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看到一位作者说道:

怎么能看出孩子有数学天赋?或者说什么样的孩子有数学天赋?

昨天教了一个初一升初二的小男孩,讲了一下无理数icon的加减乘除运算。然后就开始做题,其中有一道题是(√6 √3)*(√2-1),对于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刚开始学无理数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老老实实地多项式icon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

这个男孩不一样,他尝试把√3提公因式出来,然后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icon,如果是一位初三的学生这么做也没什么,关键这是一位初一升初二地学生,因式分解icon提公因式八下才学呢。他能透过题目设置的障碍看到本质,这就很厉害了。更厉害的是他做出来以后用一般的方法验证了一下。他思考的深度、逻辑能力和严谨度超过了同龄人很多。

所以说吧,同样考满分,依然还是不一样的。

文中提到一道题:

(√6 √3)(√2-1)

看了评论区,有的读者没有看懂,不知道怎样计算,更不知道正确答案。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道题有两种方法计算。

关于二次根式计算题50道带答案(一道二次根式计算题详解)(1)

先说最老实本分,机械化的计算方法,打个比喻,就是本手。

请看按部就班的计算过程:

(√6 √3)(√2-1)

=√6√2-√6 √3√2-√3

=√2√3√2-√6 √3√2-√3

=2√3-√6 √6-√3

=2√3-√3

=√3

这个算法堂堂正正,每一步都正确无比,无懈可击,像一篇没有败笔的楷书,像重型坦克一样徐徐推进。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但是,就看不到这个头条了。

但是这位七年级的少年对数字很敏感,一眼看到2和3是质数,6是合数,就想到有文章可做,想到提公因式,想到平方差公式,确实思维灵活,厉害。

接下来请欣赏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精彩表演:

(√6 √3)(√2-1)

=(√2·√3 √3)(√2-1)

=√3(√2 1)(√2-1)

=√3(2-1)

=√3

不管你用的什么方法,最后是殊途同归。

关于二次根式计算题50道带答案(一道二次根式计算题详解)(2)

少年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组合拳,提公因式,运用平方差公式,明快地解决问题,过程如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

哲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深有同感,确实如此。

关于二次根式计算题50道带答案(一道二次根式计算题详解)(3)

,