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浙江某地一个初三女孩,因为要不要去家教,与母亲争吵几句后,夜间从自家四楼跳下,被人发现并及时送到医院,幸好没有生命危险。

远有刚刚定性的江西胡鑫宇自杀,近有“初三女孩”惊心一跳,真是为之痛心。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为什么这么脆弱?但细细想一想,现在的孩子确实是不一样了,承担的压力真的太大了。

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了,孩子都不需要干什么活儿了,压力为什么更大了?这些压力来自哪里?也许大家都知道,有来自学业的压力,有来自家长的施压,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自身携带的巨大压力。记得四十年前的我们,父母看看自己的作文和日记,是常有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但现在有个孩子的父母翻看了孩子的日记,这个孩子居然打电话报警称父母侵犯隐私权。以前父母追着屁股打,也没觉得什么,但现在的孩子认为“不尊重自己”。总之,现在的孩子有常识,非常懂事,很有思想,普遍“早熟”,很小就知道什么是平等、什么叫尊重、什么是耻辱。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心智“早熟”了,却没有身体、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硬件”跟不上“软件”,就像一个薄气球吹得太足,一碰到尖锐的东西,就会破裂。这就是现在的孩子自身携带着的“压力差”“。

15岁学生胡鑫宇家属为何不发声了(初三女孩从四楼一跃而下)(1)

生命如花,当盛于夏

作为父母,无法改变孩子”心智“早熟,但我们可以成为孩子的”减压器“。可惜的是,许多父母做反了,不是”减压器“,而是”施压机“。当孩子考了好成绩时,父母跟着孩子一起兴奋,尽往孩子身上贴金;当孩子成绩不如意时,一脸不高兴,甚至一顿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考了好成绩时,父母应该警醒几句;当孩子成绩不如意时,应该鼓励鼓励,让孩子始终有几分安全感和依靠感,把望子成龙放在心上,而不是挂在嘴边。另外,消减孩子”压力差“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孩子参加体力劳动或有氧运动,提高孩子的毅力,帮助孩子抗压。如果父母能做孩子的”减压器“,胡鑫宇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生命如花,当盛于夏!没有“胡鑫宇悲剧”,才对得起胡鑫宇逝去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