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卷耳的药用价值。当然啦,就这首诗来说,卷耳并没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但《诗经》中有些篇章中出现的动植物就跟主旨有很大关系,比如《关雎》,再比如《中谷有蓷》,蓷是益母草,益母草可以治疗女性疾病,果不其然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女子被夫家抛弃的痛苦之情。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释】

采采:采摘

倾筐:斜口筐

嗟:语气词

寘:(zhì)同置,放下

周行:大路

崔嵬:高而不平的土山

虺隤(huī tuī):因疲劳而生病

金罍:青铜酒器

维:发语词

永:长久

玄黄:马生病而变色

兕觥:(sì gōng )犀牛角酒杯

砠:( jū )有土的石山

瘏:( tū )马生病无法前行

痡 :( pū )人过度疲劳,无法走路的样子

吁:忧愁

诗经国风周南第三篇(诗经周南卷耳)(2)

【译文】

一位女子在采摘卷耳,可她一直心不在焉,采了半天筐子也没装满。她实在太想念在外的爱人了,以至于她无法专心做事,把筐子随手丢在路旁。男子登上高峻崎岖的土石山,可把马儿累坏了,累的它走不动了。远方的人啊,你也在想我吧!咱们的思念靠的这么近,可你却离我这么远,如今陪在我身边的,只有这半壶酒了,我且省着喝吧!不然,下次我拿什么安慰内心的离思和忧伤啊!时间真快呀!我要出发去高高的山岗,我可怜的马儿病的不行了,你看!它的毛色都变了。也不知道去年的酒还管不管用,能否散去我心中的悲伤。又过了许久许久,我来到了有土的石山,我的马儿经不住路途的颠簸,它已经病的走不动了。不仅马儿病了,我的仆人也累倒了,可这无尽的愁思却依然屹立不倒。(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想象的,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海涵。)

诗经国风周南第三篇(诗经周南卷耳)(3)

诗歌主旨

《毛诗序》有言: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毛诗序》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后妃求贤。《毛诗序》似乎很喜欢把《诗经》的某些篇章和后妃联系起来,比如它认为《葛覃》的主旨是后妃之本,认为《樛木》的主旨是后妃能和谐众妾,无嫉妒之心,认为《螽斯》的主旨是形容后妃子孙众多。说实话,关于《卷耳》主旨的四种解释中,我最不认可的就是《毛诗序》的这种解释了。我实在不知道《卷耳》哪里和贤才有关了。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

托言欲登此崔嵬之山,以望所怀之人而往从之。则鸟疲病而不能进,于是且酌金罍之酒,而欲其不至于长以为念也。

朱熹说这首诗表达了后妃对文王的思念,我们暂且不管女主人公是不是后妃,男主人公是不是文王,反正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之情。这一点我是能从《卷耳》里读出来的,至于主人公是谁,我们就不需要计较了。我们可以从男主人公骑马、用金罍喝酒、有随从仆人,这些地方看出男主人公身份不凡,他旅途艰辛,总是很忧伤。他之所以忧伤是因为他思念的人不在身边。

著名古典文学家余冠英认为《卷耳》的主旨是女子采卷耳时思念征人,想象征人在外的情况。我是很认同余老的观点的。同样,我们说这首诗是男子在外思念女子,而女子采摘卷耳以及思念自己这些事情则是男子想象的,这样不也说得通吗?这种明明是自己想念别人,却说别人思念自己,这样的写法可以从杜甫《月夜》中找到。

诗经国风周南第三篇(诗经周南卷耳)(4)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明明是杜甫想老婆了,他却死不承认,硬说老婆想他。他想到了老婆的“雾失云鬟”,“月寒玉臂”,说妻子想自己想的睡不着。杜甫把妻子在家的一举一动都想的那么清楚,难道还不能说明他想老婆吗?

还有人认为《卷耳》表达的是贵族行役之苦,这种说法,可以从诗歌中得到印证。男主人不断变换地点,马儿老生病,仆人也累的筋疲力尽,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旅途的艰辛。

诗经国风周南第三篇(诗经周南卷耳)(5)

赏析

这首诗先写女子思念男子,后面又写了男子思念女子,这种“互相思念”的写法很新颖,让人觉得很新鲜,同时也把双方的这种互相思念之情写的生动、感人。

《卷耳》这首诗的词汇也很丰富,描写男子外地生活图景的有“崔嵬、高岗、砠”,写生病的有“虺隤、玄黄、瘏”, 写优思的有“永怀、永伤”。写男子的生活图景用了不同的词,表明男子不是静止的,这也表明了男子路途的艰辛。而描写马的病,从马疲惫到不能行走,这表明情况是越来越糟了。

《卷耳》这首诗具有音乐的形式美。这首诗的第一节和后面三节明显不同,后面三节相似,但有稍许不同。这种写法很有歌词的意味,这首诗可以男女对唱,第一节女子唱,后三节男子歌唱。这很符合《诗经》可以配乐歌唱的传统。

时间在变化,周围的事物也在变化,可人们对于心中所想之人的思念却是一点都没变。当你想念某个人时,你再吟诵这首诗,你是否会“维以不永怀、维以不永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