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人教版电子版(语音版朝花夕拾)(1)

早期小孩酥糖纸

朝花夕拾人教版电子版(语音版朝花夕拾)(2)

早期大白兔糖纸

朝花夕拾人教版电子版(语音版朝花夕拾)(3)

“狠打美国飞贼”糖纸

相信不少人儿时都集过糖纸,但很少有人能坚持这份爱好。谁能想到,如今老糖纸摇身一变成了令人心仪的藏品,一片未泯的童心,竟为糖纸藏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精致美观的设计

出于对糖果的喜爱,过去的孩子们总会爱屋及乌地收集糖纸。孩子们将糖纸夹在厚书或者大本子里,互相欣赏玩味,那份翻看糖纸时的喜悦心情至今令人记忆深刻。

糖果最早是没有包装纸的,人们把糖果装在糖罐里,食用时还需用到勺、碟等工具,以免糖果被污染。到了20世纪初,随着现代糖果业的兴起,糖纸开始出现,包装日臻精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族小工商业者及外资企业纷纷开设糖果厂,出于竞争的需要,厂商非常重视糖果的包装设计,许多糖纸图案出自名画家之手。民国早期的糖纸,以脸谱、美女图案居多,常绘有一泳装或旗袍美女手持团扇含情脉脉。民国后期,也许是意识到糖果商品的消费者多为孩童,所以厂商在包装设计上开始广泛使用卡通图案,比如上海伟多利食品厂以及爱皮西糖果厂生产的各色“米老鼠”糖纸,在当时看来非常时髦,风靡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糖果业蒸蒸日上,形成了上海奶糖、北京酥糖、广州果糖的特色产业格局。1959年,“大白兔”奶糖在上海诞生,红、蓝两种颜色简单搭配、质地柔韧的薄膜纸里,包裹着一颗饱满的奶糖,包装纸鼓凸的中间部位,正好将一只可爱活泼的兔子展现出来,生动自然,深受人们喜爱。1963年,北京第一食品厂创制的红虾酥糖也极负盛名,它以黄色的包装纸,以及其上鲜活的红色大虾图案被人们所熟识。此外,还有一种非常著名的花生牛轧糖,糖纸蓝白相间,中部绘有饱满的花生,其中还有商标,最下面有生产厂家名称。糖纸设计简朴大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特色。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糖果是招待宾客和年节时的珍稀食品,所以厂家在糖纸的设计上也格外讲究,当时有的大厂家甚至有自己的设计师和画师,诸如赵宏本、贺友直、戴敦邦等画家都曾绘制过糖纸图案,例如红白相间的“上海奶糖”糖纸就是戴敦邦绘制。画面上一位小姑娘在倒水洗衣,两侧则用精巧的小铲和小桶图案作为点缀,十分经典,此类作品被藏界称为“糖纸画”。

浓厚的时代气息

糖纸收藏可不是儿童的专利,近年来,一些上岁数的人也开始重新收集糖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怀旧。这些老一辈人所收集的糖纸多来自上世纪50至70年代。这一时期的糖纸大多以红、黄、蓝、白四色为主基调,图案尤为丰富,包装设计上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如上海大庆糖果厂出品的“狠打美国飞贼”糖纸,画面上一位民兵扛着机枪,在画面另一侧,一架冒着滚滚浓烟的轰炸机正在坠落,时代气息非常浓厚。

老糖纸上除了图案和品名外,标语也是一大特色,如天津市百货公司出品的“葡萄糖”糖纸,画面左侧是一颗闪耀的红星和一本书本,右侧是成熟的麦穗,中间有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下方是一串葡萄。国营上海儿童食品厂生产的奶味蛋白糖,糖纸底色为红色,上半部分是两个系着红领巾、手拿课本的小姑娘,两侧是盛开的向日葵,下半部分是“奶味蛋白糖”五个大字,中间印有“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八个大字。上海红卫食品厂生产的香蕉蛋白糖,糖纸底色为黄色,左右两侧分别印着香蕉、手扶拖拉机、铁塔等图案,中间是一位坐在小板凳上读书的女青年,旁边印着“天天要学老三篇” (“老三篇”即《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的字样。国营上海汽水厂生产的杨梅奶糖,糖纸左右两侧各印着三颗金色的花生,中间的黄底色衬托出一个手拿书本的女青年半身图案,上方写着“读毛主席的书”六个红色大字。南昌市糖果厂生产的香蕉香糖,糖纸两侧印着香蕉图案,糖纸的上方是一个右手握着步枪、坐在地上看书的女兵,旁边是一个练习射击的靶子,下方印着“不爱红装爱武装”字样。

一些老糖厂还曾为重大纪念日专门生产过特色糖纸,如为国庆20周年时出品的“大庆”牌糖纸。这种糖纸以红色为主色调,主图为三面鲜艳的红旗,上面悬挂一只大红灯笼,灯笼上的数字“20”清晰醒目;两侧副图为排列整齐的红旗随风飘扬,加上腾空而起的气球,烘托出一片节日气氛,充满了喜庆感;黄色的辅助运用,将汉语拼音“DAQING”“NAITANG”及相关汉字衬托得尤为夺目,既突出了商标品牌,又彰显了节日盛况,可谓设计精巧、匠心独运。

上世纪80年代后,糖果种类更趋丰富,除水果糖、奶油糖外,什锦糖、可可糖、人参糖、话梅糖、软糖等品种也相继出现,糖纸包装图案也从政治题材转为生活题材了。后来基于技术进步,糖果的包装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到现在很难再见到用蜡纸、玻璃纸和电光纸包装的糖果了。

可观的商业价值

关注糖纸收藏的成年人,不都是为了怀旧,有的是为了寻觅其中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老糖纸的收藏者日渐增多,老糖纸的价格也逐年走高。大多数老糖纸都是几十元一张,罕见的则涨到几百元乃至几千元,比如一张标注着“1966年12月27日”的糖纸,标价竟达3500元。

一些藏友专门在古玩市场上搜集存量少、品相好、价格适中的糖纸,但单张糖纸的价格上涨十分有限,只有成套或者图案有深刻纪念意义的糖纸才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比如八张一套的“采芝斋”糖纸,市场价达2200元。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糖纸居多,但有价值的糖纸多集中在上世纪30至70年代间,所以非老、非罕的糖纸就不要花重金去购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