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杈木杈是凤翔民间传统的农工产品它虽是古老的农用生产工具,但时至今日人们在打麦场上还是离不了它凤翔的木杈生产,据说从先秦时候民间就从事木杈生产了从一开始凤翔人就把生产木杈叫“上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九大民间工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九大民间工艺
上 杈
木杈是凤翔民间传统的农工产品。它虽是古老的农用生产工具,但时至今日人们在打麦场上还是离不了它。凤翔的木杈生产,据说从先秦时候民间就从事木杈生产了。从一开始凤翔人就把生产木杈叫“上杈”。
上杈的主要构件是杈头和杈把。杈头可分杈齿和杈档两部分。杈齿以栒子木的为上等品,栒子木是一种丛生灌木,做杈齿有坚韧耐磨、光滑而不翘等特点。每年春季,凤翔做杈的人就到南山、北山采集或收购杈齿(也叫杈条),运回后,用火烧软,曲成不同形状的杈齿,再将杈齿的上端用小刨子刨成锥形,下端削成扁平形后待用。杈档是一长约尺许的三角形木条,以坚硬的槐、椿、桑、榆等木质为佳。刨光后,在档的正面锯出均匀的四个缺口,再把杈齿依形状分别嵌入缺口,用牛筋扎缚固定后,再将杈齿的后尾部,横穿越过小眼,用一个木楔贯穿其中,并使其两端出头连结,再在杈档背面中央锯一缺口,一个完整的杈头才算竣工。出售时,雇主先挑选一根与杈头窍款相称的长约七尺左右的木棍,然后由卖杈头者将木棍的尖端用斧头削成三角形,插入杈头背面的缺口内,用牛筋扎紧,再将杈头的尾部用牛筋固定在杈把上,才可交货出手。
近年来,虽然铁杈逐渐多起来,但木杈仍有广阔的市场。
灯 曲
灯曲是凤翔民间人自古以来用以引火或近距离照明的生活必用品。在火柴还未普遍使用的过去,民间多用火镰撇火,这种近似原始的取火方法,灯曲起着将火种引为火苗的媒介作用。
灯曲是用柳木刮成长约18公分、宽约1公分、厚约1毫米的薄片,一端削尖,蘸以硫磺,便可使用。灯曲除用以引火、点灯、点烟外,还可用于短时间、近距离的照明。过去,凤翔姑娘出嫁,嫁妆里少不了有一对绣描美观的莲里生子式样的灯曲罐罐,由此可见凤翔民间人所生产的灯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灯曲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柳林、长青等地,畅销省内外。灯曲虽然被淘汰已有大半个世纪了,但它过去在凤翔民间人的生活里确曾发挥过一定作用。
织 布 绳
织布“绳”,又名叫“扣”,是凤翔民间农家妇女织布机上的一个重要构件。在男耕女织的手工生产时期,颇负盛名。据说在明嘉靖年间,凤翔民间农闲季节,农人就从事“绳”的生产。由于产品物美价廉,其销路经久不衰。
自古以来,凤翔民间妇女皆从事土纺、土织,手工纺织业发达,也促进了“绳”的生产业发展,但大多是为保障自己使用,后来才逐步发展到大量的商品生产,在小里村等地形成了一个个“庄口”。这些庄口生产的“绳”,除本地使用外,还广销岐山、宝鸡、千阳、陇县、扶风、眉县等地,并远销甘肃省的徽县、成县、天水、泰安、靖宁、灵台、张掖、武威以至敦煌一带。在每年夏季收割时,赶麦场的甘肃客人返家时,总有不少人要在小里村等“庄口”购买几张“绳”,携回使用。在农闲季节,小里村等“庄口”的农民纷纷外出串乡过县,推销或修理“绳”,以搞副业。
“绳”的主要原料是竹篾条,它产于汉中地区的留坝县。每年冬春两季,那里的农民三五成群,身背竹篾条,来凤翔小里村等“庄口”出售,在习惯上总是来多少卖多少,从无积压。
“绳”的制作工序是:先把毛胚竹篾条,置于水中浸泡数小时,再涝出放置在固定的平刀架上,把竹瓤子均匀的削掉,留下柔而韧的竹皮子,再将竹皮子置于窄刀架上,削成规格一致的窄蔑条,然后裁成长约三市寸的短篾条,再做两根三角形的竹圆条,做两个约五市分的薄下弓,撑绑在“绳”大床两侧,把裁好的短篾条,用三股棉线逐一而缚,两端各缚一个档条,两侧空隙再用硬浆糊封实,等晒干后,再糊一层纸,把中间用水涂湿,用刀削平。再用三角刀逐条削去竹篾的棱角,用刷子刷光,一个全长一市尺八寸的土布“绳”就完成了。
“绳”有粗细之分,细的一般用篾条五百六、七十根;粗的是五百根左右。由于手工艺有差别,因而,“绳”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优胜劣败,其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现在凤翔小里村等“庄口”的土布“绳”尽管被现代机器所代替而淘汰了,但当年的做“绳”能手还有不少人健在。
油 樑
凤翔人自古以来食油采取土法榨取,民间多有榨油作坊。榨油作坊内一般设有木质的土槐油樑,长约十六、七米,大头直径约一米,小头约七、八十公分,全身为椭圆型。榨油时为了加强压力,大头一端挂上两片磨盘,小头则挂有碌碡,小头顶上方有约两米大的木制天轮滑车,栓上粗壮的大麻绳,油樑大头侧面一端便是升降油樑的大地轮,操作时手扳脚踏,身强力壮年轻汉子喘着粗气,吃力地将油樑升起。
榨油前,首先把油籽(油菜籽或棉花籽)晒干,用簸箕颠簸干净,然后将油籽在石磨上磨细,推好油焙,再把油焙倒大锅内蒸熟。烧火和往锅内撒油焙,选有经验的把式手承担。烧火也有讲究,火候一定要稳,稳了出油率高,出油率与温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榨油每年选择在夏至后,温度较高出油率越好。冬天榨油一般选择在温暖的窑洞内操作。
油焙蒸熟后,由油坊的领班指挥,先铺好稻草,将油焙包成个大包,置于石磨上,再用麻绳一圈挨一圈扎紧,抬去放在油樑下,每付油放四包,放好后开始上樑。当樑接触到油包后,分次加木墩,扎紧的包便慢慢地压成油坨,受压后听见哗哗的响声,油便流过油槽,最后流入油锅。每拨焙要分三次压榨,二次将油坨取出,用大榔头砸碎,倒入一弯形木板上,人站立上面研细再蒸,包好扎紧再榨,三次榨完后,剩余的就是油渣。
传统的油樑榨出的油,味道纯正、清香可口,倍受人们青睐。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凤翔城乡用油普遍被机器榨油取代。用油樑榨油的土办法一去不复返了。
木版年画
凤翔民间每年在过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买点年画把屋内外和门窗上贴得花花绿绿,烘托出新年气氛。这种习俗最早从汉代兴起,到宋代才基本形成,流传各地。在明清年代始进入创作高潮。当时画面图像内容是表现人们日常生活方面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画面颇为生动,丰富多彩。虽然技法粗糙,但还是足以表达了过去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种传统艺术品,为我国美术史、文化史、民俗学等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据传,上古时代,人们趋信鬼神,年画内容多以驱鬼镇邪方面的内容为主。如能执鬼,治鬼的神荼、郁垒,驱邪降魔的秦琼、敬德,斩妖除邪的镇宅钟馗画、牲畜槽上的弼马瘟等。这种门神和年画人们每于春节贴于门户和屋内用以避邪安宅。及至明末清初年画又创出了多种门神图象,如:福禄寿禧,吉祥如意,天官赐福,加官进禄,招财进宝,钱龙宝马,将军朝官等等。后又添了植物花卉、动物鸟兽、戏文人物、历史人物、古装仕女、胖娃娃、寿星、嘉禾等以象征吉庆的年画。
凤翔小里村很早就是一个制作年画的村子,据传是由清同治年间传来的,现在全村大多数家庭都有年画印版,每年冬初备料,仲冬印刷,年终上市,零售批发,大量出售,不但本省各县有销售市场,还远销西北几个省县地区,产品不外上述各类。由于要用套版印刷,印一种颜色刻一个版,一张年画要刻好几个同样木版方能套印,故各家所储存木版成堆存放。该村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有一邰世勤的人,能画能刻,手艺高超,他家开设画局叫“世兴画局”,产量多,质量高,远近闻名,为该村年画之冠。
凤翔民间贴年画这种习俗,由原先以驱邪避祟的迷信色彩的门神转化为祝吉喜庆为内容的年画。
驱邪镇宅年画门神,图象和含意,都是有传说根源的。最初的神荼、郁垒则完全从古代想象传说而来的。秦琼、敬德二人,人们都知道他是唐太宗跟前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两员大将。在传说上是:唐太宗有一次身体不舒,在梦中听见在寝室外有鬼魅呼叫,并且抛砖弄瓦。太宗醒以告群臣,秦琼、敬德二人情愿在夜间为太宗把守寝宫门外,自此其怪遂绝。太宗以二人图形,手执玉斧,腰系鞭链,贴于宫门。这种门神由此传开直到民间。再如镇宅钟馗(俗称判子)画,是这样传说的:唐玄宗李隆基卧病,在梦中见到一个大鬼捉住了一个小鬼,挖吃小鬼的眼睛,大鬼自称也是考武举落榜的人,名叫钟馗,死后专为世间人降服妖邪。玄宗醒而病愈。玄宗命画工吴道子依其形状画成怒目圆睁,手执利剑的图形贴在宫内。由此也传道民间。牲畜圈房贴的弼马瘟(俗叫槽头)图象是一个猴子,传说是出于明朝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爷降服不了孙悟空,遂给他封了个小官弼马瘟专管马匹,由此传到民间,画了图象贴于牲口槽头,牲畜就不受邪害的侵扰。
以上都是出于传说,至今凤翔民间仍沿袭以趋吉避凶,这也不过是渲染过年的气氛而已。近年来,由于科学发达,印刷术的精良,其美观已百倍于昔,但凤翔固有的木版年画还遗存着古老的艺术价值。
烧 纸
“烧纸”是凤翔民间日常生活中“神”与“像”的生动结合之一。所谓“烧纸”,就是凤翔民间进行宗教祭祀和祈福禳灾活动时使用的各种雕版印刷品的总称。纸钱的形式实质上是木版刻制的红白版画,因为只在民间信仰生活中使用,为区别其他的书籍插图版画和佛经、道经版画等,人们将其称为“民间版画”。当然凤翔民间版画还包括年画、门画等,烧纸仅是民间木刻版画艺术的一种。
关于烧纸的称呼,据清虞兆《天香楼偶得》中写道:“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谓之甲马。”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写道:“古时画神像于纸,皆画马其上,以乘骑之用,故称纸马也。”因为“马”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除了取其快速之外,在烧纸中增加了来往于人神之间的神圣使命。在请神驱邪、镇妖降魔、招魂送灵、祈祷平安等祈福禳灾的活动中,就是靠“纸马”(凤翔民间称烧纸)把祈祷者的请求或心愿迅速地传递给神灵的。
作为凤翔民间版画的主要形式之一,烧纸(纸马)版画的神灵造像均为人们世俗生活所信奉之神,如太阳神、太阴神、谷神、土地神、灶神、观音、龙神等等,兼容了儒、释、道、和信奉地方信仰中的诸神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使用时,纸钱焚化,各类烧纸具有各自不同的祭祀形式和对应仪式,具有较高民俗价值和民间美术价值。
凤翔民间烧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民间信仰体系的集中表现。凤翔烧纸所体现的信仰系统,涵盖了自然神灵、鬼魂神灵、佛道神灵等,它不仅包含了民间朴素的原始崇拜,同时还兼容了部分儒、释、道的内容。以民间烧纸的功能分类,可分为田猎神灵、各行各业祖灵、婚丧嫁娶护佑神灵、岁时风俗、日常生活驱邪等;以烧纸的造像中人们崇拜的对象作为其分类的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神灵、鬼魂神灵、佛道神灵、本主(土主)神灵和其他家宅神灵等。
烧纸在凤翔民间具有辉煌的历史,烧纸作坊由彪角、小里村、陈村上营村等作为集散地,涵盖凤翔民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烧纸在凤翔大地繁衍生息,经久不衰,且不断创新。烧纸版画由“西方引路”、“万贯胜钱”、“冥用银行”、“金砖银元”的描摹到现阶段的纸钞百元人民币,印刷质量较前大有提高。烧纸作为凤翔民间版画样式之一,不仅保留了传统制作工艺,而且在纸钱使用的仪式实践中,还使烧纸所承载的民间信仰文化得以完整保留。就凤翔民间民俗生活而言,纵观烧纸神灵的诸多造像,作为一种深层信仰的表现形式,纸钱实现了抽象“神”的具象表达,实现了人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简而言之,作为烧纸信仰内核的“神”是人们信奉的对象,其源于人们内心深层的信仰逻辑;而“像”则是基于人们信仰内核之上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借以烧纸版画造像和仪式实践的具体表达。
凤翔民间烧纸承载着人们日常世俗生活中深层信仰结构的文化实践。
手推车 拉拉车 胶轮大车
凤翔民间自古农垦施肥、饲养家禽家畜,运土垫粪,一般使用木制的手推车。此种工具也叫独轮车,便于小门出入,有的为坚固起见,车轮上钉有铁钉和铁条,多用于推粪土。解放后,随着互助组、合作化运动,由一家一户变为大集体生产,民间逐步将独轮车改为木制双轮拉拉车,由人推变为牲畜拉运粪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间又把木车轮改换为汽车旧轮胎,胶轮代替了木铁轮,又把车轴车辘车体做了变更,新式的皮轱辘胶轮大车诞生了。这种新式马车优点多,造价不大省畜力,不伤路面且运量大,驾车技术易掌握,民间百姓还称它“拉拉车”、“马车”。此车一般配备一名车把式,套车时有一匹辕马或辕骡,叫驾辕。拉套的一般有两套或三套,俗称“套马”、“套骡”。随着机械化的出现,凤翔民间出现了小四轮、拖拉机等,逐步取代了拉拉车。
布制工艺
凤翔民间布制工艺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为它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
凤翔民间布制工艺品是在布制品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审美想象,创造而赋予其文化生命的布制美术工艺品,其制作高手遍布凤翔辖区村村社社,角角落落。作品综合了刺绣、雕塑、贴花等优秀的传统工艺,其风格独秀,具有造型夸张、手法简练、形象逼真、色泽明快等特点。根据其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布老虎、布软雕、布刺绣、布搐香包、布贴等。
绣花枕头
凤翔自古有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这“女人手”则说的是凤翔姑娘心灵手巧。凤翔姑娘手巧,巧在针线活路上会描花,会刺绣,也曾出现过不少绘画妙手和刺绣能人,且代代相传,家家如此。刺绣活路多见于姑娘出嫁,有绣裙子绣袄的,有绣花鞋花袜子的,也有绣钱包、烟袋、灯草罐罐、钥匙带子之类用物的,而更多的则是绣花枕头。这种花枕头形式多样,有小娃用的老虎枕、老人用的八楞合页枕,更多的则是陪嫁绣花枕。这种绣花枕都是长鼓形状,两头需要缎面,在缎面上用绣花针、彩色线,一针一线绣出花鸟虫鱼图案,红红绿绿,别有风味。大凡姑娘出嫁作陪房,最少要作八幅散枕,出嫁时摆在妆奁箱子上,供观赏后,便送给婆家的长辈亲属,以表示新娘的敬意。现在她们也学做平顶枕头,也在上边绣花,但多是新式花样。
布老虎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龙和虎以其威武神圣,共同构筑了民族的图腾。龙是天子和神圣的象征,虎则深入到了民间,成为百姓的保护神。各类民间艺术都以虎为创作对象,如凤翔民间的剪纸、年画、雕刻、泥塑、刺绣、布艺等。其中布老虎就是一种早在古代就已广为流传的儿童玩具,是俗雅共赏的民间手工艺品。
据《山海经》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树枝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兄弟两个神将把守,名叫树荼、郁垒,两人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兄弟俩驯服了山上的虎群,命令它们看管好桃树。通过它们的辛勤劳动,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眼看着桃子就要成熟了,一群恶鬼冲上山来,企图抢摘桃子。兄弟俩指挥着群虎与群鬼拼杀在一起,哥哥用桃木棍将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鬼绑住。打翻一个,捆住一个,虎便吃掉一个。战斗胜利了,树荼、郁垒的名字传遍了人间。老虎的威名也随之大震,成为百兽之王、恶鬼的克星,被祖先视为神兽。
在凤翔民间方言中,“虎”与“福”谐音,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因此,虎形器物常被凤翔人用来避邪。尤其在民间更是把虎看做是儿童的保护神。民间有歌谣:“娃娃乖,你别哭,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婴儿落生三天时,门帘上缀布老虎、窗户上贴纸剪老虎;孩儿满月时,舅家送花布老虎、虎头枕、虎头鞋、虎头帽等。凤翔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老虎的俗语,如:“家里有狮虎,平安又幸福”,“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在凤翔民间,乡民们喜欢平时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旨在驱邪除魔,就连端午节,在用布做好的布老虎里装上艾叶,再缝在娃娃的裹肚里、肩膀上,叫“艾虎”,用来“镇邪除恶”。
凤翔民间,布老虎伴着小娃娃长大,白天是玩具,晚上作枕头。小孩枕这种枕头不易落枕,十分舒服。
凤翔民间的布老虎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没有统一的规格样式,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用手头不同的材料,凭着自己的想象,缝制出造型和形态迥异的布老虎,在形态上夸张了布老虎的头部;虎头的大小几乎与虎身相等,大幅度收缩了老虎的身子、尾巴,缩短了四条腿,并突出表现了眼睛和嘴部,腿部和尾部大多比较短小,以头大、眼大、嘴大、身小来突出布老虎勇猛威严的神态,凸显了“不肖形似,而求神似”的传统艺术风格。有的稳重宁静,有的活泼乖巧,不少式样还使用了“五毒”图案。从形态上看,有的突出四肢粗胖,昂首站立,大有武将关公的风范。有的着重头部设计,宽大的嘴,洁白锋利的牙齿,两只门牙向两边吐露,借以表现老虎的威武。
凤翔民间制作布老虎,用的是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用料方便,色调鲜艳,在造型上夸张变形,重在寄情寓意,追求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的特色,达到了怡情寄趣的目的。它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心态,还具有装饰效果,强调喜庆色彩。特别有趣的是,这种布老虎除了虎头上那个“王”字可以代表老虎的兽中之王身份外,那圆凸的眼睛,直端的耳朵,弯曲上翘的尾巴,粗短的腿和猫相差无几。它既能使人感到虎的威武雄壮,又能使人感到猫的娇态天真。圆鼓鼓,胖乎乎,十分讨人喜爱。
凤翔民间的布老虎色彩多以红、黄色为主,黄、红色是凤翔民间传统文化中喜庆和吉祥的颜色。但也有不拘泥于黄、红两大主色调,而用黑、白、花、蓝色土布及蓝印花布料,色块对比强烈,热烈明快,使得整个布老虎形象鲜明生动。
以布老虎为主打产品的凤翔民间手绣技艺,已有几千年历史。由于受外界干扰少,因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构图简练,配色明快,绣工精致,针脚细腻、朴实、匀称、夸张,有较强的装饰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布老虎这一民间艺术品也被外来游客看重,出售价格看好。被誉为凤翔“姑娘手”的民间妇女把自己制作的布老虎带往城里或旅游景区“销售”,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
《周易·乾卦》中说:“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结合成为一个国家雄伟强盛的象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图腾,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看,凤翔民间布老虎在艺术创作上,仍然要坚持集朴素与美观于一身,要保持民族的精神和风格,依照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的特点进行扶植、发展、传承。
布软雕
布软雕也是凤翔民间姑娘布艺的拿手戏,它是利用布的软体特性填充材料,制作出的具有雕塑效果的立体艺术形象。如同雕塑一样,又可划分圆雕与浮雕两类。
布圆雕是全点体形象,一般不饰背景,以劳动人民生活中最熟悉的动物为最多,如牛、马、羊、猪、狗、猴、猫、兔等。常见的有“猫枕”、“虎枕”、“猴子报桃”、“狮子滚球”、“莲花娃娃”等。还有以十二生肖为造型的香包、玩具等
布浮雕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壁挂,单个或成组,无背衬。如虎挂、鹿挂、双头驴、金瓜挂、青蛙戏蛇挂、桃挂等。另一种是利用平绣与绑扎相结合来增加立体感而成,依附于日常用品的作品,如:五毒裹肚、月娃帽圈、虎头鞋、耳枕等,都将动物或花、果、木凸浮起来,栩栩如生。
虎头鞋
虎头鞋是凤翔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因鞋头绣有虎头形象,故称为“虎头鞋”。此外,由于鞋上的纹样又像生活中的猫头,在民间又称其为“猫头鞋”。
虎头鞋造型美观大方,虎头纹样夸张却不失本真。它不仅是一种极富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还具有实用价值,更是寄托着人们种种美好祝愿的吉祥物。凤翔民间的虎头鞋一般由外婆在孩子过百日时送出。外婆通过这双精心制作的鞋子来表达对外孙的疼爱,同时更期望虎头鞋能为孩子驱邪纳福,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像小老虎一样健壮。
虎头鞋做工复杂,手艺纯熟的老人做一双鞋子也需要七八天时间。做虎头鞋首先要打袼褙。袼褙是将碎布头用糨糊一层一层贴在衬纸上粘连起来,再放在阳光下晒干。打好的袼褙表面平整,质地较硬。虎头鞋有专门的鞋面和鞋底样。依袼褙外侧所贴的鞋样剪下大小相同的袼褙,就可以开始做鞋面和鞋底了。为使鞋子看起来喜庆,虎头鞋面的料多选用深绿、大红等鲜艳的颜色,材质多为绒布、棉布、绸缎等。
缝制虎头鞋,需要用到刺绣、拔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老人们的针线笸篮里不仅有红、黄、蓝、黑等各色丝线,还有小珠子、小扣子等小饰品。不同颜色的丝线相互搭配,再用珠子或扣子做老虎的眼睛、鼻子,这样的鞋子往往更受欢迎。传统虎头鞋的虎嘴、眉毛、鼻子、眼睛基本全为手工绣制,采用大量的粗线条表示老虎的威猛。这样的绣法虽然十分夸张,但是绣出的老虎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绣好底花,再用绒线盘成小绒球缀在上面,这样装饰出的虎头威猛而不失活泼。
纳鞋底也是个技术活儿,要把四五层用袼褙剪成的鞋底用细麻绳纳在一起,外层还要沿边包上白布条,这才算做成千层底儿。千层底儿吸汗养脚,内层柔软舒适,非常适合幼儿穿。纳鞋底的针法也有讲究,有“九子十成”花或“连年有余”花。“九子十成”花是在鞋子上插空纳上九朵菱形花,称为九个“圆子”,这样的花型寓意“长长久久、圆圆满满”。而“连年有余”花是在鞋底中心位置纳上一朵莲花图案,以此祝福孩子幸福美满,好事连连。
绣好的鞋面与鞋底再用搓好的白棉绳纳在一起,一双虎头鞋就基本成型了。然后需用布条做成两个大鞋提缝在后鞋帮上,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穿鞋,还可以看成是老虎的尾巴,真是实用又美观。
虎头鞋在凤翔民间历史悠久,于何时起源已无从可考。在老人们的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虎头鞋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个小伙子无父无母,家境十分贫寒,但他心地善良,常常帮助身边的人。一天清早,一位老奶奶昏倒在他家门前,他看到后急忙把老奶奶背进屋里,并请大夫为她治病。老奶奶身体好转以后对他十分感激,临走时送给他一幅画。小伙子打开画一看,上面画着一个正在做鞋子的漂亮姑娘。他很喜欢这幅画,就把它挂在墙上。到了晚上,只见画上金光一闪,画里的姑娘竟然走了下来。姑娘说:“我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喜欢你心地善良,将来与你相会。”于是他们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年后,那姑娘生下一个特别可爱的孩子,叫小虎。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事被一个恶霸知道了,他就带着家丁抢走了姑娘。这晚,小虎作了一个梦,梦见妈妈对他说:“孩子,不要害怕。我为你做了一双鞋,明天你穿着它来找我吧!”小虎醒来后,果然发现有一双鞋子放在枕边,那鞋上綉着凶猛的虎头,他当即穿上鞋去找妈妈。恶霸正要指使家丁抓小虎时,小虎脚上鞋子突然化作两只猛虎咬死了恶霸。小虎一家又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从此,人们依样给自己的孩子做虎头鞋,以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虎头鞋反映了一种虎图腾崇拜文化。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虎的形象作为民族的图腾,不仅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体态雄壮,相貌威武,富有震慑力,给人一种大气、霸气之感,更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于是,一些氏族部落将威风八面的虎作为特殊标志和神圣护符,画在身体明显部位或服饰以及器具、武器上面,把虎视为整个群体共有的保护神顶礼膜拜。而在成长过程中,年幼的孩子不免会遇到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灾害和意外的侵扰,人们用精心制作的虎头鞋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福,为孩子驱邪挡灾。虎头鞋由此成为凤翔民间一种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生活用品。
布刺绣
布刺绣是凤翔民间最优秀的布工艺美术品,区别于布雕的布制刺绣平面造型。民间普遍流行的有:绣花枕头、绣花帕子、门帘、鞋垫、绣花鞋、绣花围腰等。刺绣布的内容很多,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瓜果、动物等,还有文字以及几何纹饰,变化多样,纹饰不一。凤翔民间刺绣不同于苏绣、闽绣,也不同于蜀绣、湘绣,它根植于大西北民间“扎花”艺术沃土中,讲究针法细密而严谨,构图丰满而苍劲,设色艳丽而不俗,造型凝练而逼真,形成了凤翔民间独树一帜的靓丽风格。
布搐香包
凤翔民间把制作香包叫搐香包,也叫搐香囊。何为搐香包,就是把香料填充在用针线搐的布包内,做出造型。这种香包一般都戴在小孩的胸前,既美观,又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香味,据说还能驱蚊虫、辟邪。
制作香包的用料是软丝布、丝线和香料。香包的造型种类繁多,动物类常见的有十二生肖,还有鸟、鱼、蝎子、蛇、蝙蝠、蚂蚱、熊猫等。瓜果类有桃、枣、西瓜、草莓、石榴、柿子等。蔬菜类有红辣子串串、金瓜、茄子、蒜头等。用品类有棋子、元宝、花蓝、绣球、荷包、粽子、灶干粮等。人物类有猪八戒、孙悟空以及戏文人物等。香包的特点是小巧玲珑,稚拙有趣,不事雕饰,栩栩如生,自然逼真。
布 拼
凤翔民间把布拼工艺叫斗花,即用一块一块的碎布,溶入自己的审美意识,按一定规则拼接成具有艺术品味的且有价值的作品,常见于座垫、桌布、马甲、壁挂等。拼图形式五花八门,各有千秋,琳琅满目。有三角形、田字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花瓣形,还有刻意而成的其它各种美术图案,看上去真可谓天然雕饰,栩栩如生。
檐角兽
在凤翔民间古建筑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动物造型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凤翔工艺美术的一大特点。
这些动物造型一般叫做“屋脊走兽”、“飞檐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
凤翔民间古建筑大多为土砖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料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如果毫无保护措施,则容易被大风吹落,因此,民间工匠用瓦钉来固定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的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凤翔民间制作、烧铸檐角兽的作坊至今有小渭村、槐原、竹园等村。据工匠介绍:唐宋时,凤翔民间古建筑檐角上还只有一个兽头,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仙人骑凤”,凤翔民间也叫“仙人骑鸡”。这个“仙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在檐角的最前端?为什么骑着凤凰?民间对此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一种说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就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寓意如果再往前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种说他是齐冥王,在位期间,不务正业,昏庸无道,所以遭到百姓的憎恨和珍禽异兽的穷追猛打,他被追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再往前迈一步,就有可能掉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至于为什么仙人骑着凤凰,传说齐国的国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突然大鸟飞到眼前,国君急忙骑上大鸟,才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他放在建筑物的脊端,寓意逢凶化吉。
在仙人之后排列着一队蹲坐的动物造型,其数目是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多为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用九个来举例,它们依次是:鸱吻(龙的九子之一)、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其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鸱吻:喜欢四处眺望,因此在檐角的前面。
凤: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史记·日者列传》记载:“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凤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天马、海马:象征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人说为龙的九子之一。传说能食虎豹,有率从百兽之意。
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传说它能辨别是非曲直,独角,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斗牛:传说是一种虬龙,《宸垣识略》记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传说也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吉祥物。
行什:一种带翅膀的猴面人像。
因为古代凤翔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因此檐角装饰采用了传说中能避火的动物造型。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蹲坐檐角,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
泥 塑
泥塑是凤翔特有的民间艺术“绝活”,也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原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制品之一。凤翔民间最初俗称“耍货”。据考,从汉朝、唐朝出土的墓葬中均发现有陶人的陪葬品,足见其历史之久远。传说凤翔泥塑始于元末明初,流传民间已有六百多年之久。据说朱元璋部将李光建曾率领自己的部队驻扎在凤翔的一个村庄,因为它的部队的番号为六营,故此村庄被命名为“六营村”。凤翔的泥塑主要分布在六营以及周围地带,李光建的部队中大多是来自江西籍的士兵,他们在此守营,利用闲暇之时,用当地泥土(俗称“板板土”)加之自己掌握的制陶技术制作各种泥活做玩具(俗称“泥娃娃”),就是初期的泥塑,这为泥塑的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兵士转为当地的居民,这些人不想丢掉祖先传下来的手艺,重操旧业,制作泥活(泥娃娃)。这些居民先是走乡串村,用泥活换米换面,或逢年过节走村串户卖给孩子们作“耍货”,或在庙会、集市上贩卖,当地的人会购买拿回家,用以祈福、镇宅等。
六营村是凤翔泥塑的发源地,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村的泥塑逐步发展成为当今兴盛的文化产业。六营村著名的泥塑艺术家胡新民先生投资建设的凤翔巧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已达十五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集学习、实践等等为一体,拥有现代化教室一间,民间工艺展室五间,生产实践场十五间,年设计制作泥塑、皮影、陶艺、版画、布艺、社火脸谱、草编等20多万件手工艺品。
泥塑作为艺术品,其色彩主要分为彩色和素色,而以彩色为主。种类以花、草、虫、鱼、祥鸟、瑞兽、神话、风俗人物为主的意象造型,以圆雕和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共有上百个品种,三十多个规格,大到数米,小则几厘米。在造型上具有汉唐的丰满圆滑与悍猛,又有远古饕餮纹饰与图腾文化的神秘和古朴、憨态可掬,粗中有细,生动活泼。并以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威武可爱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而称道。有古香古色之风、大俗大雅之韵、饱满热情之美。
凤翔泥塑“平安马”、“富贵羊”、“福寿猪”分别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为2002年马年、2003年羊年及2007年猪年邮票。“坐虎”荣获2009年“山花奖”。2008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
凤翔泥塑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荣获首届中国旅游产品设计大赛金奖、首届中国吉祥文化艺术节金奖和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银奖等40多个奖项。
西府泥塑制作工艺流程分为:
(一)制作毛粕:现采集海龙山沟里的泥土(俗称板板土,也称观音土),这种土无杂质,没沙粒,粘性好。置放在木板或石头上,砸细、捣烂,撒上清水,使其湿透,过一、二个时辰后,在泥内加适量麻筋纸(或棉花),然后用脚踩或用木棒反复捶打,直到纸絮(棉絮)在泥内分布均匀时,再用双手举泥在板上用里摔掼,至泥成块,再掼成长方形,以备捏制用。
(二)制作模型:为了继承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充分发挥各自的灵性,常常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在手捏的基础上,借助用柏木制成的各种尖、圆、扁、方、斜、凹、凸和多齿等大小不同的工具,通过点、按、挑、刻、画的手法和泥点、泥线的堆积去塑造各自认为最美的形体,制成模具。制模时,选一块平地,放上造型,外延二指宽处用泥圈(以防石膏外溢和确定模具厚度),为防止石膏与造型粘连,浇前要在造型上涂抹一层植物油,然后用石膏糊反复浇造型,使其外壳不断加厚成型。石膏干枯后取出(或捣烂)原有造型,留下石膏壳便成模具。
(三)沾合成型:先将纸筋泥撕成块状,擀成圆饼,将泥饼覆于模具上,按照模具凹凸、深浅形状,用手反复挤压泥饼,使泥饼与模具紧贴,然后撕掉边沿多余泥饼,凉晒至七成干后,在模具内取出泥色原坯即可合抔(除挂片外),其余泥塑各种品种,一般由前、后两片分别捏制,然后合而为一,成为整体。合抔前,要用泥条贴于单面原坯边沿,对茬粘合。
(四)精心修模:将成型泥色毛坯用刀、竹等工具和水、泥等材料,经过手的功能剁尖、填平、抹光,再用砂纸打磨,以显露作品的气势和神韵。
(五)粉洗阴干:用清水搓洗泥抷,使表面湿透,再用白粉(即本县城西灵山脚下粉墙用的白土,采回后砸细、过筛,每斤加水半斤,干胶一两,经手揉捏、棍搅,反复多次即成)汤浇灌和细砂纸打磨,反复三次,使表皮白亮。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一个小时。
(六)出线装色:出线也称勾线。装色也叫素绘。是在全白的泥胎上一墨到底。各种线条的勾勒,要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动物的情态。
(七)上光彩绘:先是以白描的形象为基础,在其上面分别区域填充各种形象素材。按照泥塑品种的结构造型和审美情趣设计色块或线条,而每下一笔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皮 影
凤翔皮影,民间俗称“灯影戏”,也叫“牛皮灯影”。它是民间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有“电影始祖”之美称。
凤翔民间从事皮影的艺人一般分为演戏者和皮影制作者,历朝历代都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凤翔是皮影的发祥地。尤其是虢王镇万封村的刘氏(刘改成)曾是雕刻皮影的名艺人,在凤翔民间独树一帜。其子刘军虎传承父业,雕刻的皮影精益求精,其制作的皮影作品名声大振,产品至今远销海内外。
凤翔皮影产生于汉代的长安城,据《海阳竹枝调》诗云:“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话见李夫人(汉武帝的宠妃)。”唐宋时期皮影戏流传于关中道,尤其在凤翔民间盛行,其艺术创作吸取了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和风格,也从秦腔戏、民间社火中吸取营养,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大观园中的一绝。此后,皮影戏的演技和雕刻艺术都有大的发展和创新,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戏剧形式。观众在看戏的同时,也欣赏皮影的制作艺术。凤翔皮影称西路皮影,刘氏皮影则是西路皮影的代表。
据说刘氏从小就心灵手巧,五、六岁时就非常喜欢刻木章子玩。一天,村里来了个戏班子演出灯影戏,亮子(影幕)那些色彩斑斓、活灵活现的皮影人物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边看边用笔在烟盒纸上将人物造型画下来,回到家中后,寻来老人们废弃的“花花牌(牛九牌)”,压在烟盒下就用刀刻了起来。那时的刘改成只是玩耍,当时根本没有想到从此以后就与皮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学刻皮影长达六十多年。
1958年,17岁的刘改成跟随刻木章子的师傅,进入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工艺美术综合厂,正式学习皮影雕刻艺术。两年后回到凤翔老家,专门钻研起皮影雕刻艺术。
皮影人物的造型结构和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每一个人物都分为头、身、臂、腿等部件,单独刻好后再用线把各部件组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身段,头部暂不与其他部件组接,演出时根据戏剧剧情的需要安置在合适的身段上。人物的肩部和双手部位各系一根细竹子棍,名叫挑杆,供演出时挑线手操纵。有幅对联形象地说:“一张皮成王成侯,三根竹能文能武。”皮影演出除了需要雕刻的30多公分高的人物外,还要配以桌、椅、台、案等日常用具和龙、虎等动物及车、轿等道具,也还要有山、树、花草、亭、台、楼、阁等背景道具,这些用物都需要从事皮影雕刻艺人提供。刻制皮影要选用上等的牛皮,经过刮薄、拉展、晾晒、雕刻、着色等24道工序后才能完成一个物件。手工雕刻一个物件,至少要刻3000多刀,一般采用阳雕阴刻、明暗凿纹等方法。
刘氏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能刻皮影,也是演灯影戏的全把式,能挑线、唱戏、敲锣打鼓,还能拉二胡。他大胆创新皮影造型,对人物各部位的比例确定得更为合理,从视角上接近于人体的真实。他运用自己掌握雕刻行业多种技艺的长处,在皮影刻制过程中引入了其他有用的手法,使皮影更加有了观赏性,使皮影作品富有金石感,赢得了专家学者的好评。他在染色上改进工艺,染的色彩不褪色。2003年在接待《华商报》记者时,拿出了40多年前亲手刻制的皮影说:“这东西再过几个40年,也绝不会褪色。”他对过渡色的运用,更是皮影界的首创。刘氏刻制出来的人物、景物图案造型精巧,生动传神,男性浓眉大眼,女性柔婉妩媚,文臣武将、才子佳人形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皇宫大殿、绣阁书房、军营帅帐、花木怪石既逼真,又有诗画般的韵味。六十多年的捉刀生涯,使他的手骨节粗大,以致常开玩笑说:“我的手皮还不如牛皮细。”
改革开放后,刘氏皮影在海内外有了名声。他作为一名著名艺人,吸引了法国、日本等国的艺术家及国内的艺术家、艺术院校的师生络绎不绝前来拜师学艺,临行时一般都要购买他的皮影作为收藏品。《人民画报》《华商报》《中国民族报》等曾对刘氏皮影作了专题报导。1989年,他的作品《马靠》、《小生雪花氅》、《龙袍》、《小旦》等被送到大连参展,其作品获全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佳品。本人获名艺人荣誉证书。2002年4月,凤翔县人民政府授予刘改成“文化示范户”称号。同年,他继承父业,率领全家人来到县文化馆,率先创办了“凤翔皮影制作中心”,收几十名学徒,进行皮影艺术的研究和开发。近年来,刘氏皮影年产量达8000多件,其中《皮影——藩王靠子》荣登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个性化邮票。
窗 花
剪纸是凤翔民间妇女自古以来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它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大年初一,孩子们成群结队燃放鞭炮时,姑娘们则呼朋引伴串门子,兴致盎然地欣赏、品评各家的窗花及糊窗子的技巧。尤其是娶新媳妇,从窗子、炕墙、顶棚、迎亲花桥,甚至有些嫁妆,全都要用剪纸装饰一番,借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当人们走进新房参观时,,就好像进入剪纸艺术展厅一样。
凤翔民间剪纸艺术,经过历史变迁,始终以其清素、典雅、严谨、淳朴的个性凸显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其艺术手法分阴剪、阳剪、剪影、染色等。从类型上分为窗花、炕围花、顶棚花、碗筷花四大种。
窗花是民间流传最广、用量最大一种剪纸。凡春节、嫁娶、祝寿等喜庆之日都要换贴新窗花。窗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传统的喜剧故事、人物、花卉、鸟兽、虫鱼、瓜果、山水、器皿等。也有以谐音比喻的方式来寄托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窗花分亮格和暮格两种。亮格也叫烟格,一般是把剪好的和窗格一样大的剪纸直接贴在窗格上,既能使房内光线明亮,又能使居室空气流通。暮格是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白纸上后,再糊上窗格,窗花与白纸相互映衬,见光现影,别有一番情趣。糊窗花非常讲究,从布局上一般在窗子的四角都是对称的红色亮格,中心也是以红色为主,大多镶有白色玻璃,象征心明、透红、四季红。能否将严格窗户布置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那就要看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有的注重色彩的斑斓艳丽,有的则考虑内容完整协调。主人们选择各自喜爱的题材,或百鸟朝凤;或八仙过海;或琴棋书画;或戏剧故事,以使每面窗户的剪纸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内容。细看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千姿百态的造型,真是妙趣横生,耐人寻味,似乎给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极其古老的故事。
炕围画
炕围画是凤翔民间文化中一种地域性很强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壁画、建筑彩绘和年画的复合体。自古以来在凤翔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自上古以来,凤翔农村的家家户户都用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因极易起皮脱落,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调以胶水,在环炕的墙上涂以高于两尺的“围子”,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免遭了脏衣污物之累。
实用性有了,但无美感。于是人们用彩色剪纸以简单的线条边饰,中间再剪贴几枝兰叶梅花,果然悦目。就这样,最初形式的炕围画便出现了。
后来,由于众多给宫廷庙宇进行彩绘的画匠投身此业,各种建筑彩绘图案、表现形式也被大量借鉴和引进。而民间木板年画在凤翔城乡的盛行,各种画作图譜的刊印流传,又为炕围画的内容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蓝本”。到了清代,炕围画的表现能力日渐成熟,形式格局逐步完备。
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即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各种画面空间,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具繁简对比、主从相映的丰富表现力。环炕的墙上是炕围画的主体,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炕围画的高度一般为两尺左右,现在由于房屋建筑日渐高大宽敞,炕围画亦有逐步增高之势,长度依照炕的大小而定。
炕围画画面空间、边道以外的空间部分所剪纸色彩称为“底”。凤翔民间常用红棕色,红火浓艳,强烈醒目,也有用绿色,素雅大方,清新悦目,二者各具其妙,各有千秋。
边道图案剪纸是炕围画的精华所在,对炕围画的形式和风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评定一套炕围画的优劣高下,亦多以此为标准。
边道的种类极多,相当一部分剪纸是由具有吉祥如意的图案纹样反复连续而成。常用的有褪色边、玉带边、竹节边、冰竹梅边、卷书边、万字边、狮子滚绣球边、富贵不断头边、夔在套蝠边(蝙蝠寓福)、暗八仙边(八仙手持的道具)、鹤寿边(白鹤与各种寿字)、金玉满堂边(金鱼加水草水纹)……或古朴、或新颖、或简洁、或精细、或平面展开、或立体凸显、或强烈明快、或平和含蓄,可谓是百色白样,美不胜收。每套炕围画边道的繁简多寡不尽相同,但都是有机组合,相映成趣。如果再仔细体味其中吉祥喜庆的寓意,那更是如嚼橄榄,余味无穷。
同边道相配的还有几种适合形图案纹样,所剪纸画在画面空间两旁的围“卡头”,设在第二组边道下面角隅处的称做“角云子”,这些剪纸图案都是“细炕围”的附加装饰,具有锦上添花之美。
画空也称“池子”,是炕围画的点睛之处,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图案。其表现内容丰富,人物、花鸟、山水、风景无所不有,表现手法多样,工笔重彩、水墨写意、木版画、年画、装饰画、书画等多元并存。
画空内的人物旧时多取材于历史典故、话本传说,一般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太公钓鱼”、“苏武牧羊”、“四美图”、“八爱图”、“二十四孝”等。现在则多选用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如“嫦娥奔月”、“麻姑献寿”、“鸳鸯戏水”、“貂蝉拜月”、“白蛇传”、“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打金枝”、“金水桥”等。有的是各种“选段”的集锦式“会串”,有的则以“连台本戏”来表现。
花鸟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画空内容,常剪纸画的有“莲生贵子”、“锦上添花”、“六合同春”、“岁寒三友”、“牡丹富贵”、“孔雀开屏”、“荷花娇艳”、“鸳鸯比翼”、“松伴白鹤”、“竹拥熊猫”、“蝶戏秋菊”、“鹊闹冬梅”、“兰花沁香”、“山茶吐蕊”,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花瓶中插月季花.则是“四季平安”……真是花团锦簇。喧闹的春色,时时化解和抚慰着人们饱受生存之累的心境;勃勃的生机,常常激发着人们热爱生活的兴头。
剪纸画空内的山水画多为高山奇峰、飞瀑流泉、碧树烟云。风景画则多是各地名胜,如北京的颐和园、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桂林的山水、太湖的渔歌帆影,以及由此变化而来的青山绿水、楼台亭阁、长桥曲栏、绿树白云等。
因为这些题材和内容寄寓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希冀,故而备受喜爱,并作为“保留节目”长盛不衰。由于这些画面都以饱满的构图、艳丽的色彩、生动精细的刻画而引人注目,故而享受着主人们的“重点保护”。有的是以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罩,有的则专门用一个“菱箭排排”挡尘御气。只有在亲朋好友上门或左邻右舍相聚时,方才展示夸耀,其珍爱之心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可以窥见凤翔民间炕围剪纸画的地方特色:集品类众多的艺术形式,容五花八门的表现手法,纳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真可谓倾其所爱、尽其所想、反复铺陈、叠加组合,形成了大艳大素、大雅大俗的美学品格。
顶棚花
顶棚花,主要用于新婚洞房内顶部的图案剪纸。以象征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的孔雀、凤凰、蝙蝠以及花卉、瓜果相间盘绕的图案为内容。顶棚正中为大型龙凤与花卉构成的团花图案,周围再布设一些面向团花的单体图案,四角为三角形的云角剪纸图案。
碗筷花
碗筷花是用红纸剪好后,再用黄纸衬底。碗花的内容一般是由枣、桃、核桃、石榴等果实图案,长方形,与筷子等长,宽约五公分。凤翔民间习俗,青年男女成婚后,新婚夫妇二人在第三天回娘家或婚后第一个春节到岳父家拜年时,娘家要给女儿、女婿一双或两双碗筷,碗内装有米、面、核桃、枣,把剪好的碗花、筷花分别贴在碗口和筷子上,新婚夫妇带回去后,将碗花、筷花贴在自己新房内窗扇后面的墙壁上,以象征娘家祝愿小夫妻生活美满、早生贵子。
草 帽
草帽是凤翔民间草制工艺品种类之一,其历史悠久,享誉世界。据《凤翔县志》记载:“凤翔县草制工艺品起于北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的技艺与刺绣、布制品一样都出自西府民间女人之手。民间流传着“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之“三绝”歌谣,足见凤翔民间姑娘手之巧夺天工。
草帽是凤翔民间草制工艺品中的领军产品,它以当地出产的麦秸为原料,用手掐辫子编织,习惯上称之为“草编工艺品”。
凤翔民间姑娘编织草帽,外形朴素美观,质地轻便结实,价钱便宜,经济实惠,主要用于自戴或馈赠亲友,多余部分则由商贩收购、贩卖,畅销国内外。
按照凤翔民间的习俗,男女在定亲后的头一个夏天,姑娘要给自己的心上人送一顶草帽,以表明自己的手艺。新婚后第一个夏天,新娘的家人要给新郎“换夏”。民间就有“麦稍黄,女看娘,油糕粽子娘先尝。二细草帽郎戴上,女儿夸娘好心肠”的歌谣,(‘二细草帽’是凤翔民间最上乘的草帽)。待忙罢后,新郎便要带上瓜果、油糕、粽子等礼品,陪着新媳妇去看望新娘的老人,问候安好,报告自己家的麦田收成,免得老人操心。在新娘回家时,新媳妇的家人要给新郎送一身衣服、一双鞋、一顶帽子、一把扇子,以示家人对新女婿的关怀,其中帽子必须是草帽。这顶草帽暗示为新郎遮风避雨,更是为了显示姑娘的一双巧手,好让新郎在人前夸耀。
草帽的主要原料是麦杆,制作前要精选麦杆的上茎节。凤翔民间女人一般在麦收碾打时,将收割回来的麦子中未经雨淋、白亮、粗细适中的麦杆先挑选出来,轻轻甩打掉麦粒,放置在干燥处备用。待麦子碾打结束后,利用傍晚闲暇时,再拿出来掐掉根杆和顶端部分,再去掉叶梢,只留茎节,按粗细、色泽分类置放,以待备用。西府女人们称此为“挑麦秆”。接下来便开始编制辫子,民间又称“掐辫子”。掐辫子时,先用清水将麦杆浸泡数小时,直至麦秆泡软为止。然后再像姑娘家梳帽辫一样编成辫子。辫子分四根头或五根头或七根头。式样有直辫、狗牙辫、拐角辫等。由于麦秆有粗的,也有细的,辫子又可分为粗辫、中辫(民间人称‘二细辫’)、细辫等多种。西府民间妇女掐辫子成为传统习惯,一般女孩子到了五六岁便跟上母亲学掐辫子,七八岁时就已经成为掐辫子的行家里手。每当忙罢场光,又逢七月流火季节,女人们便乘仲夏之夜,明月初升,乘着习习凉风,提一个麦草编织的草盖儿,抱来一捆捆长长的麦秆儿,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掐辫子。有时候聚在一起开会,或赶庙会看戏,他们也会在腋下夹上一大把浸泡好的麦秆,胳膊上盘上几圈辫子,一边看戏一边掐辫子。
辫子掐好后,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簪草帽。先用白线串针,由细辫盘顶连缀,随着盘出的圈加大,用的辫子依次加粗。如果簪的草帽是作为馈赠之物,则除过盘顶用细辫外,其余部分全用中辫,就是民间人所称道的“二细草帽”。狗牙辫主要是用来作装饰的,一般是给孩子们戴的草帽使用,一位装饰,二为通风透光。狗牙辫和拐角辫也有染上颜色的,则更为美观好看,一般染红色,也有染绿色和黑色的。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簪好的草帽用碗括去辫子上的硬楞,将帽沿压平,再用硫磺熏白,这样,一顶草帽才算正式完工。
凤翔民间传统的草帽,其形式接近“礼貌”,有帽顶,有帽身,民间人叫“帽壳庐”,有帽沿,为了遮阳蔽雨,帽沿簪得比礼貌宽,一般有12—15公分。还有一种专为老年人簪的草帽,极其轻巧,且非常透气,只是外形简单,没有什么讲究。这种草帽一般用粗辫子簪制,整个帽子不分帽顶、帽身与帽沿,呈广角锥体。在帽子里面,用粗辫簪制一个一寸多高的圆圈,叫帽圈,或直接购买用竹篾编好的帽圈簪上。也有在帽子中间饰以狗牙辫或拐角辫的,则更为轻巧,其形极像伞形蘑菇,民间人称此为“麦卷卷草帽”。
解放后,一直到六十年代,凤翔成立了外贸公司,开始收购草制工艺品,并组建了“草制工艺品厂”,专门从事加工生产草帽,除掐辫子由手工进行外,其余工序全由机器代替,最终形成了规模生产。加之有了专门研究的技术人员,草帽及其其它草制工艺品种类增多,增加了漂色工农帽、花色半沿帽、女式太阳帽、鸭舌青年帽、花色童帽等帽子,还增加了大提篮、小童篮、方篮、圆底篮等各式提篮和洗衣桶、柜垫、果盘、门帘、纸篓、盒套、扇子、玩具等生活日用品。为了适应出口需要,制作工艺逐步由粗到细,使草编制品变成了工艺美术品,出口到东南亚、太平洋沿岸国家以及美国、英国、丹麦、瑞典、德国等,成了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
马勺图谱
马勺自古是凤翔民间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以其舀水饮马而得名。它的材料以木质为主,状如圆口,带手把为一体。随着时代的演变,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民间铁器、塑料制品的广泛运用,木制马勺随之淘汰。
马勺图谱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凤翔民间艺人受其感染而传承,但起步较晚。不少艺人起初在民间剪纸、刺绣等手工艺术的陶冶下,对绘画、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赋予马勺以艺术色彩,他们以戏剧、社火人物脸谱、龙、凤、福、寿、花、鸟、虫、鱼等图案刻绘于马勺背面,使其成为装点建筑物及居室的工艺美术品,并寄予其祈福、纳祥、镇宅、避邪的美好愿望。
凤翔民间马勺图谱传承最具代表性的艺人和作品,当属凤翔糜杆桥镇的李耀。他从1992年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刻绘马勺脸谱的艺术创作之中。他以木马勺、木铲子、木梭子为载体,刻绘出《五福捧寿》、《五子闹弥》、《仙凤腾飞》、《龙凤呈祥》、《连年有余》等数十种图谱。他刻绘的直径约80厘米的一个大马勺和九个小马勺插花组成的一套长征纪念马勺被延安革命纪念馆收藏。这套马勺镌刻有毛泽东的《长征》、《沁园春·长沙》、《清平乐·六盘山》、《江西月·井冈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忆秦娥·娄山关》等六首诗词。他创作绘制的社火马勺脸谱《炎帝》,登上了由宝鸡市邮政局邮资票品局设计的宝鸡个性化宣传邮票。他一跃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民俗艺术研究院、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宝鸡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先后多家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宣传报道,他成了享誉凤翔大地独树一帜的马勺图谱传承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