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意为尊重拜授,尊崇奉拜。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不同的生活习惯基础上,有各自不同的崇拜风俗,形成多种多样的崇拜形式。史前文化的崇拜与宗教的萌芽密切相关,主要有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主流,其次还存在死人崇拜、精灵崇拜、性器官崇拜等等宗教观念。随着氏族社会的发展,崇拜的形式和对象日益复杂化,并分化出较早的贵族统治集团——僧侣阶层,他们长期在氏族集团中充当核心,成为部落的真正决策者。而对于原始社会来说,僧侣阶级的高贵性在于对以上诸多崇拜形式的掌控和预测,人们在崇拜大川河流和神灵祖先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祭祀僧侣的崇拜。笔者认为,最早的崇师现象便起自于对僧侣集团的崇拜。随着国家社会形成,生产力发展,原始崇拜走向衰落,转而开始对把持原始崇拜的操纵者们心存感激和向往,认为群体的发展得益于这些人神之间的沟通者。
中国的原始崇拜体系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崇拜体系,也是包括崇师传统在内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发源,《礼记.郊特牲》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就是这种崇拜系统的核心思想。人的早期精神活动,诸如对自然以及人生的态度,皆起源于一种对当时不可解释现象的有限推理和幻想,在人的发展进步中,始终是从猜测和未知走向肯定和已知,而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是人类早期发展长期所关注的根本问题。因此,作为维系当时群体生存的要素,对于生命的来源和终结,等基本问题,在不可解释的情况下,古人便将其归根于直接的表现上,也就是生存要素——自然之物,生命要素——祖先和动物。在这样一个最原始最朴素的问题当中,其核心是”给予“与”被给予“的人性关系,也就是说,原始崇拜中的核心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对一种非人类因素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后的意识反馈,这种反馈表现在早期人类的行为当中,则是崇拜现象的出现。
崇师传统的本质特征
尊师“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年《吕氏春秋》。有史以来的中国文明当中,”师“到底是什么?从古意中可知,“师“本意与教育无关,在甲骨文及金文当中该字形作0,主要表示为军队驻扎之地。《易经》有载,《象》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说文解字》中有:“师,众也,众则必有主者,师之言帅也。”也就是说,“师”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关于官职和军事的称谓这样一个字,有将帅、军事长官的意思。
那么关于军事官职之“师”何以在后来能有教师之意?这需要对关于“师”的职能演化作出总结。据《礼记》记载,殷商学校有庠、序、学、瞽宗,其中“瞽宗” 是商代大学的名称,以乐教为主,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在学中祀其先祖为乐祖,故称瞽宗。所以瞽宗也就是是当时贵族学习礼乐的主要机构。之后伴随着商亡周兴,“师”的角色定位再次发生转移,并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其关键的转折。西周官学教育有三大特点:“学术官守、官守学业”、“ 官师合一”、“ 政教合一”。也就是说为官与为师,从政与从教开始走向合流。《周礼》可见,当时的教育主管官职主要是“大司徒”, 司徒是上古官名,主要负责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然而,如前文所述,随着西周的衰落,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导致教育权下放,学术下移,私学兴起以后,学在官府体系破裂,其主体同官同师者亦出现危机,并在走向分裂;而“教师”“老师”这类词汇,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广泛可见。于是,这些为官者当中没落的一部分遂逐渐成为真正的专管教化和礼教的专职人员。教育意义上的“师”形成以后,经历儒家思想和道家重道的长期洗礼和升华,最终成为了中国特色的尊师传统,也就是对尊师的不断提高,直至“崇师”现象的正式出现。
结合原始崇拜的特征以及中国早期历史当中的教育起源记载,不难看出教师这一角色当中所包含的原始社会崇拜特质的遗存痕迹。由于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氏族社会和原始宗教的出现,人们开始产生对未知的幻想和崇拜,祭祀僧侣集团成为核心群体,之后随着生产力演进,氏族部落势力的变化突出了军事战争的重要性,因此军事民主制当中的军事首领地位日益上升,随后进入阶级社会时期,国家机制逐渐形成,各自不同职能的人员成为各自相对固定的官员。在这一过程当中,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崇拜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意识活动中对崇拜的主要对象是在发生变化的,这一变化始终伴随着“给予”和“被给予”关系中的角色变化(从虚空的原始崇拜走向了虚空崇拜和实体崇拜并存,也就出现了君王崇拜,祭司崇拜,战争崇拜等等,其崇拜对象是现实客观的),人类在这个关系当中以成就来源于何处,确定了崇拜对象是什么。于是以神与人的媒介祭司独立了,以沟通人与人的媒介君王独立了(某些政教合一的国家表现为祭司和君王同体崇拜,因此王的地位远高于政教分离的国家),以沟通知识为媒介的“师”者也独立出来了,这也就是最早的崇师传统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