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经过军委和国防部再三考虑,由彭德怀、罗荣桓等人主持,开始了军衔评定的工作。

然而在评定等级的时候,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却让负责人罗荣桓犯了难。

他从1930年起就是师长,新中国成立后还是个师长,几个重要的革命进程中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在八路军时期的老战友王震被评为上将,他当时的下属文年生成了中将,到了他这里,众人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评定。

那么,这位“师长”到底是谁?他最终又被评上了什么军衔呢?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1)

三年成师长

这位做了二十年“师长”的传奇人物名叫刘子奇,1900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廖家湾村。

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出身贫苦的底层人民一样,刘子奇的童年生活也是在忍饥挨饿中度过的

家里人口多,又没有什么赚钱的营生,原本有块薄田也被地主层层搜刮了去,刘子奇小小年纪就跑出去给人当学徒,拿一点零碎的工钱回来贴补家用。

后来他长到15岁,有了些力气,就去附近一家织布厂当工人,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能勉强温饱,就在他以为自己一辈子就要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了,时代的激变让他看到了一点希望。

1926年还处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子奇看到了到浏阳剿匪的共产党人,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对百姓和和气气、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2)

刘子奇印象里当兵的都是颐指气使,吆五喝六,哪里见过这样的军队?立刻就对他们萌生了好感。

后来在逐渐接触中他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

他不识字,通过几位共产党员的介绍了解了共产主义的大概,听他们讲起俄国十月革命,讲起外面的世界,刘子奇的内心充满了憧憬。

经过一番考虑,刘子奇不愿意这么庸庸碌碌地度过余生,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共产党口中的“革命战士”,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经过一番考虑,1927年4月,他带着昂扬的斗志加入到共产党的怀抱中。

然而此时的斗争形势突然严峻起来。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3)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彻底失败,而共产党人几乎在一夜之间遭受到了毁灭的打击。

不少同志被逮捕,被杀害,大城市的党组织严重受损,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大量人员被迫转移,雨花台上浸满了革命烈士的鲜血,到处都被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也正是在这个危难关头,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独立领导一支武装的重要性,至少不用将党的命运乃至国家的前途维系在他人身上,于是南昌起义爆发,各地相继组织了游击队以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攻击。

刚刚加入共产党的刘子奇也加入到浏阳县游击队中。

1928年4月,由于在多次游击战中出色的对敌表现,刘子奇被任命为浏阳游击队区联防队队长。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4)

到第二年冬天,又担任浏阳农民自卫军第四路指挥。

因为是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一带打游击,刘子奇充分运了地形的优势,山林草丛无一不是他藏身的地方,只要敌人没有跟进,一个眨眼的功夫他就像隐身一样消失不见。因此在很多时候,他都能对敌人实施精准打击,而且可以把队伍的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战绩优异,甚至在浏阳一带威名远扬,1930年,刚刚加入队伍三年的刘子奇成为湖南自卫军浏阳赤卫军第二师师长,开始了他和“师长”分外有缘的二十余年军旅生涯。

二十年师长

同年秋,在随红一军参与长沙会战后不久,刘子奇向组织提出了一份让人意外的申请,他要暂停在军队的工作,到随营军校去学习。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5)

刘子奇年少家贫,并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当年在织布厂听那些共产党人谈起共产主义的时候他就对读书学习充满了向往,无数次想象如果自己读得懂这些文章,看得懂这些主义该有多好。

现在随营军校的建立,正好给了他一个弥补的机会。

其实这是个不容易的决定,在军队指战员中像他一样大字不识的人有很多,他们都不在乎这些,更何况他如今在军队中发挥正好,一旦离开,不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

很多人都来劝他,刘子奇依旧坚持,后来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他如愿以偿地捧起了课本。

军校的学习让刘子奇受益良多,他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共产主义,毕业之后更加清楚地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前往江西任独立第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兼团长。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6)

之后他又先后在湘赣军区担任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第三师师长、第三分区指挥部指挥官等,兜兜转转都是师团级的职务,没有一点升迁的迹象。

如果说这还只是暂时的,那么在1934年,刘子奇在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团长期间,率领所部战士积极参与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并且相继取得胜利,在之后湘赣地区一系列反围剿斗争中,他的队伍也是一直冲锋在前,然而在1935年4月,他仅被任命为第十八师代理师长。

之后刘子奇参与了漫漫长征路,1936年10月,他所在的红六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在这之后不久,刘子奇就进入红军大学二期进行学习了。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7)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国共双方达成第二次合作,共产党人领导的独立武装工农红军也接受了改编,番号分别是八路军和新四军

刘子奇此时担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参谋长,后来多一直在河北一带主持抗日,有力打击了敌后的日军残余和伪军力量,但是兜兜转转多次调动,其职务并没有得到提升。

到了解放战争阶段,形势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他从河北被调到了东北,在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第20旅担任旅长。

解放战争阶段对于共产党独立领导的这支武装来说,是个磨炼剑锋的时代,不少后世耳熟能详的将星都是从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横空出世,或者之前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就小有名气的指战员也会在此刻大放异彩,然而反观刘子奇,好像有些后继乏力。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8)

1948年1月,刘子奇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八师师长,同年12月,任东北军区整训第二师师长,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六五师师长。

刘子奇前往四野的时候,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由各大野战军主导的令人激动不已的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也接连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很难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军功。

于是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是个分区司令,师长级别,直到1951年,做了二十多年师长的他终于成为湖南军区参谋长,第二年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

老将难封

1955年,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两年后,早在建国之初就被提起的建立新的军衔制度,对有功者进行授勋的议题再一次摆到了中央军委的案头。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9)

这一次领导人们一致通过了决议。

倒不是说打天下后要“论功行赏”,毕竟共产党人注重平等,革命血液里并没有等级差异。

当年在瑞金,在延安,领导同志们一直都和群众同甘共苦,指战员与战士们也没有很大区别,大家普遍认为,工作只有分工差异,没有等级区别。

但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想要领导一支现代化军队,不得不依赖一套完备的军衔体系做统筹,而且在很多外交事务中,军衔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1953年板门店谈判的时候,美国派出的是一位中将领衔的将官代表团,按照国际惯例,我们也应该派出同等级别表示尊重。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10)

但彼时新中国还没有军衔制度,军委专门开了一场大会集思广益,还是毛主席拍板决定:既然需要一位中将,那就临时授予好了。

最后虽然灵活多变地处理了这件事,但也坚定了中央领导们授勋的决心。

1955年,以国防部彭德怀和总干部部罗荣桓领衔,中央军委和国防部联合成立了评定小组,负责为在革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指战员们授勋。

就在评定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某一日罗荣桓对着刘子奇的履历发起了愁。

军衔评定有着严格的要求,要综合考虑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以及抗美援朝各个时期的战绩和表现,同时也要参考入党年限,思想觉悟等因素。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11)

要论战争资历,刘子奇是从国民大革命失败时起就加入了共产党,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要论战功 他也一样不落,浏阳游击队时期灵活作战,抗日战争打击伪军,解放战争期间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血战……

他在八路军359旅做参谋长时期的老战友,同级别的旅长王震是上将,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是上将,连359旅下面的717、718两个团的团长刘转连、文年生也都被评为了中将,似乎刘子奇评一个上将或者中将也恰如其分。

罗荣桓犹豫半天还是把他从这两批名单中剔除了。

上将名单一共55个位置,分别都是解放军四大野战军、八路军、新四军重要指战员或者红军时期重要队伍领袖,然而刘子奇一直都是师级指战员,在此项评比中并不占优势。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建国后还是师长)(12)

中将一共175位,绝大多数都是在各个阶段中有突出战果,或者在后续的解放战争中参与过三大战役并且建立功勋的。

然而时运不济的是,就在解放战争上将星璀璨相继闪耀的时候,刘子奇却迟了一步,并没有赶上三大战役。

因此他只能被归到少将名单中去。毕竟是多年的老革命,刘子奇比罗荣桓还要大上几岁,他深恐这样安排会让老战士寒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亲自登门。

罗荣桓将自己的来意和刘子奇讲明,没想到对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李广难封”的悲愤,他分外平静地笑了笑,甚至还安慰罗荣桓不要有任何压力。

“该怎么评就怎么评,不用特地照顾我,我也知道自己革命这些年是个什么样子,组织上能给我一个少将我已经很知足了。”

刘子奇的淡然是早期革命者历经世事后的豁达,只要革命建设得好,只要新中国越来越好,虚名不足挂齿。

1955年9月24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盛大的授勋仪式,刘子奇被授予少将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