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杖原是佛门中人坐禅时的一种警睡之具,它是用竹子或芦苇制作的,以松软之物包住一头。坐禅时如发现有哪位和尚昏昏欲睡,巡行的僧人就用软的一头触碰一下,达到警睡之目的,性质与教鞭类似。

出家人慈悲为怀,这种警睡之法是很温和、很人道的。小时候在课堂上打瞌睡,如果被老师发现了,警睡之法就有点粗暴了。粉笔头掷在头上那是轻的,最可怕是飞来一只黑板擦打中脑门,除了疼痛,还会搞得粉头粉脸,惹得哄堂大笑。

后来禅杖的仪式感越来越突显,制作材料也由竹苇变成锡铜等金属为主,因此也称为锡杖。锡杖的上端卷曲成塔形,上面缀以圆环。这种禅杖具备了多种功能,一是常被年迈高僧当作拐杖用,二是僧人行走时摇动圆环发出脆响,可吓退路上的毒虫、蛇类,三是僧人化缘时圆环发出响声以提醒施主,避免了敲门等不礼貌的行为。

鲁智深的禅杖到底长啥样(鲁智深的禅杖)(1)

西游记中的师傅唐僧就有这样一柄禅杖,观音菩萨曾对唐太宗说:“我这锡杖,是那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从中可知,这根锡杖是以九节仙藤为杖身,杖首为金属制作,缀有九个小环。

唐僧其实年龄不大,他手持锡杖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鲁智深所使用的禅杖已经成了一种兵器,至于僧人的日常用物是何时演变成兵器的,已不可考。民间传说中法海与白娘子打斗时使用的兵器就是禅杖,不过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发生在南宋,晚于鲁智深生活的年代。

鲁智深的禅杖,“头尾长五尺”,纯铁制成,杖身两头有刃。一头形如新月,上有小孔,缀有铁环。另一头形如斧钺,内窄外宽,长约7寸。

古代的“五尺”是多长呢?按照古代一尺约等于23.1厘米计算,“五尺”约为1.15米。鲁智深身长“八尺”,1.84米的大个子,禅杖立起来,差不多齐到腰眼部位。某些连环画和电影将禅杖高过了鲁智深光秃秃的脑门,那是想当然。

鲁智深的禅杖到底长啥样(鲁智深的禅杖)(2)

鲁智深原本要铁匠打造一件100斤重的禅杖,铁匠说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只81斤重,鲁智深不服气,便也要打81斤重的,后在铁匠劝说下打了一件62斤重的水磨禅杖。这么重的家伙,一般人拿起来都吃劲,但鲁智深天生神力,垂杨柳都能倒拔,62斤的禅杖根本不在话下。

鲁智深途经瓦罐寺时,和史进联手勇斗崔道成和丘小乙。鲁智深与崔道成正斗到间深里,智深得便处喝一声“着”,只一禅杖,把生铁佛打下桥去,后又一禅杖将其击毙。

鲁智深的禅杖到底长啥样(鲁智深的禅杖)(3)

采花和尚崔道成是死于鲁智深禅杖下的第一人,鲁智深用实际行动告之佛祖:我佛慈悲,不忍杀生,实在渡不了的人就交给我和我的禅杖吧,我让他下地狱!

同样是花和尚,同样喝酒吃肉,崔道成却是个欺凌女人、玷污佛门的败类。鲁智深用他的血来祭新打造的禅杖,正当其时。

野猪林里,当薛霸的水火棍要砸向被绑在树上的林冲时,一条禅杖飞了过来,直把水火棍隔到九霄云外,可见鲁智深已将禅杖使得十分纯熟。临走鲁智深又抡起禅杖,只一下,打得松树有二寸深痕,齐刷刷折断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吓得两位公差吐出舌头来,半晌缩不回去。

鲁智深上了梁山后,这条禅杖跟着鲁智深出生入死,除恶霸,灭歹人,在战场上更是杀敌无数,立下汗马功劳。就连方腊在逃跑之时,也被鲁智深一禅杖打翻了,束手就擒。

鲁智深的禅杖到底长啥样(鲁智深的禅杖)(4)

水浒传中并非只有鲁智深一根禅杖,方腊手下元帅邓元觉也有一根50多斤的禅杖。杭州城外鲁智深恶斗邓元觉,两条禅杖犹如两条神龙盘旋,斗了五十多回合,难分胜负。和尚对和尚,禅杖对禅杖,这场打斗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

鲁智深活捉方腊后,宋江口称“吾师”,劝鲁智深“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鲁智深表示“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

宋江是何等人物,竟然尊称鲁智深为“吾师”,梁山其他将领何曾有过这种待遇?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宋江十分敬重鲁智深。二是在敬重的背后隐藏的是小心翼翼。

面对宋江劝说,鲁智深直接回绝,一点也不给面子。不得不说,鲁智深确实是一个心直口快之人,但更多的是他真的已看破红尘。

自从遁入佛门,鲁智深便与禅杖浑为一体,扶危助困,功德圆满,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大慈大悲。

鲁智深临终写下一首颂子,自云“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但死于他禅杖之下的,都是非奸即恶,从不滥杀无辜,这就是无比硕大的善果。

智真长老初遇鲁达,即看出他心地刚直,称其“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眼光不赖!

明末清初小说家陈忱评价鲁智深“直是活佛,不须放下屠刀”,此言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