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知识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知识点(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重点考点梳理)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知识点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重点考点梳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诗经》:

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范。“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简或选)

《将仲子》

1.选自《诗经;郑风》,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少女劝告她的恋人不要翻墙越院与她相会,因为害怕父母、兄长的责骂,也怕旁人的闲言碎语。

2.这首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生动地展示了她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硕鼠》

《硕鼠》

1.选自《诗经;魏风》,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

2.诗篇整体运用借喻手法。“硕鼠”一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即是借喻。诗篇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追求社会理想的倾向。诗中“乐土”“乐国”“乐郊”即是理想之地。

《蒹葭》

1.选自《诗经&S226;秦风》,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全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结构形式,使感情的抒写不断深化。

2.诗的情感内容即对“伊人”追求的痴迷执着与追求未得的哀婉惆怅相互交织。

(1)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2)“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等句表示时间的推移。主人公长时间的苦苦求索,徘徊瞻望,深情不已。

(3)“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等句表示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堪称名句。伊人,指意中人。

4.“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示思念对象,求索艰难。

5.“蒹葭苍苍”等景物描写诗句对显示人物感情的作用:

(1)渲染清秋凄清气氛。

(2)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特定的背景,被历代认为是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

6.诗的起兴手法及作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借景物芦苇起兴,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7.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及艺术效果:

(1)采用重章叠句。

(2)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①-唱三叹,表现抒情主人公丰富的感情。

②表示时间推移。

⑧表现抒情主人公的苦苦求索。

往期推荐

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506写作(一)

00322中国行政史

有空吗?帮忙点个“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