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边欣赏舒伯特《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边阅读文章哦!
前言
弗朗茨·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浪漫色彩。
尤其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他以大胆创新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各种音乐形式和传统的音乐体裁,使作品具备了极强的表现力和浪漫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舒伯特的《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以帮助演奏者掌握演奏舒伯特作品的方法。
舒伯特的生平简介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浪漫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出生于维也纳。他的音乐天赋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并展现出卓越的才华。
尽管家庭条件清贫,但音乐成为舒伯特生活中的一束光,指引着他成长。舒伯特11岁时进入维也纳帝国圣堂。
成为一名唱诗班歌手,并在学校合唱团和乐团中表演。同时他开始进行作曲创作,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包括《第一交响曲》。
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常常带有自娱的性质,他喜欢为自己而创作。他得到了当时著名作曲家安东尼奥的赏识,成为他的学生,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知识。
在这段时间里,舒伯特有幸接触到前辈作曲家格鲁克和莫扎特的舞台音乐作品,为他早期的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1812年,舒伯特的母亲去世,他为母亲创作了室内乐、歌曲和钢琴曲等作品。1813年,16岁的舒伯特开始在学校任教,并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1817年,热爱自由的舒伯特终于辞去枯燥的教师职务,定居维也纳,成为一位自由艺术家。
尽管舒伯特的后半生饱受疾病和贫困之苦,但他的精神生活丝毫不受影响。他在短暂的31年音乐创作生涯中创作了600多首作品。
几乎涵盖了所有音乐体裁和形式,包括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
舒伯特《即兴曲D935降B大调No.3》的创作背景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作曲家之一,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一生创作了22首钢琴奏鸣曲。
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深受当时欧洲文学中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将"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融入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使其钢琴奏鸣曲既具有传统古典奏鸣曲的形式,又充满了浪漫的抒情色彩。
舒伯特的一生正处于奥地利反动复辟时期,这段动荡的年代使他的音乐充满了忧愁和苦闷。
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理想的无法实现,因此将内心情感倾注在作品中。舒伯特的个性温柔细腻。
创作方向明确而清晰,他的作品传达了抒情、幻想和对自由的渴望,为他的形象增添了一丝浪漫光环。
与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充满英雄气概的音乐相比,舒伯特的音乐更富于忧郁和凄凉,既伤感又忧郁,但又给人以亲切之感。
贝多芬的音乐多反映了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而舒伯特更注重表现个人的主观想法。
舒伯特在1827年前后创作了八首钢琴即兴曲,其中包括五首三段体形式、一首回旋曲式和两首变奏曲式。
他的创作对即兴曲体裁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是这八首中的一首。
为了表现作品的抒情性,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常常呈现出松散而冗长的特点。他的作品以真挚的情感、优雅和精致的音乐旋律展现出迷人的浪漫色彩。
《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特点
它由主题、五个变奏和一个尾声构成。曲子的发展呈现出三段式结构:主题与变奏一、变奏二构成呈示部分;变奏三、四展开曲段;变奏五和尾声则是结束部分。
调性的变化从降B大调开始,转入降b小调,再进入其近亲和弦大调降G,最后回归到降B大调,整个曲子的调性发展变化具有归属感。
舒伯特在和声上运用了主属和弦和重属和弦,增加了和声色彩的丰富性,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
《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采用了行板和变奏的曲式,其中的主题主要源自舒伯特的音乐剧《罗莎蒙特》中的一首曲子。
这个明快的主题以及不同层次的旋律展示使得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复三部的曲式结构突破了传统奏鸣曲的结构。
使得音乐具有乐段规整以及乐段之间鲜明对比的特点,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舒伯特的音乐充满了抒情性和歌唱性的旋律,具有民族歌曲的特点。他以变奏和变调的形式融入个人创作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舒伯特通过多样的音乐形式,使音乐旋律展现出即兴创作的特点,并通过不断变调的手法满足情感表达的需求。
在情感的表现上,舒伯特巧妙地结合了感性和理性,使音乐既表现出复杂的音乐结构特点,又展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使音乐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充满抒情性和歌唱性。
《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具有舒缓、优雅的艺术风格,强调歌唱性。整首音乐以相同的音乐基调开始,在复段式和四个不同的乐句中展现出整齐的特点。
第一变奏(1-4小节)以相同的降B大调和对高音部分和弦的分解创造出欢快明朗的音乐氛围。
第一变奏中多个声部的旋律线条清晰可辨,展现了多声部复调音乐的特点。舒伯特的即兴曲在声部层次感的递进上非常鲜明,具有独特的风格。
演奏者在演奏时需同时清晰呈现主旋律和次旋律,突出各个声部的旋律线条。低音部的音色应该稳实且有厚度,旋律声部的音色应更为明亮突出,中音部的和声色彩则应宁静温柔。
音乐的第二个变奏(38-41小节)通过强调节奏,展现出华美的抒情特点。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速度描绘了情感的起伏。
第三个变奏(57-60小节)以流畅轻快的乐段转入降b小调,表现出强烈的悲怆情感。
第四个变奏(88-91小节)中,音乐进入降E大调,跳跃的音程和不断切分的变奏展现了新的音乐主题。
第五个变奏(106-110小节)中,细腻而优美的音乐主题表现出天真无邪的音乐情绪和欢快的音乐色彩。
舒伯特《即兴曲D935降B大调 No.3》的演奏技巧
在演奏《即兴曲D935降B大调No.3》时,需要根据音乐中不同的变调表现调整演奏力度。
在演奏过程中,力度的起伏变化比较大,演奏者需要在掌握演奏力度的基础上,对每个变调和音乐小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好每个音乐小节在演奏过程中的力度要求。
在乐曲的第二个变奏中,为了表现强烈的抒情色彩,需要通过力度的变化充分表达音乐中的情绪,并随着情绪的变化不断增加演奏力度,增强音乐的感情色彩。
演奏主旋律时,发力点的中心可以放在肩膀和胳膊上,手指弹奏时,力度从大臂传至指尖,再传至琴键。
对于伴奏部分,手指需要轻柔地触键,既要确保与旋律的配合,又要在突出旋律线条的同时保持声部间的清晰层次。
在演奏中,留心倾听声部与声部之间的深层联系非常重要。例如,在第三个变奏的演奏中。
为了突出音乐情绪,应该避免明显的力度变化,让音乐旋律自然而流畅,使音色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在第五个变奏中,主要的手指跑动句应营造出一种缓缓流淌而出的意境。演奏变奏五时。
手指在触键时应该干脆利落、灵活起落,触键后发出的声音要清晰明亮,力度适中、节奏均匀流畅。
《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的音乐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了音乐的层次感。
特别是在第二个变奏中,随着音乐的变奏,旋律变得更加流畅而优美。这首作品的旋律具有热烈而华丽的特点,同时也蕴含着舒缓而悲怆的抒情性。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不仅需要表现出不同乐句中音乐变调的特点,还要将其抒情性充分展现出来。
在第三个变奏中,作曲家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和八度,这不仅对演奏者的基本功提出了极高要求,也需要演奏者有良好的节奏把握能力。
在演奏时,左手部分的三连音节奏要保持均匀和稳定,速度不能变化不定、忽快忽慢。
演奏者需要在乐句旋律变化中体会和声的谐和感,让音乐表达出演奏者内心的情感,营造音乐的氛围。
在演奏过程中,要掌握不同乐句的速度,充分展现出不同乐句的情感色彩。通过速度的变化,充分表达音乐情绪的变化,展现音乐的浪漫色彩。
此外,在演奏中,正确运用踏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的演奏中,正确地运用踏板可以完美地展现音乐的梦幻色彩。
在第一乐句的第一个变奏中,踏板的运用可以加强音乐的情绪表现,突显出明快的音乐特点。
在第二个变奏中,踏板需要合理运用,通过逐渐增强的踏板效果,强化音乐中的强音,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
踏板的使用频率要逐渐增加,以展现音乐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性。准确运用踏板可以使音乐表现更加流畅,更好地体现浪漫特点,展现音乐结构的层次感,丰富音乐旋律的表达。
作者观点
钢琴演奏舒伯特的《即兴曲 D935 降 B 大调 No.3》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并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触键、力度和踏板等技巧的细致运用,使音乐得以完美展现。同时,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演奏者能够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使音乐更加动人。
参考文献:
[1]郑霏 .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D]. 华 东师范大学 ,2014.
[2]闫妍 . 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3] 杨静 . 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分析 [J]. 艺 术评鉴 ,2021,(08):40-42.
[4] 赵玫 . 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及钢琴即 兴曲研究 [D]. 山西大学 ,2007.
[5] 颜咏 . 舒伯特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研究 [D]. 上海音乐学院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