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大姓李姓在古代历经12个政权,出过66位皇帝,仅唐朝一朝,便有22位李姓皇帝。第四大姓刘姓在历史上历经八个王朝,出过59位皇帝。

我们的第二大姓王姓,第三大姓张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却从没有出过皇帝,这一现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今天我们就来小小讨论一下。

历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姓张的(为什么强大的王)(1)


一、关于“张”姓的神话传说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玉皇大帝姓张,而它的来源民间流传着这样两个说法:

1、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四海八荒都动荡不安。这时,太白金星化作乞丐下凡来寻找可以统治三界的贤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寨子。这个寨子被寨主治理得井井有条,和外面的战乱相比完全是世外桃源。太白金星得知寨主“张友人”才德兼备,便邀请他做三界的统治者,成为“玉皇大帝”。

2、另一个说法是,姜子牙封神的时候,本来想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给自己,后来大家好奇玉皇大帝谁当,姜子牙说到“自然有人担任。”这里的“有人”指自己,但是一个将士听到姜子牙的话后,激动地坐在了玉皇大帝的位置上,原来他叫“张友人”。这是“有人”与“友人”闹出来的笑话。

历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姓张的(为什么强大的王)(2)

所以民间觉得,既然天上的玉皇大帝已经姓张了,民间的皇上还姓张就有点说不过去啦。这虽然只是神话传说,但也表现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二、“张、王”二字的玄机

从姓氏角度讲,张、王两姓本身也是有一定玄机的。

我们介绍“张”姓说的是“弓长,张”。“长”表音,“弓”表义,而拉弓的姿态需要有点佝偻着身子,这自然不能和顶天立地的王者形象相提并论。

历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姓张的(为什么强大的王)(3)

这样说来,“王”姓就更冤了,因为古代做过皇帝的姓氏,比如刘、萧、李、赵它们都是出头的,但是“王”姓整个被封闭起来了,这一竖被牢牢锁在中间动弹不得,所以说姓“王”的不能出人头地当皇帝。

此外《大秦帝国》中有一段台词对“王”字做了很详细的介绍: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代表参透天、地、人者,此谓之王也。作为姓氏,“王”这个字实在是太霸气了,“王上”、“王爷”、“王侯”都占据了太多王气,所以按照守恒定律,王姓做皇帝就太奢侈了一点啦。

当然,这三种说法都邪乎了一点,或许这只是大家特意想出来以使其合理化的方式而已。


三、历史发展的规律

前面的说法或许带有某种玄机,但是还有另一些说法也有某种道理。

这里首先要申明一点,也许有人会说王莽也是皇帝啊,他是新朝的建立者,且在位时间长达16年。但是我们提到王莽首先想到的一个词语是“篡权”,怎么形容呢?就好像袁世凯复辟帝位,也没人承认他是皇帝。虽然王莽在位时对他评价很高,但新朝毕竟只存在了16年,且就整个中华历史而言,便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历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姓张的(为什么强大的王)(4)

1、其实王、张两姓自古以来就是大姓,而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是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的,一个大姓往往在一个地方形成一个大的宗族。大姓欺负小姓在古代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就好像清朝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威威大天朝”,不可一世,大姓的强势势必造成另一个致命弱点——偏安一隅,居安而不思危。大姓少了小姓的反抗斗争精神,所以或许他们根本不需要做统治者就能过得很好,既然如此,何必反抗呢?

2、再者,中国古代一个大的家族往往内部有属于自己的完善甚至严苛的宗族法规。在这样的条件下,王、张两姓的宗族法规势必会更加严苛,传统的儒释道精神想必也根深蒂固,乱臣贼子可不是谁都有勇气去做的。所以我们或许能够理解为什么王、张两姓的高官很多,但要说到造反,除了王莽,也是寥寥无几的。


四、王、张两姓的历史名人

历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姓张的(为什么强大的王)(5)

其实就算没有当过皇帝,王、张两姓的许多古代名人对中国历史也是有着杰出贡献的。王姓的名人,王守仁创立的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地位堪比孔子、老子。王重阳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王维、王羲之,对我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期的宰相。

历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姓张的(为什么强大的王)(6)

而张姓的名人,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政策,张骞出使西域成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道陵又称“张天师”,为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直到现在还是我国医学专业的重要书目,张衡的浑天地动仪也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智慧。


其实,是否做过皇帝并不重要,是否推进社会历史的进步才应该是我们评判的标准。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王、张两姓名人,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功绩不比帝王少,他们同样为后人所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