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王雅洁山东车险业务最严监管年已然开启日前,山东财经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春节前山东银保监局下发的一系列监管文件显示,山东辖区车险行业新一轮自律严格执行“报行合一”,对于违反车险条款、费率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明显加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山东车险保险公司实力排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山东车险保险公司实力排名(山东车险最严监管进行时)

山东车险保险公司实力排名

记者 | 王雅洁

山东车险业务最严监管年已然开启。日前,山东财经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春节前山东银保监局下发的一系列监管文件显示,山东辖区车险行业新一轮自律严格执行“报行合一”,对于违反车险条款、费率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明显加强。

文件显示,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德州中心支公司(下称“太平财险德州中支”)等5个中支因违规已被山东银保监局暂停车险业务,同时山东银保监局还分别对华海财险(全称“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及浙商财险(全称“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实施进场检查。

2月18日,山东财经报道记者分别致电太平财险山东分公司、浙商财险山东分公司、华海财险烟台总部了解相关监管情况,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具体答复。

承压车险亏损

以费率作为展业突破点“搞小动作“,造成车险行业的无序竞争乱象,从而进一步导致财险机构频现亏损。这种背景下,监管层不得不出手。

保险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财险公司2018年承保共计亏损13.59亿元,利润额同比减少37.66亿元,承保利润率为-0.13%,打破了连续八年承保盈利的局面。

从利润贡献来看,对产险保费贡献超七成的车险,其利润不及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利润贡献从第一位退至第三位。

从公司层面来看,经营情况更是不容小觑。截至目前,已公布2018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有70余家财险公司,其中有30多家财险公司出现亏损,仅2018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超亿元的也有6家。同期,另有近三成财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下滑。

全国如此,山东亦然。

“亏损,是‘监管利剑高悬’的重要原因。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在山东银保监局召集的30余家财险机构高管会议结束后,高管们都白纸黑字的签下‘军令状’。”多位财险驻鲁机构相关负责人向山东财经报道记者透露,“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撞枪口。省内财险主体现在一致严格执行‘报行合一’。”

7机构违规遭通报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确实有财险机构恰巧“撞”到了枪口上。

事实上,山东银保监局1月31日印发的《关于依法采取责令部分机构停止使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等监管措施有关情况的通报》(鲁银保健办函〔2019〕12号,下称《通报》)在明确监管要求的同时,还主要通报了违规问题的查处情况。

山东银保监局在《通报》中表示,“近期根据银保监会的部署,对辖区有关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违法违规线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对已查实的部分公司违规问题,按照依法从严的原则进行了严肃处理。

《通报》披露,“经查,5家机构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的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的问题,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山东银保监局决定依法对太平财险德州中支等3家机构采取责令自2019年1月28日起停止使用银保监会批准的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的监管措施;对另外2家机构“已下达了采取同样行政监管措施的事先告知书,近期将依法下达停止使用银保监会批复的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的监管措施。”

同时,山东银保监局要求上述5家机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整改及责任追究情况决定恢复使用的时间。

此外,依照原山东保监局《关于印发〈山东省进一步加强车险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方案〉的通知》规定的测评办法,华海财险山东分公司和浙商财险山东分公司已累计5次上榜且未被检查调查。

目前,山东银保监局已分别对华海财险和浙商财险2家公司的二级机构(山东分公司)进场开展检查。

强调高管追责机制

不少财险公司从业人员向山东财经报道记者反映,与往年几大财险主体牵头的、仅能维持一两个月的行业自律不同,感觉此次山东银保监局主导下的行业自律“来势汹汹”且政策延续性较强。

确实,山东银保监局在文件中不断表露出“强监管”“狠治理”的态度。

“对山东辖区车险市场乱象开展持续刮骨疗毒式全面整治,彻底净化市场环境。”山东银保监局在下发的文件中直言,“乱象整治无大小公司之分,无新旧公司之别,无既往不咎之说,没有特殊,没有例外,凡触碰‘监管红线’,挑战‘监管底线’者,必会付出沉重代价。”

山东银保监局提醒各财险公司,须对监管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以上述责令停止使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公司为鉴为戒,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切实增强依法合规意识。

山东银保监局表示,将对相关财险公司进一步作出后续处理,对查实的其他财险公司存在的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以外利益的问题,山东保监局将依法对相关公司及责任人采取监管措施。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留意到,追责责任人,是近年来金融行业强监管态势的一大特征。

《通报》强调,自下发之日起(1月31日),除叫停车险业务外,对查实发生的未按规定使用银保监会批复的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问题,山东银保监局还要采取包括取消高管任职资格、追究省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责任在内的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坚决保障报行合一要求在辖区内全面落实。

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为响应银保监会“7号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于2月1日发文宣布,建立机动车保险条款、费率违法违规举报制度,并公布了工作机制、举报信箱、受理范围和线索要求。

新一轮强监管严自律周期的开启,虽然不少投保客户向经济导报记者反映“保费增加了”,但事实上车险保费一直未变,变得只是让“潜规则”更加透明,让频现乱象的市场趋于合规、合理、公平、客观。

“我们这一行其实很透明,商业险种、费率几乎一致,给客户多少优惠,也可以反应这家机构是否违规。”一位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与山东财经报道记者交流时表示,“在整个行业承保利润下滑严重,面临亏损的当下,强监管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好事。整个行业在回归健康,对构建车险的公平竞争环境十分有益。”

在保险从业者们看来,从比价到比产品,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注意到,山东车险这一系列的“地震”式监管,都发生在新任山东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到来之后。

事实上,此前他在主政新疆银行业监管系统时就以“强监管 严问责 归本源”著称,曾公开表示出“以整治金融乱象为主线,下狠手、狠下手”,“要摒弃‘佛系’心态,扭转‘油腻’状态,从严打造一支监管铁军”的监管思路。

业界无不期待这位“新官”为山东车险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动能。

记者 | 王雅洁

版权 | 山东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